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山茶油抗氧化防辐射活性成分及其机理的研究

作 者: 张志英
导 师: 沈建福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食品科学
关键词: 山茶油 抗氧化 HPLC-DAD-MS GC-MS 酚类化合物
分类号: TS2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84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山茶油是从山茶科(Camellia)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山茶油油色金黄,香气淡雅,食之清爽,在我国历属皇家贡品,具有医食兼备之功效,其所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为天然植物油之首,被盛赞为东方的橄榄油。为了明确阐明山茶油的抗氧化和防辐射机理,该论文对油中有别于其脂肪酸组成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采用CuSO2-Vc-H2O2-Luminol-酵母多糖体系,以核桃油、槲皮素和竹叶黄酮为对比初步探讨山茶油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通过DPPH·法测定和比较了山茶油毛油和精练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发现山茶油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0.7165μl/mL。山茶油毛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比精练油强,其原因可能是山茶油在各种加工和精练过程中丢失了部分活性抗氧化物质。 (2) 以山茶油毛油为原料,用60%甲醇为溶剂提取出天然活性成分,再综合运用溶剂萃取分离,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树脂柱层析等方法,对山茶油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组分分离,并用DPPH法分析比较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山茶油甲醇初提物总酚含量(以对羟基苯甲酸计)为79.5±10.2mg/kg油;总黄酮含量(以芦丁计)为8.98±0.54mg/kg油;山茶油甲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IC50为52.37μg/mL。各萃取组分抗氧化能力为乙醚>苯>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聚酰胺层析各组分的抗氧化能力为P2>P1>P4>P5>P3。 (3) 经紫外光谱,TLC,HPLC-DAD-MS,GC-MS对山茶油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检测,首次从山茶油中分离鉴定出黄酮化合物山奈酚和一些多侧链的酚类化合物,结果显示山茶油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可能是油中的低极性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所贡献。 (4) 对山茶油甲醇提取物进行不同时间(0,20,40,60min)的紫外照射,分析比较其活性成分的辐射变化,结果表明,山茶油甲醇提取物活性成分含量在紫外辐射后总体趋于减少,推测这些活性物质的减少可能是山茶油抗紫外辐射的一个共同效应。但不同活性成分其变化曲线不尽相同,表明不同活性成分可能有其独特的抗紫外辐射的反应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引言  9-1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1-19
  2.1 山茶油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  11-12
    2.1.1 山茶油的理化性质  11
    2.1.2 山茶油的脂肪酸组成  11-12
  2.2 山茶油的保健功能  12-15
    2.2.1 改善血液循环,降血脂  12-13
    2.2.2 抗氧化及调节免疫功能  13
    2.2.3 预防肥胖  13-14
    2.2.4 护肝作用  14
    2.2.5 其他保健作用  14-15
  2.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研究的意义  15-18
    2.3.1 山茶油的研究  15
    2.3.2 天然油脂抗氧化剂的研究  15-17
    2.3.3 油茶的综合开发与研究前景  17-18
  2.4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8-19
第三章 山茶油抗氧化特性的研究  19-26
  3.1 引言  19-20
  3.2 材料与仪器  20-22
    3.2.1 实验材料  20-21
    3.2.2.试剂  21
    3.2.3.仪器  21-22
  3.3 方法  22-23
    3.3.1 山茶油清除.O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22
    3.3.2 山茶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比较  22-23
  3.4 结果和分析  23-25
    3.4.1 山茶油清除.O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23-24
    3.4.2 山茶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比较  24-25
  3.5 小结  25-26
第四章 山茶油活性成分的分离制备和抗氧化活性测定  26-32
  4.1 引言  26
  4.2 材料与仪器  26-27
    4.2.1 实验材料  26
    4.2.2 化学试剂  26
    4.2.3 仪器设备  26-27
  4.3 实验方法  27-29
    4.3.1 山茶油抗氧化物质的提取与分离  27
    4.3.2 聚酰胺柱层析  27
    4.3.3 硅胶柱层析  27-28
    4.3.4 总酚含量的测定—Folin酚比色法  28
    4.3.5 总黄酮含量测定—NaNO_2Al(NO_3)_3比色法  28
    4.3.6 清除DPPH.活性的测定  28-29
  4.4 结果与讨论  29-31
    4.4.1 山茶油甲醇提取物的组成特点  29
    4.4.2 山茶油甲醇提取物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29-31
    4.4.3 聚酰胺层析各组分的抗氧化能力比较  31
  4.5 小结  31-32
第五章 山茶油活性成分的分析  32-51
  5.1 引言  32-33
  5.2 材料与试剂  33
  5.3 实验方法  33-35
    5.3.1 紫外光谱分析  33
    5.3.2 薄层色谱(TLC)初步鉴别  33
    5.3.3 HPLC法检测山茶油甲醇提取物中的儿茶素化合物  33-34
    5.3.4 HPLC法检测山茶油甲醇提取物中的类黄酮化合物  34
    5.3.5 GC/MS检测山茶油提取物中酚类化合物  34-35
  5.4 结果与讨论  35-50
    5.4.1 紫外光谱分析  35
    5.4.2 薄层层析(TLC)初步鉴别  35
    5.4.3 HPLC法分析山茶油甲醇提取物中的儿茶素化合物  35-37
    5.4.4 HPLC法分析山茶油甲醇提取物中的黄酮化合物  37-41
    5.4.5 GC/MS检测山茶油提取物中酚类化合物  41-50
  5.5 小结  50-51
第六章 山茶油中活性成分的抗紫外辐射研究  51-55
  6.1 引言  51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52
    6.2.1 实验材料  51-52
    6.2.2 仪器  52
  6.3 实验方法  52
    6.3.1 山茶油甲醇萃取物的紫外照射测试  52
    6.3.2 HPLC法分析照射物成分变化  52
  6.4 结果与讨论  52-54
  6.5 小结  54-55
参考文献  55-59
致谢  59-60
附录  60-64
发表文章  64

相似论文

  1. 白骨壤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S793.9
  2. 翡翠贻贝糖胺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R285.5
  3. 调环酸钙合成工艺研究及其类似物合成,TQ452
  4.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5.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6. 藏药三果汤散抗氧化有效成分研究,R29
  7. 酢浆草提取物体外抗肿瘤和抗氧化研究,R285
  8. ABA和H2O2对干旱高温复合胁迫诱导的玉米sHSPs和抗氧化防护酶的作用,S513
  9. “和美酵素”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S828.9
  10.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铁素体连接体材料的性能研究,TM911.4
  11. 芝麻饼粕中木酚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29
  12.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R-藻红蛋白的生物修饰及活性保护研究,TS201.21
  13.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Vc脂肪酸酯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TS202.3
  14. 麦胚多糖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10.1
  15. 山药蛋白质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55.1
  16. 控释复合肥对烤烟生理特性、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S572
  17. 云南十种辣椒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S641.3
  18. 金针菇水溶性物质与不溶性残渣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S646.15
  19. 菊花花器官耐热性研究及外源NO对菊花耐热性的影响,S682.11
  20. 植物精油对草莓和杨梅果实保鲜的作用及机理研究,S667.6
  21. CoQ10对禽痛风蛋鸡肾脏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S858.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食用油脂加工工业 > 基础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