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觉醒》中的女权思想

作 者: 徐丽娟
导 师: 杨冬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觉醒》 女权思想 女主人公 意识觉醒 划时代意义 主体意识 象征意义 自我实现 自我意识 成功的作品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01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凯特·萧邦的《觉醒》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女权思想作品,阐释与评价它是一项相当艰难的任务。本文旨在从女权主义思想角度出发,分析女主人公自我意识觉醒与困惑的过程及原因,再以语言分析视角探讨主人公自我意识觉醒与作品中句法结构、语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剖析小说中主要意象的象征意义。小说主要描绘了女主人公艾德娜从一个传统的、没有自我意识的家庭主妇成长为关注自我精神生活,具有现代意识女性的过程。结婚六年后,她发现婚姻已成为自我实现的羁绊,她的创造力与创作欲望无法得以实现。她还认识到孩子是把她拖向奴役深渊的敌人。于是,她对自己在社会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表示不满。艾德娜的两位女友对她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她们是拉提诺夫人和芮芝小姐。前者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拉提诺夫人的生活像镜子一样,折射出了艾德娜生活中自我意识的缺乏;另一个是芮芝,她具有独立自主意识,艾德娜从她那里总能找到精神的共鸣。而劳伯特的出现是女主人公主体意识彻底觉醒的直接原因。她对劳伯特产生了朦胧感情后,逐渐发现自己的生活没有生气,她希望自己像男人一样去追求理想和爱情。于是,绘画成了她表现自我的最好形式。后来,她开始卖画,想以此赢得经济地位。并且搬出如牢笼般束缚她的家,住进了租住的房子。这期间,她一边思念远方的劳伯特,一边屈从于花花公子厄络宾的调情。困惑后的艾德娜开始觉醒,这首先表现在她追求精神生活的觉醒。她发<WP=28>觉婚姻已成为束缚她的枷锁。她感受到了自己独立的心声,认识到生命自由的意义。其次是其性意识的觉醒,在与劳伯特的爱情中,她体会到了爱情带来的欲望之流。再者,是其自我与各种角色冲突的觉醒,即母性角色、妻子角色与其自我实现的冲突。她还意识到性对她的控制,她不拒绝厄络宾的调情,对这种自然力无法理解,更无法抗拒。觉醒后的艾德娜感到孤独与困惑。她对女性选择不同道路感到困惑,对性的复杂性同样困惑不已。另外,对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矛盾以及女性追求解放带来的孤独感,更是感到困惑。波拉.A.特瑞契勒在《〈觉醒〉中的多义解释——语言分析》一文中指出:妇女的觉醒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小说一开始就使女主人公艾德娜的觉醒原因模糊不清。而小说中动词形式的多义和语法结构的转换,决定了小说意义的模糊性。女主人公出现时是以客体身份出现的,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当她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时,艾德娜的形象逐渐清晰。小说中所用的词都是具体可感的,她明显存在于叙述中。她的具体行动促成了一个有力的、独立的行动肖像,更主要的是她成为语义上的主语和行动者。《觉醒》中,为反映女主人公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作者把一些人物活动场所,事件发生地及建筑空间作为小说的主要意象。空间意象包括度假岛,新奥尔良、大海、房屋等。同时作者也运用了其它意象如鸟等。大海是自由理想的王国,城市象征禁锢。房屋——艾德娜的家,是夫权的象征。而鸟则是被婚姻囚禁的女主人公的象征。这些意象使作品的意义呈现模糊和多元化的趋势,同时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正是凭借着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凯特萧邦极大地拓展了《觉醒》的艺术空间。《觉醒》中,艾德娜的死是一系列反抗行为中最高的形式。对于一个觉醒的女性,在当时的夫权社会里,她一旦屈服于传统,就必须重新面对现实,<WP=29>重新沦为孩子和家庭的奴隶。她最后投入大海,是对自由的追求,是一种再生。通过以上对《觉醒》中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困惑的过程及原因的探讨,对其中女主人公自我意识觉醒和句法的关系所作的分析,以及对小说中主要意象的剖析,我们不难看出,每一部成功的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尤其,人们对该小说主题的认识不一定只停留在妇女解放这一范畴,而可能会延伸到对人类自身本质意义的终极关怀上,这也可以说是该作品的划时代意义所在。

全文目录


一、 引 言  5-6
二、 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困惑  6-14
三、 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句法分析  14-17
四、 《觉醒》中主要意象的剖析  17-24
注释  24-26
参考文献  26-27
论文摘要(中文)  27-30
论文摘要(英文)  30-33

相似论文

  1. 初中生自我意识与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关系的研究,G632.0
  2. 自我探索,自我实现与自我迷失,I561.074
  3. 对80后社会角色担当问题的思考,D669.5
  4. 中学生自我意识问题分析,G632.4
  5. 《喜福会》中的女权主义研究,I712.074
  6. 论《爵士乐》的黑人女性主义,I712.074
  7. 归因理论视角下创造力内隐观的研究,B842
  8. 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自我意识理论,B516.31
  9. 中德色彩词汇比较,H136
  10.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主体意识,I206.6
  11. 无意识瞬间空白涂抹下相遇的两个半球,I207.42
  12. 走向生命的圆融,I206.6
  13. 雷霆超《吃一碗茶》中女主人公美爱的自我意识,I712
  14.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紫颜色》和《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公的觉醒,I712
  15. 依赖性心理幻境的变迁和幻灭,I561
  16. 运动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身体形态与自我意识影响的研究,G804.2
  17. 三坊七巷文化对女性意识觉醒的影响,G124
  18. 论个体生命的存在、自由、觉醒与超越,I207.42
  19. 转型期的郭沫若自传研究,I207.5
  20. 论约翰·厄普代克对女性意识的探寻,I712
  21. 析谭恩美《灶神之妻》中的人物温妮,I712.07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