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雷蘑(Clitocybe gigantean)AS5.105胞外多糖发酵及生物活性

作 者: 王永斌
导 师: 陆兆新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食品工程
关键词: 食药用真菌 雷蘑 深层发酵 生物活性 正交设计 免疫功能
分类号: TS20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食药用真菌作为药物,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中所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尤其是多糖类物质,作为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反应调节剂更是为人们所熟知。如今,食药用真菌已成为现代医学寻找具有抗肿瘤和免疫增强功能新药的一个重要源泉。鉴于此,我们对雷蘑(Clitocybe gigantean)AS 5.105的深层发酵技术与抗肿瘤效应进行了研究,以期了解雷蘑胞外多糖类物质的生理活性。 雷蘑(Clitocybe gigantean)AS 5.105是我国一种著名的野生真菌,其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本文报告了对抗肿瘤活性较强的雷蘑深层发酵条件优化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苯酚-硫酸法显色实验验证了雷蘑(Clitocybe gigantean)AS 5.105在深层发酵时合成了胞外多糖,在出发培养基发酵过程中产生了54.0mg·100mL-1胞外多糖。通过对比确定了苯酚-硫酸法检测雷蘑胞外多糖含量的最佳条件:浓硫酸的体积和总体积之比为5:7;快速滴加浓硫酸放热,可使反应在室温进行;放置30分钟后吸光度稳定。 2.采用单因子实验和正交设计法,对影响雷蘑菌丝生长以及发酵产糖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所选取的相关因素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B1、起始pH、发酵温度、时间、装液量和转速。结果表明,对雷蘑(Clitocybe gigantean)AS 5.105发酵产糖量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为葡萄糖、酵母膏、MgSO4、KH2PO4、维生素B1、起始pH、发酵温度、时间、装液量。 3.采用正交设计法,确定了雷蘑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成(/L):为葡萄糖35.0g、酵母膏3.0g、MgSO41.0g、KH2PO4 1.5g、维生素B1 50mg、蒸馏水1000mL、起始pH 6.5,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 4.对影响雷蘑菌丝生长及发酵胞外多糖的3个关键外界影响因素发酵温度、时间和装液量的最佳水平范围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发酵工艺参数分别为初始pH 6.5,10%的接种量,100mL·500mL-1的装液量,28℃的培养温度,160rpm的转速和发酵时间7d的工艺条件下,每100mL发酵醪可获得93.6mg以上的胞外多糖。

全文目录


原创性声明  3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3-7
中文摘要  7-9
英文摘要  9-11
缩写符号  11-12
表格索引  12-14
图形索引  14-15
前言  15-18
  参考文献  16-18
第1章 文献综述  18-38
  1.1 食药用真菌多糖研究现状  19-28
    1.1.1 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19-24
    1.1.2 真菌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分子量测定  24
    1.1.3 真菌多糖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24-26
    1.1.4 真菌多糖的液体深层发酵技术  26-28
  1.2 食药用真菌多糖应用与研究展望  28-29
  1.3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主要内容  29-30
    1.3.1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  29-30
    1.3.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30
  参考文献  30-38
第2章 雷蘑胞外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38-45
  2.1 材料与方法  38-40
    2.1.1 供试菌株及仪器  38
    2.1.2 培养基  38-39
    2.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39
    2.1.4 菌种培养及接种  39
    2.1.5 胞外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39-40
  2.2 结果与分析  40-42
    2.2.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40-42
    2.2.2 多糖含量测定  42
  本章小结  42-43
  参考文献  43-45
第3章 雷蘑深层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45-54
  3.1 材料与方法  45-47
    3.1.1 供试菌株  45
    3.1.2 培养基  45
    3.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45-47
    3.1.4 菌种培养及接种  47
    3.1.5 菌丝生长量与胞外多糖含量测定  47
    3.1.6 pH值测定  47
  3.2 结果与分析  47-52
    3.2.1 各种单因子对雷蘑胞外多糖的影响  47-50
    3.2.2 培养基优化  50-52
  3.3 验证实验及结果  52
  本章小结  52-53
  参考文献  53-54
第4章 雷蘑深层发酵工艺研究  54-63
  4.1 材料与方法  54-56
    4.1.1 供试菌株  54
    4.1.2 培养基  54-55
    4.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55
    4.1.4 菌种培养及接种  55-56
    4.1.5 菌丝生长量与胞外多糖含量测定  56
    4.1.6 pH值测定  56
    4.1.7 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  56
  4.2 单因子试验及结果  56-60
    4.2.1 初始pH对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形成的影响  56-57
    4.2.2 装液量对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形成的影响  57-58
    4.2.3 接种量对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形成的影响  58-59
    4.2.4 温度对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形成的影响  59-60
  4.3 正交试验及结果  60-61
  4.4 验证试验及结果  61
  本章小结  61-62
  参考文献  62-63
第5章 雷蘑胞外粗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  63-71
  5.1 材料与方法  63-65
    5.1.1 供试材料  63
    5.1.2 培养基  63
    5.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63-64
    5.1.4 实验方法  64-65
  5.2 评价指标及数据分析  65
  5.3 结果与讨论  65-69
    5.3.1 胞外粗多糖抗肉瘤S180实验  65-67
    5.3.2 胞外粗多糖对荷瘤小鼠瘤重及抑瘤率的影响  67
    5.3.3 胞外粗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67-68
    5.3.4 胞外粗多糖对荷瘤小鼠相对生长率的影响  68-69
  本章小结  69
  参考文献  69-71
全文结论  71-72
创新摘要  72-73
在读期间已发表与投稿论文  73-74
致谢  74

相似论文

  1. 纳米稀土硬质合金YG11R的成分与工艺优化及磨损研究,TG135.5
  2. 泽泻和土茯苓的提取工艺与降血尿酸作用研究,R284
  3. 南海多室草苔虫和脆灯芯柳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R284
  4. 两株南海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R284
  5. 侧柏叶化学成分提取及活性功能研究,R284
  6.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7. 预氧化强化生物活性炭滤池除氮效能及机理研究,X703
  8. CoQ10对禽痛风蛋鸡肾脏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S858.31
  9. 运输应激及抗应激处理对肉牛生理机能影响的研究,S858.23
  10. TACI-Ig对MRL/lpr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及部分机制,R593.241
  11. 黄曲霉毒素B1对犬免疫机能的影响,S858.292
  12. 5株斜带石斑鱼肠道原籍菌的益生作用研究,S917.4
  13. 蜂胶软胶囊增强免疫功能和毒理性研究,R285
  14. 新型邻菲罗啉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TQ460.1
  15. 寻常型银屑病不同分期及证侯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R275.9
  16. 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卡介菌多糖核酸的干预影响,R563.9
  17. 帕瑞昔布钠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妇科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R614
  18. 桦褐孔菌多酚的液体深层发酵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Q920
  19. 抗氧化剂对黄羽肉鸡抗氧化力和免疫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20. 硫自养反硝化结合生物活性炭技术处理硝酸氮污染水的研究,X703
  21.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脓毒症免疫功能的影响,R459.7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基础科学 > 食品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