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播期和栽培方式对南京地区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等性状的影响

作 者: 钱卫红
导 师: 张红生;杨五一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种植
关键词: 粳稻 播期 产量 直播
分类号: S51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5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稻是南京地区高产稳产的优势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2万公顷左右,总产71.1万吨,占全年粮食总产的82.5%,水稻生产在全市农业生产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粳稻工程”的实施,南京市的粳稻已成为水稻的主导品种,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的推广和合理应用,对全年粮食增产和品质改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栽培方式下产量、品质及其它性状的研究,分析在南京地区自然生态条件下,温光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生长发育的调节效应,为大田生产合理使用品种提供依据。 共取得如下结果:一通过对6个中熟中粳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发现,在南京地区生态条件下,随着播期推迟,中粳稻品种生育期缩短,每推迟10天播种,抽穗期相应推迟1-3天,生育期缩短7-8天,主茎总叶片数则几无变化,播期影响产量主要通过改变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而产生作用,对粒重的影响较小。不同温光条件对各品种品质指标影响较大的为垩白率、垩白度和胶稠度,而出糙率、精米率等指标则相对稳定。温光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品种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通过品种的选育和筛选,有期望得到耐热及品质对高温钝感的品种,如本试验中的B3品种—17137,产量相对较高且较稳定,各播期的米质均达到新国标的优质米标准。与早熟晚粳相比,中熟中粳稻在南京地区正季种植,生育期较短,产量潜力有限,稳产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浪费温光资源,不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如因自然水资源限制、多元熟制需要、市场供应需要时,可在严格品种筛选的基础上,搭配种植。 二是通过对武粳15的从5月5日到7月20目的分期播种试验,发现播期对早熟晚粳产量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有效穗和穗粒数的变化,结实率与千粒重则相对比较稳定。以播期5月15处理的产量最高,过早播种不利于提高群体质量,6月15日后播种则产量显著下降;早熟晚粳感光性强,在不同播期下,全生育期为160-121天,播期对全生育期的影响,主要是播种到始穗日数的下降,7月10日后播种的处理在南京地区不能正常成熟。因此,早熟晚粳稻在南京地区种植最适播种期为5月15日前后,有利于个体和群体的协调发展,从而夺取高产。迟于7月初播种则不能正常成熟。 三是通过对3个中粳品种和三个早熟晚粳品种的播期试验,结果表明迟播能缩短中粳和晚粳稻品种的全生育期,而且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的缩短,两种类型的粳稻品种,趋势一致。但晚粳品种各处理间全生育期极差明显大于中粳稻品种,在同一播期下,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1
  1.1 温光对水稻生育进程的调节作用  12-13
    1.1.1 水稻的生育特性  12
    1.1.2 水稻生育期的遗传  12-13
    1.1.3 水稻生长发育的环境制约  13
  1.2 温光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13-15
    1.2.1 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4
    1.2.2 温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14-15
    1.2.3 低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5
  1.3 南京地区自然生态情况  15-17
    1.3.1 热量资源  15
    1.3.2 雨水资源  15
    1.3.3 光照资源  15
    1.3.4 土壤资源  15-16
    1.3.5 优质、高产水稻生产的优势所在  16
    1.3.6 对水稻生产产生为害的常发性灾害气候  16-17
  1.4 稻作制度的演变及水稻品种应用  17-20
    1.4.1 稻作制度的演变  17-18
    1.4.2 各时期南京市水稻品种应用  18-19
    1.4.3 南京市粳稻品种应用的展望  19-20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21
第二章 播期对中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1-33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23
    2.1.1 试验材料  21
    2.1.2 试验方法  21-22
    2.1.3 性状考察与分析  22-23
  2.2 结果与分析  23-30
    2.2.1 播期对中粳稻品种生育期的影响  23
    2.2.2 播期对中粳稻品种茎蘖动态的影响  23-26
    2.2.3 播期对中粳稻品种产量构成的影响  26
    2.2.4 播期对中粳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26-28
    2.2.5 播期对中粳稻品种品质的影响  28-30
  2.3 讨论  30-33
    2.3.1 温光对中粳稻生长发育的调节效应  30-31
    2.3.2 南京地区中粳稻品种应用价值探讨  31-32
    2.3.3 其它  32-33
第三章 播期对早熟晚粳稠武粳15产最及生育性状的调节效应  33-41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3
    3.1.1 试验材料  33
    3.1.2 试验方法  33
  3.2 结果与分析  33-38
    3.2.1 播期对武粳15生育进程的影响  34-35
    3.2.2 播期对武粳15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5-36
    3.2.3 播期对武粳15茎蘖动态的影响  36-37
    3.2.4 播期对武粳15产量的影响  37
    3.2.5 播期对武粳15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7-38
  3.3 讨论  38-41
    3.3.1 早熟晚粳稻品种生育进程与当地自然温光的相适应性  38-39
    3.3.2 播期对早熟晚粳稻生育特性的关系  39
    3.3.3 早熟晚粳稻最佳播种期的确定  39-40
    3.3.4 早熟晚粳稻品种在作后季栽培的合理应用  40-41
第四章 迟播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温光反应的差异比较  41-48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42
    4.1.1 试验材料  41
    4.1.2 试验方法  41-42
    4.1.3 观察指标和方法  42
  4.2 结果与分析  42-45
    4.2.1 播期对品种生育进程的影响  42-43
    4.2.2 播期对粳稻产量及产最结构的影响  43-45
  4.3 讨论  45-48
    4.3.1 迟播对中粳和早熟晚粳生育期及产量的调节效应  46
    4.3.2 后季稻及救灾补种用品种应用探讨  46
    4.3.3 品种应用的栽培措施探讨  46-48
第五章 直播和播期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和生育性状的形晌  48-57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8-49
    5.1.1 试验材料  48
    5.1 .2试验方法  48
    5.1.3 考察记载  48-49
  5.2 结果与分析  49-53
    5.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及播期与产量的关系  49
    5.2.2 不同类型品种及播期与产量结构的关系  49-51
    5.2.3 不同类型品种的生育期表现  51-52
    5.2.4 直播播期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52-53
  5.3 讨论  53-57
    5.3.1 直播稻的生育特性  53
    5.3.2 不同类型品种生育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53-54
    5.3.3 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表现  54
    5.3.4 不同类型品种的生育期适应性  54-55
    5.3.5 播期与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关系  55-57
全文结论  57-58
参考文献  58-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2. 遮光对丘陵茶园茶树产量指标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S571.1
  3. 水氮耦合对泸州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S572
  4.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5.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淹性鉴定和不同耐淹性材料的光合参数差异,S565.4
  6. 温度及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S668.4
  7. 肥料用量和配比对小洋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S567.239
  8.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9. 粳稻穗角性状的遗传分离分析和QTL定位及关联分析,S511.22
  10. 薰衣草生长发育及物质组分积累动态研究,S573.9
  11.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12.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13. 有机、SEQ、特别和常规栽培对蔬菜产质量及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S63
  14. 江苏省杂草稻与栽培稻的比较研究,S511
  15. 淮北地区直播稻田杂草发生、危害及化除技术研究,S451.1
  16. 氮肥及播期对低谷蛋白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S511
  17.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的调控效应研究,S512.1
  18. 花前干旱锻炼对花后干旱逆境下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S512.1
  19. 蕾花期涝渍胁迫后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恢复生长的生理机制研究,S562
  20. 水稻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播期效应模拟研究,S511
  21. 赣东北再生稻轻型化种植模式播期优化及其对源库关系的影响,S5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按米的粘性分 > 粳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