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学校德育模式建构探析

作 者: 景光仪
导 师: 刘海燕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德育模式 建构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价值澄清模式 体谅模式 社会行动模式
分类号: G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577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纵观西方德育研究发展史,道德教育理论可谓百花齐放,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其研究大多集中在思辨范围之内,考虑德育理论的“应然”多于“实然”,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而未能给学校德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社会问题的加剧,人们加强了对社会道德建设的关注,这对学校道德教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道德理论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并以实践研究、实证研究为主,“模式”研究应运而生,一系列璀璨夺目的德育模式划过德育理论研究沉寂的天空,道德教育理论家们构建了许多引人注目、影响深远的德育模式,其中,代表“当代道德教育的概貌和研究深度”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体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 审视我国德育研究发展史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德育的国度,在长达数千年的教育实践中积累、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德育规律和方法,对德育实践产生过积极、广泛的影响,但也同样凸现出其理论偏于哲学思辨或停留于经验表述的缺陷。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德育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引进了国外许多研究流派的成果和研究方法,为我国德育理论的丰富、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中,由于模式的本质特征与要求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德育研究走向相契合,加之建构模式是模式研究的发展趋势,所以对德育模式的研究成为近十年来的研究热点,并出版了一批文章和著作。但是这些文章和著作主要集中在介绍、引进、评价当代西方德育模式的研究层面,对德育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对如何运用建模的方法提升我国当代德育实践中涌现出的新鲜经验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本文试图从“模式建构”的视角切入这一问题,以期从方法论上为我国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在实践中提高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德育模式基本理论的概述,目的是揭示德育模式的本质,阐明德育模式的特征,说明德育模式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提出并重点阐释德育模式应该具有“道德教育主题、活动目标、条件资源和操作程序”四个基本要素的观点,为德育模式建构的探讨分析奠定基础;第二部分选择了西方最具代表性的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体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四种德育模式,从“模式建构要素”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一是验证德育模式必然拥有道德教育主题、活动目标、条件资源和操作程序的观点,二是揭示出这些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有何参考和借鉴价值:第三部分,在分析西方当代德育模式基础上探讨当代德育模式的走向,并以德育模式结构要素及我国德育现代化进程的特点为基石,就指导思想、理论基础、适用范围、运用条件、师生地位、形式和内容提出了建构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有关策略。 模式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建构模式源起于解决特定的问题,解决问题是建立模式的目的。西方的德育模式传递和发展了一套适合现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政治民主制度的道德规范,我国建构德育模式的关键在于促进现实德育实践中己经存在的德育模式的理念从自发走向自觉,自觉地在德育模式结构要素框架指导下,把握当代德育模式的世纪走向,创造性地运用德育模式建构策略,那么,德育模式解决现代道德教育矛盾的魅力将由可能性走向现实性。

全文目录


引言  7-11
一、 德育模式的内涵、特征、结构与局限性  11-17
  (一) “模式”的内涵  11-12
  (二) 德育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12-14
  (三) 德育模式建构的结构  14-15
  (四) 模式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  15-17
二、 当代西方主要德育模式述评及对我国德育模式建构的启示  17-39
  (一)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17-24
  (二) 价值澄清模式  24-29
  (三) 体谅模式  29-33
  (四) 社会行动模式  33-39
三、 当代德育模式的走向与建构策略  39-48
  (一) 当代德育模式多元并存  39-41
  (二) 当代德育模式的理论建构趋向多学科整合  41-43
  (三) 德育模式需要具体的道德情境  43-44
  (四) 当代德育模式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4-45
  (五) 当代德育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45-47
  (六) 形式主义德育模式由盛及衰  47-48
结语  48-50
主要参考文献  50-59
后记  59

相似论文

  1.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3. 地理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G633.55
  4. 我国社会保障预算模式的选择与建构研究,D632.1
  5.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6.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7. 网络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互动研究,G434
  8. 有限的环境抗争,X321
  9. 南京市区景观生态网架系统建构研究,TU986
  10. 以写前活动提高英语“基础写作”能力的行动研究,G633.41
  11.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12. 当代“技术与社会”问题的文化考量,N02
  13. 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D669
  14. 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建构研究,D820
  15. 基于思维导图的网络讨论式教学研究,G434
  16. 《大公报》舆论建构途径研究(1925-1932年),G219.29
  17. 学生课程意识研究,G423
  18. 建构主义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究,G633.2
  19. 公诉引导侦查制度研究,D925.2
  20.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G633.41
  21. 论我国法官解释机制的建构,D926.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