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短小芽孢杆菌生物合成D-核糖及代谢通量分析的研究

作 者: 于志萍
导 师: 王昌禄
学 校: 天津科技大学
专 业: 食品科学
关键词: D-核糖 短小芽孢杆菌 代谢通量分析
分类号: TS2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对短小芽孢杆菌转酮酶缺失突变株(Bacillus pumilus SY-6)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培养基配方、溶解氧浓度等发酵条件对B.pumilus SY-6生物合成D-核糖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构建了对该突变株进行代谢通量分析的平台,并利用此平台对不同发酵条件下B.pumilus SY-6的代谢网络进行了分析,对D-核糖提取精制的条件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 考察了无机氮源对B.pumilus SY-6菌体生长和D-核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突变株不能以无机氮源为唯一氮源进行D-核糖发酵。以玉米粉糖化液为底物进行D-核糖发酵,考察了玉米粉不同酶解方式和不同初糖浓度对发酵的影响,在以玉米粉双酶酶解液为底物进行摇瓶发酵时最高产量达到63.4g/L。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SA,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设计了葡萄糖、玉米浆、硫酸铵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方案,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确定了B.pumilus SY-6生长和发酵最佳C/N比。结果表明,6#和15#培养基配方分别在D-核糖产量和转化率上优于其它培养基配方,摇瓶发酵结束后D-核糖产量分别为80g/L和71g/L,转化率分别为33.3%和37.9%,对照实验中D-核糖产量和转化率为58g/L和32.2%。同时还确定了该突变株生长和发酵最佳C/N比分别为19:1和11:1。在5L发酵罐中对不同溶解氧浓度下D-核糖发酵的过程参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溶解氧浓度影响D-核糖发酵的机理,提出了在D-核糖发酵过程中0至10h控制溶解氧浓度为60%,10h至发酵结束控制溶解氧浓度为80%的分阶段供氧的控制模式。 本文在分析了胞内EMP途径、HMP途径、TCA循环和生物大分子合成途径之后,基于化学计量平衡方程,构建了B.pumilus SY-6菌株生物合成D-核糖的代谢网络。应用代谢通量分析法,得到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和不同溶解氧浓度下B.pumilus SY-6的胞内代谢通量分布,对G-6P、R-5P、PEP三个关键节点进行了节点分析。 本文确定了D-核糖发酵液预处理、脱色、脱盐、浓缩等工序的具体参数,D-核糖总提取收率达到79%。

