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推进刑事和解制度 促进司法科学发展

作 者: 孙婵琦
导 师: 柯葛壮
学 校: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刑事和解 科学发展 制度构建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得到蓬勃发展的一项新型刑事司法制度,其所具有的价值不独为西方国家所有,也为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是我国科学发展观在刑事司法上的体现。借鉴和吸收该制度的合理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一种司法制度。本文从刑法原则、刑事政策的角度,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为基石,借鉴国外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结合我国司法实践,详细介绍了刑事和解制度及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阐明刑事和解制度的优越性,并进一步提出如何构建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阐述刑事和解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即刑事和解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他体现了刑事司法的科学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方法。第二部分考察刑事和解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并详细介绍了新西兰、英国、德国的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从各国的制度模式中吸取经验。第三部分强调了刑事和解内涵的精神价值与原先存在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具体包括刑事诉讼理念的冲突,即国家本为与当事人本为的冲突;刑事司法模式的冲突,即报复性司法模式与恢复性司法模式的冲突;刑法适用的冲突,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刑法个别化的冲突;传统社会观念的冲突,即有罪当罚与和合思想的冲突。第四部分详细阐述了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及与其相关的“私了”、“调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诉辩交易”概念,凸显刑事和解制度的特点。并且从适用范围、程序、条件、参与人、效力等各个不同方面,通过立法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和建立配套衔接措施等方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和解制度。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3-4
Abstract  4-9
引言  9
第一章 理念深化——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刑事和解  9-13
  第一节 刑事和解是刑事司法科学发展的产物  10
  第二节 刑事和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10-12
  第三节 刑事和解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司法制度  12
  第四节 刑事和解依靠统筹兼顾的方法  12-13
第二章 理论强化——全面理解刑事和解制度渊源和意义  13-21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意义  13-16
    一、刑事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  14-15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5-16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体现  16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文化源流  16-17
    一、和为贵的文化底蕴  16-17
    二、慎刑的法制思想  17
    三、传统刑事和解制度的历史渊源  17
  第三节 刑事和解与世界法治潮流的契合  17-21
    一、符合被害人保护运动的发展  17-18
    二、符合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兴起。  18-19
    三、西方国家刑事和解模式的探究  19-21
第三章 价值观强化——真是反映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价值冲突  21-29
  第一节 刑事诉讼理念的冲突  21-23
    一、刑事诉讼的国家主义本位  21-22
    二、当事人中心主义的产生  22
    三、诉讼理念冲突表现  22-23
  第二节 刑事司法模式的冲突  23-25
    一、报复性司法理论基础  23
    二、恢复性司法的起源与发展  23-24
    三、刑事司法模式冲突表现  24-25
  第三节 刑法适用法则的冲突  25-27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涵  25
    二、刑罚个别化适用价值  25-26
    三、刑法适用法则冲突表现  26-27
  第四节 传统社会观念的冲突  27-29
    一、有罪当罚的观念根深蒂固  27
    二、和合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27-28
    三、传统社会观念的冲突表现  28-29
第四章 规则细化——让刑事和解成为刑事司法审判真招实术  29-43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概述  29-32
    一、刑事和解的概念  29-30
    二、刑事和解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30-31
    三、刑事和解的特点  31-32
    四、刑事和解的原则  32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32-37
    一、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的理论探讨  32-33
    二、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的实践操作  33-34
    三、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的构建  34-37
  第三节 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  37
  第四节 刑事和解的参加主体  37-40
    一、被害人是刑事和解主体之一  38
    二、加害人是刑事和解主体之一  38
    三、司法机关和其他调解人  38-40
  第五节 刑事和解的司法程序  40-42
  第六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监督机制  42
  第七节 刑事和解的配套制度  42-43
结语  43-44
参考文献  44-47
后记  47

相似论文

  1.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2.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3.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4. 党的建设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261
  5.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研究,D61
  6.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7. 科学发展观的双重维度审视,D61
  8.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湖北省白酒产业集群发展研究,F426.82
  9. 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利益整合,D61
  10.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研究,D922.294
  11. 论我国行政公诉制度的构建,D925.3
  12. 浅议刑事和解制度,D925.2
  13. 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F327
  14.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X2
  15. 金融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923
  16. 刑事和解制度初探,D925.2
  17. 美国早期中立评估制度的探析与借鉴,DD915
  18. 论我国法院诉前委托调解机制的构建,D925.1
  19. 甘肃省D区少年司法制度实践状况调查报告,D926
  20. 行为保全制度研究,D925.1
  21.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