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心理学研究

作 者: 孙永丽
导 师: 梁宁建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基础心理学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自我意识 归属感 地域刻板印象 地域群体偏爱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201次
引 用: 1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过程反映了他们从城市的外来者到完成迁移进入城市体系的过程,这一迁移过程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位移,更深层次是文化以及社会心理方面和城市生活和城市群体相适应的过程。本研究主要从三个心理学视角出发,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融入城市的状况:1.对自我的认识——“我是谁?”2.地域(群体)归属感——“我心归属何方?”3.地域刻板印象和地域群体偏爱——“我们-他们彼此印象如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1、问卷法:(1)自编的被试基本情况和归属感问卷(城市归属感、乡土归属感以及群体归属感);(2)地域刻板印象形容词问卷(3)标准化问卷:儿童自我意识量表;2、实验法:采用IAT内隐测量技术测量地域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地域群体偏爱的内隐效应;3、个案访谈法:作为辅助和佐证的一个工具,深入了解外来务工子女融入城市的心理状况和心理轨迹。本研究结论如下:1、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总体上自我意识水平远低于城市户籍同学,在行为分量表、幸福与满足分量表以及总分上均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智力与学校情况分量表上二者也存在显著性差异;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归属感远远小于城市户籍学生的城市归属感;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归属感大于其乡土归属感,并且乡土归属感随着在沪时间的延长而趋向弱化;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城市户籍群体显示出弱归属,表现出对城市户籍群体的明显的疏离与隔阂,具有在地域上融合和在群体上游离的并存交错的心理态势,基于此,研究者认为可以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形象地称为漂泊的“浮萍人”;4、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内隐层次上存在明显的地域刻板印象,并且随着迁入城市时间的延长,其地域刻板印象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上海户籍学生也存在地域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无论外省学生还是上海户籍学生都认为两类群体相对而言,上海人群体整体上是正面积极的,外省人群体整体上是负面消极的。

全文目录


目录  6-8
摘要  8-9
ABSTRACT  9-11
第一部分 理论综述  11-26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4
    1 时代背景  11-12
    2 政策背景  12
    3 问题提出  12-14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7
    1 流动人口  14-15
    2 外来务工人员  15
    3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15-16
    4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  16-17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  17-26
    1 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理论简述  17-19
    2 国际移民未成年子女适应问题的研究文献简述  19-20
    3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理论及文献简述  20-26
第二部分 研究部分  26-50
  研究一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我意识现状研究  26-34
    1 引言  26-27
    2 研究方法  27-29
    3 研究结果  29-32
    4 分析与讨论  32-34
  研究二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归属感研究  34-42
    1 引言  34-35
    2 研究方法  35-37
    3 研究结果  37-40
    4 分析与讨论  40-42
  研究三 地域刻板印象和内群体偏爱研究  42-50
    1 引言  42-43
    2 研究方法  43-46
    3 研究结果  46-48
    4 分析与讨论  48-50
第三部分 总结与讨论  50-54
  1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心理状况  50-52
  2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心理学建议  52-53
  3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53-54
第四部分 结论  54-55
参考文献  55-59
附录  59-65
  附录一 外省同学基本情况和归属感问卷  59-61
  附录二 上海同学基本情况和归属感问卷  61-62
  附录三 自我意识量表  62-64
  附录四 形容词问卷  64-65
致谢  65

相似论文

  1. 广州市小学生社会接纳性、孤独感与学校归属感关系的研究,G625.5
  2. 初中生自我意识与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关系的研究,G632.0
  3. 员工组织仪式文化感知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B849
  4. 初中生心理虐待阳性者的心理健康研究,B844.1
  5. 试论利益协调对城市社区人归属感的促进,D669.3
  6. 中学生自我意识问题分析,G632.4
  7. 凌峰电信公司BEH考核体系的研究,F626
  8. 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自我意识理论,B516.31
  9. 雷霆超《吃一碗茶》中女主人公美爱的自我意识,I712
  10. “银发浪潮”下的城市住区院落空间塑造,TU984.12
  11. 营造心理舒适感的居住区环境,TU984.12
  12. 上海闵行、松江两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健康需要及健康促进对策研究,R193
  13. 生活方式与主体意识的关系研究,A811
  14. 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问题与对策研究,G527
  15.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情感特征及教育策略,G451.1
  16. 寻找生命中的彩虹—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解读劳伦斯的《虹》,I561.074
  17.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乐观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18. 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研究,G521
  19.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问题之个案研究,G420
  20. 基于人性化的高层住宅设计研究,TU241.8
  21. 来沪青少年自我意识研究,C913.5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