全文目录


1 、 前言  7-22
  1.1 D-核糖的理化性质  7
  1.2 D-核糖的生产方法  7-12
    1.2.1 D-核糖生产菌株的选育  9-11
    1.2.2 转酮酶缺失突变株的基因多效性  11-12
  1.3 D-核糖的应用  12-14
    1.3.1 D-核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3
    1.3.2 D-核糖在生化工程中的应用  13
    1.3.3 D-核糖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13-14
  1.4 D-核糖的检测  14
  1.5 国内外D-核糖生产现状及应用  14-15
  1.6 生物合成D-核糖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6
  1.7 代谢工程简介  16-17
  1.8 代谢通量分析  17-21
    1.8.1 代谢通量分析简介  17-19
    1.8.2 代谢通量分析理论  19-20
    1.8.3 代谢通量分析的应用进展  20-21
  1.9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1-22
2 、 材料与方法  22-31
  2.1 材料  22-24
    2.1.1 菌种  22
    2.1.2 主要培养基  22
    2.1.3 主要实验材料  22-23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3
    2.1.5 主要溶液  23-24
  2.2 实验方法  24-30
    2.2.1 分析方法  24-26
    2.2.2 菌学特性  26-27
    2.2.3 D-核糖发酵工艺  27-29
    2.2.4 D-核糖提取精制  29-30
  2.3 数学计算  30-31
3 、 结果与讨论  31-59
  3.1 菌种鉴定  31-33
    3.1.1 生理生化试验及转酮酶缺失突变株的鉴定  31
    3.1.2 B.pumilus SY-6生长曲线的绘制及菌体形态  31-33
  3.2 无机氮源对D-核糖合成的影响  33-35
    3.2.1 无机氮源对B.pumilusSY-6生长的影响  33-34
    3.2.2 无机氮源对D-核糖发酵的影响  34-35
  3.3 山梨醇对D-核糖发酵的影响  35-36
  3.4 培养基C/N比对D-核糖发酵的影响  36
  3.5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培养基配方及确定培养基最佳C/N比  36-40
    3.5.1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培养基配方  37-38
    3.5.2 B.pumilus SY-6最适生长和最适发酵C/N比的确定  38-40
  3.6 以玉米粉为底物对D-核糖发酵的影响  40-41
    3.6.1 玉米粉不同酶解方式对D-核糖发酵的影响  40
    3.6.2 不同浓度玉米粉酶解液对D-核糖发酵的影响  40-41
  3.7 溶解氧浓度(DOT)对D-核糖发酵的影响  41-45
    3.7.1 临界溶解氧浓度的测定  41-42
    3.7.2 不同溶解氧浓度下B.pumilus SY-6生物合成D-核糖的动力学特征  42-43
    3.7.3 氧代谢途径及溶解氧浓度影响D-核糖发酵的机理  43-45
    3.7.4 分阶段控制溶解氧浓度进行D-核糖发酵的提出及验证  45
  3.8 代谢网络模型的建立及B.pumilus SY-6合成D-核糖的代谢通量分析  45-53
    3.8.1 B.pumilus SY-6代谢网络的建立  45-47
    3.8.2 分批发酵不同发酵阶段代谢网络模型  47-50
    3.8.3 不同溶解氧浓度及不同培养基配方下代谢网络模型及通量分析  50-51
    3.8.4 代谢网络中节点分析  51-53
    3.8.5 应用代谢通量分析方法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  53
  3.9 D-核糖的提取精制  53-59
    3.9.1 发酵液预处理、脱色、脱盐  53-57
    3.9.2 D-核糖的浓缩  57-59
4 、 附录  59-61
5 、 结论  61-63
6 、 展望  63-64
7 、 主要参考文献  64-68
8 、 致谢  68-69
9 、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69

相似论文

  1.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调查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S435.121
  2. 一株黄瓜枯萎病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相关特性的研究,S436.421
  3. 氯通道阻断剂对一氧化氮诱导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R363
  4. 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PARP-1在VDR转录调节中作用的研究,R541
  5. 芽孢杆菌高产赖氨酸突变株的选育及代谢途径初步研究,TQ922.3
  6. 灵菌红素Uncedylprodigiosin抗肿瘤活性机制研究,R73-3
  7. 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乙醇发酵及其代谢流量分配解析,TQ223.122
  8. PARP抑制剂在阿霉素诱导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自噬发生中的功能研究,R733.3
  9. 南瓜蛋白在抗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的作用研究,R733.72
  10. 运动发酵单胞菌的乙醇发酵及其代谢流量分析的研究,TQ223.122
  11. 巢式PCR方法检测卡氏肺孢子虫的研究,R440
  12. 啤酒废酵母泥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X797
  13. 重组核糖核酸酶A的表达和复性研究,Q78
  14. 活血利水法对兔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殖膜上EGFmRNA及整合素-β_1表达的影响,R276.7
  15. l32基因的敲除和过表达菌株的构建及其生长特性研究,Q78
  16. RRM1、MDR1与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R737.33
  17. 抗体靶向的长循环阳离子脂质体介导DNA和siRNA转染的制剂学研究,R94
  18. 人肝癌细胞HepG2中核苷酸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建立及其代谢变化的初步研究,R735.7
  19. HPV16主要衣壳蛋白L1与hnRNP H1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R373
  20. 以MAGE A1-A6基因亚型mRNA为特异标记检测痰及外周血肺癌细胞,R734.2
  21. 2-脱氧-L-核糖及3,4,5-三羟基哌啶的合成,TQ253.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基础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