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英汉语调的比较研究

作 者: 王彩豫
导 师: 陈佑林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语调 音高 声调 腔调 英汉对比
分类号: H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78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一般认为,英语是一种语调(非声调)语言,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由于语调的抑扬和声调的形成都和音高有密切的关系,这两种语言必将会呈现不同的音高体系。语调在这两种不同的音高体系之中究竟有何不同?本文通过对权威语调理论的研究和在自录语料中的取证,尝试采用一种新的模式来解释汉语韵律:声调(腔调)层面和语调层面。 本文第二章从介绍这种模式入手,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英汉音高体系的异同。就语调而言,英语音高体系比较单纯,话语中的音高变化主要为语调作用的结果。汉语则比较复杂:除了语调之外,还有区别词义的音高变化。现行的汉语语调研究主要采用二分法:以声调为参照、对比话语音高变化来分析语调信息。汉语语调和声调有无关系?如果有,又是怎样的关系?该部分描绘和定义了汉语音高体系中、介于声调和语调之间的腔调。腔调是声调连读、互相影响而形成的、与语调系统相对独立的音高层面。在汉语话语中,音高变化主要是腔调和语调相互影响的结果,是腔调而不是声调和语调产生直接的反应。 腔调层面的提出和确立,避免了将某些区别词义的音高变化(腔调)混入语调层面而导致语调研究的偏误,由此有力地推进了汉语语调研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英汉语调的对比,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并能在两种语言不同的韵律背景中找到了对这些发现的合理解释。 第三章对比分析英汉语调的形式。不同的音高系统决定了英汉语调的表现形式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英语音高随着语调的变化而作较为灵活的改变:上升、下降或呈现曲折的变化;单个音节的音高形式则随着语调环境的不同而变化。而汉语音高有区别意义的功能,为确保词义不变,单个音节在腔调层面形成的音高形式必须基本保持不变。由此,汉语采取了从整体上抬高或降低音节音高、增加音长等办法以体现语调的抑扬。英汉音高系统的不同还导致了英汉语调单位大、小不同;近似结构的话语,英汉语调呈现不同的起伏则源于此。 第四章对比分析英汉语调的功能。英汉语调的功能类型近似,都主要体现为表态功能、语法功能和篇章功能;但是这些功能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所起的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5
Abstract in Chinese  5-7
Abstract in English  7-11
1. Introduction  11-16
  1.1 The Rationale of the Research  11-13
  1.2 The Method of the Research  13-15
  1.3 Transcriptions  15-16
2. Contrastive Studies  16-32
  2.1 English: An Intonation Language  16-20
    2.1.1 Intonation in English  16-17
    2.1.2 Literature Review of English Intonation Studies  17-20
  2.2 Chinese: A Tone Language  20-29
    2.2.1 Intonation in Chinese  20-22
    2.2.2 Prosodic Hierarchies  22-25
    2.2.3 Tone, Tone-pattern and Intonation  25-27
    2.2.4 Literature Review of Chinese Intonation Studies  27-29
  2.3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Contrastive Studies  29-32
3. A Comparison of the Form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ntonation  32-49
  3.1 The Forms of English Intonation  33-41
    3.1.1 Stress, Accent and Intonation  33-35
    3.1.2 Intonation-groups and Boundary Markers  35-39
    3.1.3 Pitch Contour and Nuclear Tone  39-41
  3.2 The Forms of Chinese Intonation  41-47
    3.2.1 Sentence Intonation and Boundary Tone  41-45
    3.2.2 Pitch Accent, Pitch Height (Register), Length and Pitch Range  45-47
  3.3 Summary  47-49
4. A Comparison of the Function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ntonation  49-60
  4.1 Types of the Functions  49-52
  4.2 Attitudinal Function  52-53
  4.3 Grammatical Function  53-55
  4.4 Discourse Function  55-59
    4.4.1 Attention Focussing  56-58
    4.4.2 Regulation of Conversational Behavior  58-59
  4.5 Summary  59-60
5. Conclusion  60-62
Bibliography  62-66
Appendix 1: Data for Chinese Intonation (Orthographic Transcription)  66-70
Appendix 2: Data for English Intonation (Orthographic Transcription)  70-73

相似论文

  1. 小学生情绪表情识别特点及其与情绪词掌握量的关系研究,B844.2
  2. “哪”系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研究,H146
  3. 刑事审判会话语调特征与信息输出研究,H15
  4. 英语商务信函的衔接手段研究,H315
  5. “八板”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应用,J614.5
  6. 印尼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初探,H195
  7. 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双及物构式的习得研究,H319
  8. 对中国EFL学习者英语语调表态功能使用的研究,H319
  9. 英汉话语跳脱的对比研究,H314
  10. 对比语言学理论下的英汉姓名多维对比,H313
  11. 清汪烜《詩韻析》研究,H116
  12. 肖邦音乐对愉悦性的表现方式初探,J624.1
  13. 施尼特凯弦乐四重奏创作技法研究,J614
  14. 音乐现象学导论,J60-05
  15. 现代音乐视唱教学研究,J613.1-4
  16. 庆阳市西峰区方言声调实验研究,H17
  17. 从艾琳到玛丽亚看伯恩斯坦音乐剧中的角色音乐特征,J832
  18. 乔治·克拉姆室内乐作品《探索》的音高结构研究,J614
  19. 英汉语气系统对比研究,H314
  20. 英汉序列动词构式对比研究,H146
  21. 广西横县陶圩平话单字调和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H17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音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