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型抗氧剂AO-80的合成工艺研究

作 者: 徐俊明
导 师: 刘福胜
学 校: 青岛科技大学
专 业: 化学工艺
关键词: 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甲酯 螺环二醇 羟醛缩合 酯交换 抗氧剂AO-80
分类号: TQ314.2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0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烯酸]-1,1-二甲基}-2,4,8,10-四氧杂螺环十一烷(简称AO-80)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半受阻酚类抗氧剂,目前,国内尚未工业化生产,也未见研究开发方面的报道。本文以甲醛、异丁醛、季戊四醇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甲酯(简称KY-250)为原料,通过两步羟醛缩合反应和酯交换反应,对抗氧剂AO-80的合成工艺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研究。 以甲醛和异丁醛为原料,在三乙胺的催化作用下,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合成了2-甲基-2-羟甲基丙醛。考察了加料方式、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所确定的较佳反应条件是:采用一次性加料,n(甲醛):n(异丁醛):n(三乙胺)=1.1:1:0.06,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70℃,另外,研究证明,2-甲基-2-羟甲基丙醛具有显著的升华特性,不能用高温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而应采用晾干的方式进行干燥。在上述较佳反应和干燥条件下,2-甲基-2-羟甲基丙醛的收率为94.9%。产物的结构由MS和IR进行了确认。有关2-甲基-2-羟甲基丙醛的合成过程、分离精制过程及结构表征等进行的详细而系统的研究,目前未见文献报道。 以水为溶剂,HCl为催化剂,研究了2-甲基-2-羟甲基丙醛与季戊四醇的羟醛缩合反应。与文献中采用的有机溶剂相比,简化了操作,反应结束后,通过过滤的方法就能实现产物3,9-双(2-羟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简称螺环二醇)与溶剂的分离,避免了有机溶剂的蒸馏回收过程。实验所确定的较佳反应条件为:n(2-甲基-2-羟甲基丙醛):n(季戊四醇):n(HCl)=2.3:1:0.06,反应时间10h,反应温度60℃,在此条件下螺环二醇的收率为94.2%,高于文献值(80~90%)。 首次对一锅法制备螺环二醇进行了研究。在甲醛和异丁醛的缩合反应结束后,不经过分离和干燥过程,直接加入盐酸和季戊四醇进行下一步反应,螺环二醇的总收率为92.2%。与两步相比,该法简单易行,减少了2-甲基-2-羟甲基丙醛的分离和干燥过程,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螺环二醇的收率与纯度与两步法相当。该方法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所得产物螺环二醇的结构由IR和~1HNMR证明正确。 以有机锡-1为催化剂,用两步法或一锅法制得的螺环二醇和KY-250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对抗氧剂AO-80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实验所确定的较佳反应条件为:n(KY250):n(螺环二醇):n(有机锡-1)=2.4:1:0.044,反应时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前言  9-22
  1.1 课题背景  9-11
    1.1.1 抗氧剂概述  9
    1.1.2 塑料用抗氧剂的历史与发展  9-10
    1.1.3 受阻酚类抗氧剂  10
    1.1.4 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发展趋势  10-11
  1.2 抗氧剂AO-80的合成研究进展  11-20
    1.2.1 抗氧剂AO-80简介  11-12
    1.2.2 抗氧剂AO-80的合成  12-20
  1.3 抗氧剂AO-80合成路线的确定  20-21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  21-22
第二章 2-甲基-2-羟甲基丙醛的合成  22-34
  2.1 前言  22
  2.2 实验部分  22-23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23
    2.2.2 合成原理及步骤  23
  2.3 结果与讨论  23-33
    2.3.1 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24-25
    2.3.2 加料方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25
    2.3.3 正交实验  25-26
    2.3.4 正交实验基础上的单因素条件实验  26-28
    2.3.5 较佳合成条件下的重复实验  28
    2.3.6 2-甲基-2-羟甲基丙醛干燥条件的确定  28-29
    2.3.7 2-甲基-2-羟甲基丙醛的结构表征  29-33
  2.4 小结  33-34
第三章 3,9-双(2-羟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环[5,5]十一烷的合成  34-49
  3.1 前言  34
  3.2 实验部分  34-36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4-35
    3.2.2 螺环二醇的合成原理及合成步骤  35-36
  3.3 结果与讨论  36-48
    3.3.1 分段法合成螺环二醇  36-40
    3.3.2 一锅法合成螺环二醇  40-44
    3.3.3 螺环二醇的分析与表征  44-48
  3.4 小结  48-49
第四章 抗氧剂AO-80的合成  49-65
  4.1 前言  49
  4.2 实验部分  49-50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9-50
    4.2.2 合成原理与步骤  50
  4.3 结果与讨论  50-64
    4.3.1 抗氧剂AO-80合成反应条件的优化选择  51-56
    4.3.2 重结晶条件的选择  56-58
    4.3.3 抗氧剂AO-80的结构分析表征  58-64
  4.4 小结  64-65
第五章 结论  65-67
参考文献  67-70
致谢  70-71
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71-72
独创性声明  72-73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73

相似论文

  1. 超临界甲醇法从煎炸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TE667
  2. 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及降低其冷凝点的研究,TE667
  3. 熔融酯交换法制备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研究,TQ323.41
  4. 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TE667
  5. 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非光气法合成工艺研究,TQ334.1
  6.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TQ323.8
  7. 利用餐饮废油制取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TE667
  8. 含山嵛酸低热量油脂的制备和评价,TS225
  9. 基于棉籽油和文冠果油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研究,TE667
  10. 黄连木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及其副产物甘油的分离与精制,TE667
  11. 制备生物柴油的固体碱催化剂研究,TE667
  12. 手性氮杂小环酰胺催化剂在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中的应用,O643.32
  13. 固相催化剂催化醛酮缩合反应的研究,O643.32
  14. 双金属络合物固体催化剂生产生物柴油,TE667
  15. 乙醛液相及气相缩合反应研究,TQ203
  16. 亚临界条件下麻疯树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及动力学研究,TE667
  17. 三个黄酮化合物的全合成研究,TQ461
  18. 金银花双黄酮及其衍生物的全合成研究,R284
  19. 固定化复合脂肪酶催化黄连木籽油合成生物柴油,TE667
  20. 环烷基酮与正烃基醛的缩合反应特性研究,O643.32
  21. 新型手性二茂铁配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O627.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高分子化合物工业(高聚物工业) > 原料与辅助材料 >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 助剂 > 防老剂(抗氧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