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瑞香狼毒等植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作 者: 邵红军
导 师: 张兴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农药学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抑菌作用 活性筛选 瑞香狼毒 活性成分
分类号: S482.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384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植物中寻找具有农药活性的物质,研究开发植物源农药是新农药创制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在植物源农药研究开发方面拥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张兴、吴文君等曾对该区植物的杀虫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已对该区200余种植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筛选范围,对新采到的25种植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并对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抑菌活性及其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以下结果: 1 用琼胶平板法和悬滴法测定了33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等5种病原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干样0.1g/mL下,紫苞风毛菊和苦参(根)提取物对其中的4种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高于65%;蒙古蒿(茎叶)提取物对玉米大斑和辣椒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在90%以上,且对小麦赤霉和番茄灰霉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高于70%;瑞香狼毒(根)对玉米大斑和辣椒疫霉菌丝生长和小麦赤霉、玉米大斑和苹果炭疽菌孢子的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紫苞风毛菊、蒙古蒿(茎叶)和苦参(根)和瑞香狼毒(根)等4种植物样品的抑菌活性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2 在生物活性追踪的指导下对瑞香狼毒根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以工业酒精提取瑞香狼毒根粉制备乙醇浸膏,去离子水悬浮后依次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采用常压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等技术,对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物进行分离,从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到3个单体:R1、R2和R3。 3 采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了R1和R2的化学结构。R1为3-乙酰化-β-香树脂醇,R2初步推断为α-3,6-壬二烯酸-β-4-庚烯酸甘油二酯,其中R1为首次从瑞香狼毒中分离得到。 4 用琼胶平板法和盆栽法测定了瑞香狼毒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在供试质量浓度为干样0.1g/mL下,石油醚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对番茄灰霉、辣椒疫霉、番茄早疫和水稻稻瘟等病原菌菌丝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高于75%;在0.08g/mL剂量下,石油醚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对黄瓜霜霉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防效分别达76.85%和64.09%,均较乙醇粗提物的防效52.22%为高;5种萃取物对小麦白粉治疗作用较弱,防效均低于40%,石油醚萃取物对小麦白粉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效可达64.9%。 5 离体测试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000mg/L下,3-乙酰化-β-香树脂醇(R1)对番茄灰霉和水稻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均高于7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500mg/L剂量下,3一乙酞化一p一香树脂醇对黄瓜霜霉的防效为35,2%。

全文目录


致谢  6-7
摘要  7-9
Abstract  9-11
引言  11-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7
  1.1 植物源杀菌剂研究概况  12-20
    1.1.1 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资源  12-13
    1.1.2 植物中抑菌活性成分  13-18
    1.1.3 植物源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  18-19
    1.1.4 植物源杀菌剂的应用开发研究  19-20
  1.2 瑞香狼毒研究概况  20-25
    1.2.1 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分布  20
    1.2.2 化学成分研究  20-23
    1.2.3 药效及药理研究  23-24
    1.2.4 杀虫作用研究  24-25
  1.3 问题的提出  25-26
  1.4 论文设计思路  26-27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7-32
  2.1 试验材料  27-29
    2.1.1 供试器材与试剂  27
      2.1.1.1 主要供试仪器  27
      2.1.1.2 主要试剂  27
    2.1.2 供试菌种及盆栽植物  27-28
    2.1.3 供试植物样品与前处理  28-29
  2.2 试验方法  29-32
    2.2.1 植物样品提取方法  29
    2.2.2 瑞香狼毒抑菌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方法  29
      2.2.2.1 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的制备  29
      2.2.2.2 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  29
      2.2.2.3 化学结构鉴定方法  29
    2.2.3 生物测定方法  29-32
      2.2.3.1 离体测定方法  29-30
      2.2.3.2 盆栽试验方法  30-32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2-40
  3.1 33种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筛选  32-34
    3.1.1 植物样品提取物对5种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32-33
    3.1.2 植物样品提取物对4种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3-34
  3.2 瑞香狼毒抑菌活性及其成分初步研究  34-40
    3.2.1 样品提取与初步分离结果  34
    3.2.2 柱层析过程  34-36
    3.2.3 单体结构鉴定  36-37
      3.2.3.1 R1的化学结构鉴定  36-37
      3.2.3.2 R2的化学结构鉴定  37
    3.2.4 瑞香狼毒提取物抑菌活性测试结果  37-40
      3.2.4.1 5种溶剂萃取物对10种供试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37-38
      3.2.4.2 5种溶剂萃取物对小麦白粉和黄瓜霜霉的防治效果  38-39
      3.2.4.3 R1抑菌活性测试结果  39-40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40-46
  4.1 多途径加强抑菌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40-41
  4.2 快速、准确的标准化抑菌活性物质筛选方法是植物源杀菌剂研究的关键  41-43
  4.3 菊科植物在植物源农药研究开发中值得重视  43
  4.4 瑞香狼毒的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43-44
  4.5 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44-46
    4.5.1 高活性植物抑菌活性的进一步验证与研究  44
    4.5.2 瑞香狼毒抑菌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44-45
    4.5.3 3-乙酰化-β-香树脂醇(R1)的拒食活性有待研究  45-46
第五章 小结  46-47
参考文献  47-54
作者简介  54-55
附图  55-64

相似论文

  1.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2.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3. 高效复合益生菌的研制及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S828.5
  4. 系列稀土—邻菲罗啉—吲哚乙(丁)酸配合物抑菌作用,R96
  5. 枇杷花主要营养成分、酚类物质及其干燥工艺研究,TS272.5
  6. 氯霉素—羟丙基-β-环糊精滴眼液稳定性及抑菌作用的研究,R943
  7. 核桃外果皮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活性成分筛选,R284
  8. 仿生细胞膜技术研究中药活性成分,R284
  9. 刺槐花化学成分与活性筛选,R284
  10. 梧桐花和瑞香狼毒化学成分的研究,R284
  11. 核桃蛋白酶解产物的活性初步探究,TS201.25
  12. 樟芝发酵及其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TQ920.1
  13. 九华山多花黄精皂甙和多糖的分离与纯化,S567.239
  14. 茶树花精油提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的研究,S571.1
  15. 湖南省烟草炭疽病的形态和致病性及防治研究,S435.72
  16. 苦皮藤杀虫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S482.3
  17. 溪黄草提取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TQ658
  18. 绿色木霉产纤维素酶制备低聚壳聚糖,TQ281
  19. 真姬菇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多糖提取与分析,S646
  20. 科尔沁草地瑞香狼毒化感作用研究,S452
  21. 基于3T3-L1脂肪细胞的盐酸小檗碱结构修饰物体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活性成分筛选研究,R587.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农药防治(化学防治) > 各种农药 > 杀菌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