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丽江金山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策略研究

作 者: 太玲娟
导 师: 杨世瑜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旅游管理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新农村建设 互动发展 丽江金山
分类号: F3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乡村旅游最早出现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已经进入了大力发展阶段。过去的乡村旅游发展大多是依照旅游业传统模式在寻求发展途径,往往忽视了乡村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乡村大环境,由于过度开发带来恶性竞争,并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和服务、设施滞后等现象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如何推动乡村旅游的深层次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并明确了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新农村建设作为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途径进行过探讨,并已形成农业产业化模式、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特色农业发展带动模式、工业带动模式、中心城市带动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等六种基本途径模式。如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如何借助新农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向更高层次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研究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的立题所在。针对金山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资源禀赋特征,笔者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出发,着重探讨了促进金山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策略。丽江金山白族乡位于具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遗产地桂冠丽江的丽江古城东郊,毗邻丽江古城、与古城地脉相连、文脉相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区位优势。本文基于金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实际,依据金山产业结构格局、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金山新农村建设策略:通过金山乡村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空间结构、组建金山“二团二社”优化产业结构、优化金山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构建金山园林获取景观—经济—生态效应、实施金山社会经济发展与古城保护耦合战略系统工程;在分析了金山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资源特点、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提出金山乡村旅游发展的四种模式:农家乐度假游模式、民族风情旅游模式、农业观光旅游模式、农业商贸购物旅游模式。力图对有效促进金山乡村旅游及经农村建设健康、快速、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言  9-13
  1.1 金山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研究背景  9-10
  1.2 研究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0-11
    1.2.1 研究意义  10
    1.2.2 研究内容  10-11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1-12
    1.3.1 研究方法  11-12
    1.3.2 研究框架  12
  1.4 硕士论文选题  12-13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研究概述  13-23
  2.1 新农村建设综述  13-16
    2.1.1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13-14
    2.1.2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14-15
    2.1.3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15-16
  2.2 乡村旅游综述  16-18
    2.2.1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  16-17
    2.2.2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  17-18
  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关系研究概况  18-22
    2.3.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机遇  18-19
    2.3.2 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9-20
    2.3.3 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业发展互动研究评述  20-21
      2.3.3.1 国内研究评述  20
      2.3.3.2 国外研究评述  20-21
    2.3.4 研究成果评述  21-22
  2.4 丽江金山社会经济发展概念性规划  22-23
第三章 理论基础  23-26
  3.1 系统理论  23-24
  3.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4
  3.3 乘数效应理论  24-26
第四章 丽江金山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资源环境概况  26-37
  4.1 研究区域界定  26
  4.2 自然环境  26-30
    4.2.1 地理位置  26-28
    4.2.2 地形地貌  28-30
    4.2.3 气候条件  30
    4.2.4 生态环境  30
  4.3 社会环境  30-34
    4.3.1 历史沿革  30-31
    4.3.2 人口结构与村落展布特征  31
    4.3.3 农业经济发展  31-33
    4.3.4 社会经济  33
    4.3.5 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现状  33
    4.3.6 土地利用现状  33-34
  4.4 旅游环境  34-37
    4.4.1 主体旅游资源  34-35
    4.4.2 特色旅游资源  35-37
第五章 金山新农村建设思路与策略研究  37-49
  5.1 通过金山乡村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37-42
    5.1.1 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空间结构的必要性  37
    5.1.2 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37-42
      5.1.2.1 依托  37
      5.1.2.2 构建基础  37-40
      5.1.2.3 金山三片一城城乡空间四板块功能结构  40-41
      5.1.2.4 金山乡村城镇化城乡空间三片一城四板块城乡村落结构模式  41-42
  5.2 组建金山"二团二社"优化产业结构  42-43
    5.2.1 金山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2-43
    5.2.2 金山二团二社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43
  5.3 优化金山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43-46
    5.3.1 金山生态环境问题  45
    5.3.2 金山生态环境优化措施  45-46
  5.4 构建金山园林获取景观—经济—生态效应  46-48
    5.4.1 景观树种选择  46-47
    5.4.2 景观格局的构建  47
    5.4.3 金山园林景观—经济—生态效应  47-48
  5.5 实施金山社会经济发展与古城保护耦合战略系统工程  48-49
第六章 金山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与策略研究  49-63
  6.1 金山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49-54
    6.1.1 金山乡村旅游资源丰度及展布特点  49
    6.1.2 金山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划分  49-50
      6.1.2.1 乡村旅游划分原则  49-50
      6.1.2.2 金山乡村旅游资源类型  50
    6.1.3 金山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现状  50-51
    6.1.4 金山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及特点  51-53
    6.1.5 金山乡村旅游资源ASEB分析  53-54
  6.2 金山乡村旅游市场  54
  6.3 金山乡村旅游发展定位  54
  6.4 金山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54-57
    6.4.1 农家乐度假旅游模式  55-56
    6.4.2 民族风情旅游模式  56
    6.4.3 农业观光旅游模式  56
    6.4.4 农业商贸购物旅游模式  56-57
  6.5 金山乡村旅游布局策划  57-60
    6.5.1 乡村旅游资源区划  57-59
    6.5.2 金山乡村旅游景观布局  59-60
  6.6 金山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60-63
    6.6.1 政府扶持引导  60-61
    6.6.2 优先发展金山乡村旅游特色产品  61
    6.6.3 发展金山白族民俗文化旅游  61
    6.6.4 注重旅游与其他产业的综合效益  61-63
第七章 金山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策略研究  63-72
  7.1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金山乡村旅游资源环境  63
    7.1.1 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乡村旅游可进入性  63
    7.1.2 农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客源保障  63
    7.1.3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63
  7.2 以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  63-66
    7.2.1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63-64
    7.2.2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64-65
    7.2.3 改善人居环境  65
    7.2.4 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65-66
    7.2.5 促进民主制度的建设  66
  7.3 依托三遗产旅游地古城驱动金山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  66-67
    7.3.1 依托丽江古城良好的区位优势  66
    7.3.2 丽江城市化引导金山旅游发展  66-67
  7.4 金山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前景分析  67-72
    7.4.1 构建保护古城健康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体系  67-71
      7.4.1.1 拓展古城旅游产业链  67-70
      7.4.1.2 优化古城旅游环境  70-71
      7.4.1.3 塑造古城门庭形象  71
    7.4.2 金山社会经济发展  71-72
第八章 结语  72-73
  8.1 主要认识  72
  8.2 尚需研究的问题  72-73
参考文献  73-76
致谢  76-77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7

相似论文

  1.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2.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3.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4. 丽江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67
  5. 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D422.6
  6.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制教育研究,D920.0
  7. 盐城市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422.6
  8.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研究,G718.5
  9. 盐城市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F320.1
  10.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F327
  11. 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F327
  12. 对随州市吉祥寺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研究,F327
  13. 一个山村的民居自发更新与设计参与研究,TU241.4
  14. 咸宁地区乡村旅游中聚落建成环境可持续研究,TU982.29
  15. 长沙市乡村旅游景区游客需求研究,F592.7
  16.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F323.6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F320
  18. 武陵源乡村旅游发展研究,F592.7
  19. 非物质文化影响下的豆村传统村落结构研究,G122
  20. 发展民营小额贷款公司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F832.4
  21. 甘肃省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升级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地方农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