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评价研究

作 者: 宋磊
导 师: 殷克东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开发性金融 开发性金融机构 国家开发银行 经营绩效评价
分类号: F83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银行(亦可统称“开发性金融机构”)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以来,在其定位、作用、运行机制,以及发展趋势或“去留”等方面存在不同的意见或观点,这些意见或观点大都涉及这些金融机构的社会绩效和经营绩效的关系问题。其中,由于我国政策性银行在建立之初,曾经一度存在“价值市场信用缺失,风险防范观念淡薄,亏损严重,给国家财政带来很大压力”的状况,以及现今管理层对将来“开发性金融机构作为市场主体参与运行”的期待等原因,各方面对其经营绩效更为关注。为此,有必要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以使相关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并为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健康运行,科学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鉴于国家开发银行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本文将以其为例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现有的关于开发性金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在第二部分中,首先介绍了关于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而分析了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特征和运行机理、运行模式,并对与开发性金融相关的几组概念进行了比较,然后对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做了简介。第三部分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从资产负债结构、筹资能力、盈利性和安全性几个方面,对其成立以来的经营绩效进行了纵向比较,并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个指标,在国家开发银行和我国银行业整体水平以及国外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之间做了简单对比。第四部分根据合理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由评价银行类金融机构经营绩效所通用的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以使对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的评价更具客观性和可靠性。第五部分使用了主观和客观两种赋权方法,对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内的各个指标给出了不同的权重,选取了国内公认的经营业绩良好的商业银行作为参照对象,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包括熵值法、灰色关联度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国家开发银行的经营绩效做了横向对比,并对各种方法所得出的评价结果进行了Kendall一致性检验。第六部分针对国家开发银行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其经营绩效的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0.引言  12-22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13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9
    0.2.1 国外研究综述  13-15
    0.2.2 国内研究综述  15-18
    0.2.3 文献综述小结  18-19
  0.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9-20
    0.3.1 研究方法  19
    0.3.2 技术路线图  19-20
  0.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20-22
    0.4.1 可能的创新点  20-21
    0.4.2 存在的不足  21-22
1.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  22-31
  1.1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基本理论  22-25
    1.1.1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22-23
    1.1.2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概念  23-24
    1.1.3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特征  24
    1.1.4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重要作用  24-25
  1.2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运行机理  25-29
    1.2.1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运行目标  26-27
    1.2.2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指导思想  27
    1.2.3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运行模式  27-29
  1.3 开发性金融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29-31
    1.3.1 开发性金融与单纯政策性金融的区别  29-30
    1.3.2 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区别  30
    1.3.3 开发性金融与公共财政的区别  30-31
2.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分析  31-44
  2.1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基本情况  31-32
  2.2 我国开发性金融经营绩效评价分析  32-40
    2.2.1 资产负债结构方面  32-35
    2.2.2 筹资能力方面  35-36
    2.2.3 盈利性方面  36-38
    2.2.4 安全性方面  38-39
    2.2.5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存在的不足  39-40
  2.3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经营绩效的比较  40-44
    2.3.1 与我国银行业总体水平的比较  40-42
    2.3.2 与国外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比较  42-44
3.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4-53
  3.1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  44-47
  3.2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  47
  3.3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要素分析  47-49
    3.3.1 资产负债结构要素  47-48
    3.3.2 盈利性要素  48
    3.3.3 安全性要素  48-49
    3.3.4 发展能力要素  49
  3.4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9-53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49-50
    3.4.2 部分指标释义  50-53
4.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53-74
  4.1 数据的收集处理与方法的选择  53-55
    4.1.1 数据的收集  53-54
    4.1.2 数据的预处理  54
    4.1.3 方法的选择  54-55
  4.2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55-60
    4.2.1 层次分析法——主观方法  55-57
    4.2.2 熵值法——客观方法  57-59
    4.2.3 标准差系数法——客观方法  59-60
    4.2.4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60
  4.3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60-63
    4.3.1 加权和评价模型——基于熵值法  60-61
    4.3.2 加权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  61-62
    4.3.3 Kendall一致性检验  62-63
  4.4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评价的测度结果  63-68
    4.4.1 熵值法的结果  63-64
    4.4.2 加权灰色关联度模型的结果  64-66
    4.4.3 层次分析法的结果  66-67
    4.4.4 Kendall一致性检验的结果  67-68
    4.4.5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的动态评价结果  68
  4.5 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的综合分析  68-73
    4.5.1 资产负债结构要素  68-70
    4.5.2 盈利性要素  70-71
    4.5.3 安全性要素  71-72
    4.5.4 发展能力要素  72-73
  4.6 实证分析小结  73-74
5. 进一步提高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的政策建议  74-78
  5.1 建立健全独立的法律法规体系  74
  5.2 开拓稳定的、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渠道  74-75
  5.3 积极增设分支机构,使机构布局更趋合理  75-76
  5.4 加强机制建设,保持经营绩效稳定增长  76-78
    5.4.1 建立规模约束机制  76
    5.4.2 建立资本金增补机制  76-77
    5.4.3 建立退出机制  77-78
参考文献  78-81
附录  81-85
致谢  85
个人简历  85
发表的学术论文  85

相似论文

  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F224
  2. 开发性金融退出机制研究,F832
  3. 开发性金融对江西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F127;F224
  4. 生态城市经营模式及评价机制研究,F205
  5.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转型研究,F832.3
  6. 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评价研究,X321
  7. 山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发性金融支持研究,F832.5
  8. 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F276.3
  9. 论通过开发金融破解碳金融发展难题,F832.4
  10. 我国开发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F832
  11.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研究,F832.3
  12. 开发性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F276.3
  13. 我国开发性金融问题探究,F832
  14. 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F626
  15. 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研究,F832.3
  16. 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暨公司治理研究,F276.6
  17. 我国烟草行业多元化经营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研究,F426.8
  18. 民族地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与分析,F276.6
  19.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F830.33
  20. 基于ERM的国家开发银行信贷业务流程优化研究,F83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组织、银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