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怀堂磁圆梅针合“鳳”字工间操及自我拿捏干预亚健康态颈部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 者: 彭霞
导 师: 王超
学 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专 业: 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亚健康态颈部疲劳 怀堂磁圆梅针 “鳳”字工间操 自我拿捏 疗效评价
分类号: R27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客观评价怀堂磁圆梅针合“凰”字工间操及自我拿捏干预亚健康态颈部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选取108例亚健康态颈部疲劳的受试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干预组采用怀堂磁圆梅针合“凰”字工间操及自我拿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干预前后,均采用亚健康态颈部疲劳量表和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量表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对怀堂磁圆梅针合“凰”字工间操及自我拿捏干预亚健康态颈部疲劳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08例受试者中共有99例完成整个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和治疗前的亚健康态颈部疲劳量表积分、NDI量表积分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颈部疲劳量表、NDI量表症状积分水平有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怀堂磁圆梅针合“风”字工间操及自我拿捏干预亚健康态颈部疲劳安全可靠。(2)怀堂磁圆梅针合“凤”字工间操及自我拿捏干预亚健康态颈部疲劳明显有效。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缩略词表  7-8
引言  8-10
临床研究  10-31
  1 研究对象  10-12
    1.1 受试对象的来源  10
    1.2 受试对象的选择  10-11
      1.2.1 亚健康态颈部疲劳诊断标准  10
      1.2.2 纳入标准  10
      1.2.3 排除标准  10-11
    1.3 受试者退出试验的条件及步骤  11
    1.4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  11-12
      1.4.1 剔除病例标准  11
      1.4.2 脱落病例标准  11-12
  2 研究方法  12-16
    2.1 技术路线图  12-13
    2.2 样本量估计  13
    2.3 随机分组方法  13
    2.4 试验中盲法的要求及设计  13
    2.5 工作流程  13-14
    2.6 干预方法  14-16
      2.6.1 分组治疗  14-16
      2.6.2 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案  16
  3 疗效观察  16-18
    3.1 临床观察指标  16
      3.1.1 安全性指标  16
      3.1.2 效应性指标  16
    3.2 随访  16-17
    3.3 疗效判定  17
    3.4 统计分析  17-18
  4 研究结果  18-20
    4.1 一般资料统计  18-19
    4.2 疗效评价  19-20
    4.3 依从性评价  20
  5 安全性评价  20
  6 讨论  20-31
    6.1 亚健康的现代医学研究  20-22
      6.1.1 亚健康的概念以及来源  20-21
      6.1.2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21-22
    6.2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研究概况  22-25
      6.2.1 亚健康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  22-23
      6.2.2 病因病机研究  23
      6.2.3 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23-25
    6.3 亚健康态颈部疲劳的研究  25-28
      6.3.1 亚健康态颈部疲劳概念  25
      6.3.2 亚健康态颈部疲劳的形成原因  25-27
      6.3.3 亚健康态颈部疲劳的诊断  27
      6.3.4 亚健康态颈部疲劳的干预措施  27-28
    6.4 干预方法  28-31
      6.4.1 怀堂磁圆梅针  28
      6.4.2 "凤"字工间操  28-30
      6.4.3 自我拿捏  30-31
结论  31-32
问题和展望  32-33
致谢  33-34
参考文献  34-36
文献综述  36-43
  参考文献  41-43
附表1:问卷调查表  43-45
附表2:亚健康态颈部疲劳量表  45-46
附表3:NDI量表  46-49
附表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49-50

相似论文

  1.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2. 氯雷他定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R725.6
  3. 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及普连膏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疗效评价,R275.9
  4. 从血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R275.9
  5. C臂引导下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R687.3
  6. 3T磁共振T1灌注在乳腺病变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R445.2
  7. 中医病证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热阻络证的临床研究,R259
  8.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R271.9
  9. 经皮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687.3
  10.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初步研究,R259
  11. 患者自我报告结局估量(PROMs)评价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结局研究,R274.9
  12.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系统评价,R779.6
  13. 中医综合干预亚健康态颈部疲劳的红外热图特征研究,R211
  14. 中医综合干预非特异性颈痛的临床疗效观察,R244
  15. 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与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系统评价,R774.5
  16. 蛋白芯片技术在肝癌诊断和介入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R735.7
  17. 黑色拔膏棍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及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R275.9
  18. 腹横肌低频电刺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681.5
  19. 消银软膏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评价,R275
  20. 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自觉症状的评价及方法学探讨,R25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骨伤科 > 现代医学骨伤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