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卷入欺负行为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及其移情能力

作 者: 李小玲
导 师: 张文新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欺负 社会信息加工 移情
分类号: B84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53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学校欺负行为的研究已风靡全世界,但早期的研究主要涉及欺负行为的发生等一些基本特点。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欺负行为发生的背景及发起欺负行为的儿童的人格特点等方面。以往的研究强调了社会环境和个体特质对儿童欺负行为发展的作用,但在个体的行为发展中,认知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和决定作用。因此,有必要考察认知在儿童欺负行为发展中的调节作用,了解欺负者发起欺负行为的根本动机,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干预策略。本研究以故事情景为实验材料,采用半结构访谈法,以217名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小学高年级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移情能力的年级和性别差异;也考察了卷入欺负行为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和移情能力以及不同欺负类型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和移情能力。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小学高年级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和移情能力的年级和性别差异(1)各年级儿童对信息的解码不存在差异。四、五年级儿童比六年级儿童更倾向于对他人行为意图进行敌意归因。四年级儿童在反应生成阶段生成的攻击行为和无关行为均少于六年级儿童,向他人求助行为多于六年级儿童。四年级儿童对积极行为后果的效能预期比六年级儿童更积极,四年级儿童对逃避行为后果的效能预期比五年级儿童更积极。各年级儿童的移情能力没有差异。(2)男女儿童对信息的解码不存在差异。在对他人行为意图敌意归因的偏向上,男女儿童没有差异。男生在行为反应中的求助行为多于女生。男生对求助行为后果的效能预期比女生更积极。女生的情绪确认能力和观点采择能力都高于男生。在情绪的反应能力,男女儿童没有差异。(3)在反应生成阶段,经提示后,儿童所生成的向他人求助和积极的行为反应增加,而攻击的行为反应和逃避的行为反应减少,无效的行为反应没有变化。2、卷入欺负行为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和移情能力的特点(1)欺负儿童对信息的解码不存在缺陷,并且不存在对他人行为进行敌意归因的偏向。与欺负/受欺负儿童相比,男欺负儿童和无关儿童更多地把攻击行为当作最有效的行为反应。不同欺负类型儿童之间存在一些差异:直接欺负儿童对信息的解码水平低于间接欺负儿童,但在解释、反应生成和反应评估阶段,不同欺负类型儿童之间没有差异;间接欺负儿童的情绪确认能力高于直接欺负儿童。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9-20
  1 文献综述  9-18
    1.1 欺负的界定  9-10
    1.2 儿童在欺负中的角色  10-11
    1.3 欺负与攻击行为类型间的关系  11-12
    1.4 欺负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的两种理论  12-17
    1.5 欺负社会认知的实证研究  17-18
  2 问题提出  18-20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20-48
  研究1 卷入欺负行为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  20-43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20-21
      1.1 研究目的  20
      1.2 研究假设  20-21
    2 方法  21-29
      2.1 被试  21-23
      2.2 研究工具  23-28
      2.3 施测方法和程序  28-29
    3 结果  29-39
      3.1 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的年级和性别差异  29-32
      3.2 不同角色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  32-37
      3.3 不同欺负类型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  37-39
    4 讨论  39-43
      4.1 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的年级和性别差异  39
      4.2 卷入欺负行为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  39-43
  研究2 卷入欺负行为儿童的移情能力  43-48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43
      1.1 研究目的  43
      1.2 研究假设  43
    2 方法  43-45
      2.1 被试  43
      2.2 研究工具  43-44
      2.3 施测方法和程序  44-45
    3 结果  45-47
      3.1 儿童的移情能力的年级和性别差异  45
      3.2 不同角色儿童的移情能力  45-46
      3.3 不同欺负类型儿童的移情能力  46-47
    4 讨论  47-48
      4.1 儿童的移情能力的年级和性别差异  47
      4.2 卷入欺负行为儿童的移情能力  47-48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48-50
  1 三种提问方式中儿童的行为反应  48
  2 对两种社会认知理论的支持  48-49
  3 对欺负干预的启示  49
  4 研究展望  49-50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50-51
参考文献  51-54
附录:研究工具  54-58
后记  58

相似论文

  1. 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B842
  2. 美国总统演讲辞中的语用移情功能研究,H313
  3. 论原生态民族音乐创作中的美学呈现,J607
  4. 英文歌词中人称指示的移情研究,H314
  5. 大学生欺负行为与体育干预研究,G807.4
  6. 临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欺负与工作满意度及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R47
  7. 从语用移情角度看指示语,H030
  8. 认知诗学视阈下移情的S-S-B整合模式研究,H05
  9. 试析中西文论中情景关系的不同内涵,I207.22
  10. 大学生虚拟内疚问卷的编制及应用研究,B844.2
  11. 跨文化交际中的感知差异研究,J905
  12. 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H315.9
  13. 《浪花的起源》中的语用移情研究,H313
  14. 反欺负选举算法及其在集群系统状态检测中的应用,TP338
  15. 从意境的角度探索当代纪念性建筑的表情,TU251
  16. 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特点及其与移情关系的研究,B82
  17. “第一手的体验和情感”,J205
  18.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审美移情理论研究,I01
  19. 从郭沫若英诗翻译看译者的移情,H315.9
  20.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移情现象和移情说,I206.2
  21. 情感因素对翻译的影响,H315.9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儿童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