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走向澄明之境:王阳明伦理思想研究

作 者: 郭小军
导 师: 杨千朴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良知 德性 致良知 万物一体
分类号: B82-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0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王阳明是宋明新儒学心学思潮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传统思想史上最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王阳明的哲学运思是以朱熹理学为出发点的:明代中叶,作为官方哲学的朱子学因长期意识形态化,日趋思想僵化、学术空疏,失去原有的理论生命;同时,其割裂理性本体与感性存在、天理与人心二元对峙的学理弊端也逐渐显露,并造成道德践履中的知行脱节与人格虚伪。王阳明紧紧围绕德性人格的培养这一主题,对朱子学展开理论反拨与转换,在其以良知致良知为主干的心学理论中蕴涵了德性伦理的向度。对此,本文从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在本体论上,王阳明将天理收摄归拢于人心,以良知心体将天理本体与德性主体融合为一,并肯定了良知包含情感等感性因素;在工夫论上,王阳明改造了朱子的格物致知说,以致良知展开德性修养的工夫,将其理解为化良知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义理上逻辑地关联着知行之辩与本体工夫之辩;在境界论上,作为为己之学,致良知既指向成己与自得的个体德性境界,又以仁民爱物的万物一体为最终指归,从而形成融摄天地人我的澄明之境。王阳明心学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展开修养工夫,以万物一体之仁为境界指归,凸显德性自觉和主体人格,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体现了传统儒家伦理的真精神,具有丰富的德性伦理意蕴,对现代社会伦理建构及当代人的道德生活极具启示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5
论文正文  5
一、从朱熹到王阳明:心学之崛起  5-16
  (一) 朱熹理学体系及其理论偏向  5-7
  (二) 陆九渊与朱熹的思想交锋及其意义  7-11
  (三) 宋末至明初心学思潮的演变与王学的崛起  11-16
二、阳明心学的德性伦理向度  16-50
  (一) 心之良知——德性的本体之真  16-27
    1、道德本体与道德主体  16-22
    2、良知主体的情感向度  22-27
  (二) 良知之致——德性的工夫之门  27-42
    1、从格物穷理到诚意到致良知  27-34
    2、致良知之义理透析与逻辑展开  34-42
  (三) 天地人我——德性的澄明之境  42-50
    1、成己与自得的个体德性境界  42-46
    2、“万物一体之仁”的普遍伦理关怀  46-50
三、当代视野:阳明心学伦理的意义之域  50-58
  (一) 在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之间  50-54
  (二) 万物一体之仁的现代视境  54-58
四、结束语  58-60
参考文献  60-68
发表论文  68-69
后记  69

相似论文

  1. 谁来荣耀生活,G40
  2. 牟宗三新外王思想研究,B26
  3. 陕甘宁边区政府行政伦理建设研究,D630
  4. 试论王阳明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035
  5. 论塑造理想人格的认识论途径和手段,B82-063
  6.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德性伦理的建构,B82
  7. 邹守益伦理思想研究,B248.2
  8. 浅论牟宗三的政治哲学思想,B26
  9. 论道家的生态政治哲学意蕴,B223
  10. 浅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B248.2
  11. 王阳明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82-058
  12. 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B82-09
  13. 王阳明诗歌的意境新说,I207.22
  14. 行政行为伦理研究,D035
  15. 语文德性教育的心学观照,G633.3
  16. 《尼各马可伦理学》德性观探究,B82-06
  17. 进取的伦理分析,B82-02
  18. 王阳明“良知”伦理意蕴研究,B82-09
  19. 现象学视域下的良知理论,B089
  20. 立法为何?,D901
  21. 德性的探寻:论柏拉图《王制》中的正义,D09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 > 伦理学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