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针预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试验研究

作 者: 雷毅
导 师: 熊利泽
学 校: 第四军医大学
专 业: 麻醉学
关键词: 脊髓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电针 委中穴 足三里穴 腺苷 纳洛酮 阿片肽
分类号: R245.9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9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胸腹主动脉瘤手术后截瘫是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术中阻断主动脉所致的脊髓缺血是造成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该并发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对胸腹主动脉瘤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是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有的研究表明,脊髓缺血后兴奋性氨基酸聚集、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应激反应、炎性介质释放以及自由基等均参与脊髓缺血性损伤。从这一角度出发,学者们进行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探索防治脊髓缺血性损伤的措施和药物,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其临床效果远不如预期理想。缺血预处理措施为寻找新的器官保护方案提供了依据,然而由于其在临床上的不可操作性,尚不能为临床接受。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技术是传统针灸和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在脑和脊髓等多种疑难疾病治疗中获得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实验室研究发现电针刺激百会穴和足三里穴可诱导脑和脊髓缺血耐受,并且研究了最佳的预处理参数。本文旨在我们已有研究基础上,对不同穴位重复电针刺激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的效果进行比较,并选择最佳穴位研究其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金仑文 目的1.观察重复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和委中穴行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 受作用的效果,并比较其作用差异。2.选择最佳穴位,研究重复电针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的可能 机制。 方法1.重复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和委中穴行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 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效果比较 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四组(n二8),即对照组、戊巴比妥钠组、委中穴组及足三里穴组。对照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lm卜kg一’,连续5天;戊巴比妥钠组静脉给予戊巴比妥钠30 mg(lml)·kg一‘,连续5天;委中穴和足三里穴组每天在戊巴比妥钠30mg(lml).kg一’麻醉下,电针刺激委中穴和足三里穴 lh一,,连续5天。最后一次预处理后24h,阻闭肾下腹主动脉20min,制作兔脊髓缺血模型;再灌注后4h、sh、12h、24h和48h分别对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再灌注后48h,深麻醉下处死动物取脊髓(LS7),制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刺激参数为疏密波,频率15Hz,强度lmA。2.纳洛酮对重复电针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作用的影响 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五组(n二8):即对照组、戊巴比妥钠组、纳洛酮组、电针预处理组和纳洛酮+电针预处理组。对照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lml.kg一’,连续5天;戊巴比妥钠组每天静脉给予戊巴比妥钠3omg(1ml).kg一‘,连续5天;纳洛酮组每天静注纳洛酮。.3mg(1ml) .kg一,,连续5天;电针预处理组每天在戊巴比妥钠3omg(1ml) .kg一1麻醉下,电针刺激委中穴lh·d一1,连续5天;纳洛酮电针预处理组预处理前30min静注纳洛酮0.3mg(l ml).kg一’,余同预处理组。最后一次预处理后24h,阻闭肾下腹主动脉20min,制作兔脊髓缺血模型;再灌注后4h、sh、12h、24h和48h分别对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再灌注后48h,深麻醉下处死动物 第四军医大学周眨口士学位论文取脊髓(LS一7),制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刺激参数为疏密波,频率15Hz,强度lmA。3腺昔Al受体拮抗剂对电针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作用的影 响 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5组(n二8):即对照组、戊巴比妥钠组、二甲基亚矾(DMSO)组、电针加DPCPX组 (EA+DPCPX)与电针预处理组。对照组每天静脉给予生理盐水lm卜kg“,,连续5天;戊巴比妥钠组每天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lml)·kg一’,连续5天;二甲基亚矾组每天静注DMsO lml·kg一’,连续5天;电针预处理组每天在戊巴比妥钠30mg(1ml).kg一’麻醉下,电针刺激委中穴lh一’,连续5天;EA与DPcPx组预处理前3omin静注DpCpX lmg(lml)·kg一’,余同预处理组。最后一次预处理后24小时,阻闭肾下腹主动脉ZOmin,制作兔脊髓缺血模型;再灌注后4h、sh、12h、24h和48h分别对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再灌注后48h,深麻醉下处死动物取脊髓(L57),制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刺激参数为疏密波,频率巧Hz,强度lmA。 结果1.重复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和委中穴行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 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效果比较 电针预处理委中穴组和足三里穴组各时间点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足三里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和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明显低于委中穴组(P<0.05);对照组与戊巴比妥钠组相比,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在各时间点及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无显著性差别护>0.05)。2.纳洛酮对重复电针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作用的影响 电针预处理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在各时间点及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纳洛酮+电针预处理组护<0.01);

全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5-6
中文摘要  6-10
英文摘要  10-16
文献回顾  16-26
前言  26-28
实验仪器及试剂  28-47
  第一部分 不同穴位重复电针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保护作用的效果比较  29
  第二部分 重复电针刺激委中穴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29-47
    实验一: 纳洛酮对电针重复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作用的影响  36-42
    实验二: 腺苷A1受体拮抗剂对电针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作用的影响  42-47
讨论  47-59
结论  59-60
参考文献  60-73
致谢  73-74
个人简历  74-75
发表论文  75-76
附图  76-78

相似论文

  1. 阿片肽类似物Morphicepin与PFR(Tic)-NH_2杂合肽的设计、合成及镇痛活性检测,R96
  2. κ-阿片受体通过调节Cx43稳定性介导的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研究,R541.7
  3. 阿片肽在束缚—浸水应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的研究,R573.1
  4. 免疫系统来源的细胞中阿片肽受体的检测,R392
  5. 基因重组毕赤酵母表达阿片肽对小鼠免疫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392
  6. 纳洛酮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R965
  7. tocilizumab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及ABCA1/G1表达的影响,R543.5
  8. 骨髓间充质干细脆对袂血性脑祠伤恢复期治疗作用的研究,R743.3
  9. 腺苷钴胺素合成酶基因cobs的克隆及在产1,3-丙二醇菌中的应用,TQ920.1
  10. 腺苷的细胞保护和细胞毒性作用,R114
  11. 脂联素在L-02细胞中对肝糖代谢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R363
  12. 尼可地尔对成人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R96
  13. 盐酸吡格列酮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调节蛋白ABCA1,ABCG1及SR-BI基因表达的影响,R965
  14. 内吗啡肽类似物和阿片肽受体异源二聚化的分子模拟研究,R91
  15. 乙醛脱氢酶2在心脏早期代偿性肥厚中的作用及机制,R541.6
  16.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基因R219K多态性在新疆维汉民族中的分布特征及与冠心病和血脂的相关研究,R541.4
  17. 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表达阿片肽发酵条件的研究,Q789
  18. 腺苷A2A受体介导的效应对小鼠慢性低灌注白质损伤的影响和精神运动行为的调控作用,R741
  19. 同种异体去细胞外周神经支架与细胞外ATP诱导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R651.3
  20. 不同糖代谢状态下大鼠肝脏内脂素的表达及其对肝葡萄糖和能量代谢的作用,R587.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穴位疗法(经络疗法) > 穴位电流疗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