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特点及其与移情关系的研究

作 者: 曲学丽
导 师: 邓赐平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 移情
分类号: B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5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道德敏感性是心理学新近二三十年来兴起的研究领域,人们对它的关注来源于Rest 1982年提出来的道德四成分模型,此模型认为道德行为的产生至少是由道德敏感性(moral sensitivity)、道德判断(moral judgment)、道德动机(moralmotivation)和道德品性(moral character)等四个心理成分构成,之后道德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方向逐渐从以道德判断为中心到开始重视道德敏感性的重要作用上来。第一篇关于道德敏感性的研究来自Bebeau&Rest的牙科医生道德敏感性测验,主要用访谈法考察牙科医生的职业道德敏感性。但此领域的量化研究非常少,本研究想尝试用问卷法来探索的职业道德敏感性的内在结构和特点。同时新闻伦理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新闻价值与新闻伦理的碰撞和冲突中,我们该何去何从,本研究以新闻传媒领域为切入点,用量化的问卷法考察职业道德敏感性的结构特点。本研究主要分三部分进行:首先编制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问卷并施测,进行信效度验证;修订移情量表,施测后进行信效度验证。第二根据预测的结果修订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问卷和移情量表,进行正式施测。第三分析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的特点及其与移情量表的相关关系。本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包括:1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在学生、新闻传媒从业者和非新闻传媒从业者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新闻传媒从业者的道德敏感性最低。2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与移情量表相关显著,说明两者关系密切。3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没有性别、最高学历和年级差异。4经过修订的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问卷包括三个案例,每个案例下有17道题目,共51道题目,这些题目分属四个维度:后果识别、道德判断、相关利益主体的识别和道德权重。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测量工具使用。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前言  11-12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2-25
  1.1 道德敏感性的界定  12-13
  1.2 道德敏感性的界定方式  13-18
  1.3 国内外道德敏感性研究现状  18-22
  1.4 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现状  22-23
  1.5 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和本研究的意义  23-25
二:问卷编制  25-30
  2.1 问卷形式  25-26
  2.2 六个典型问题的确定  26-28
  2.3 问卷维度的确定  28
  2.4 问卷项目设置  28-30
三:预实验  30-50
  3.1 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问卷的效度验证  30-32
  3.2 问卷施测  32
  3.3 数据处理  32
  3.4 编码计分  32-34
  3.5 项目鉴别力检验  34-35
  3.6 探索性因素分析  35-40
  3.7 信度分析  40-43
  3.8 移情量表校订和预施测  43-50
四 正式问卷的编制与确定  50-55
  4.1 问卷施测  50
  4.2 被试特征分析  50-51
  4.3 数据处理  51
  4.4 结果与分析  51-55
五 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和移情特点分析  55-72
  5.1 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5-57
  5.2 纸板与电子版在总量表上的差异分析  57
  5.3 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的性别差异  57
  5.4 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的多元方差分析  57-69
  5.5 道德敏感性与移情的关系分析  69-72
六 结果讨论  72-77
  6.1 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特点分析  72
  6.2 学生、新闻传媒从业人员、非新闻传媒从业人员三种身份间的比较  72-73
  6.3 大学新闻教育对学生的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没有显著影响  73-74
  6.4 道德敏感性与移情  74-75
  6.5 其他变量对新闻传媒人员职业道德敏感性的影响  75
  6.6 移情量表特点分析  75-77
七 研究总结与展望  77-80
  7.1 研究的价值与创新  77
  7.2 研究的不足与思考  77-79
  7.3 研究展望  79-80
附录  80-91
参考文献  91-95
后记  95

相似论文

  1. 中国和谐共生图形研究,J522
  2. 不同类型视频游戏对游戏者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G899
  3. 心理移情与视阈融合双重视角下的许渊冲和格瑞汉唐诗英译比较研究,I046
  4. 美国总统演讲辞中的语用移情功能研究,H313
  5. 中西方“移情说”物我关系差异探源,B83-0
  6. 论原生态民族音乐创作中的美学呈现,J607
  7. 英文歌词中人称指示的移情研究,H314
  8. 基于移情量表(BES)中文版的信效度及初步应用研究,R195
  9. 儿童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KMS)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B849
  10. 从语用移情角度看指示语,H030
  11. 汉语被动式与处置式共现合用句研究,H146
  12. 认知诗学视阈下移情的S-S-B整合模式研究,H05
  13. 试析中西文论中情景关系的不同内涵,I207.22
  14. 大学生虚拟内疚问卷的编制及应用研究,B844.2
  15. 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研究,G443
  16. 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学习者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研究,H319
  17. 《江格尔》与《伊利亚特》审美比较,I106
  18. 跨文化交际中的感知差异研究,J905
  19. 母亲人格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G78
  20. 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H315.9
  21. 顺应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移情策略研究,H319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