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浅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作 者: 卢世超
导 师: 卢子震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王阳明 知行合一 良知 致良知
分类号: B24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5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主张。自其提出之日至今,对于他的这一思想的探讨从未停息过。近来,随着各学术之间研究的不断交叉,“知行合一”也在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得到了新的诠释和应用。由此可见,这一思想所蕴含的研究价值和重要意义。本文拟沿着“知行合一”说提出的社会背景、学术背景、所针对的情况以及与后来提出的“良知”说之间关系的线索,通过追溯“知行”问题的起源,理清知行问题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所持有的知行问题的观点,展示出这一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所蕴含意义的区别与联系,揭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在学术上的传承渊源;通过对王阳明与朱熹在知行问题上所持的不同观点的进行比较,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中的“真知真行”进行一定的阐述;并进一步结合“知行合一”说提出的背景和阳明的人生经历等,对其中的知行关系思想进行叙述;在概念、内涵等方面将“知行合一”与“良知”进行比较,进而揭示“知行合一”与“致良知”之间的关系。本论文整体上运用对比的方法,对“知行合一”说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探寻其所包含的诸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探明其思想的真实意蕴以及整体思路结构,以期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有更加系统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绪论  8-10
第1章 "知行二分"与"知行合一"  10-30
  1.1 朱学"知行二分"所引发的问题  10-15
  1.2 知行合一的内涵  15-24
    1.2.1 "一念之动便是行"  16-19
    1.2.2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19-22
    1.2.3 "知行关系本来如此"  22-24
  1.3 真知和真行的涵义  24-30
    1.3.1 "破心中贼"  24-25
    1.3.2 真知与知解的比较  25-28
    1.3.3 真行与行迹模拟的比较  28-30
第2章 "知行合一"与"良知"的关系  30-39
  2.1 "良知"的内涵  30-35
  2.2 王阳明的性善论  35-39
第3章 知与行的本体和功夫  39-45
  3.1 知与行的本体  39-40
  3.2 知与行的功夫  40-42
  3.3 "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关系  42-45
结语  45-47
参考文献  47-49
致谢  49

相似论文

  1.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2. 牟宗三新外王思想研究,B26
  3. 试论王阳明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035
  4. 邹守益伦理思想研究,B248.2
  5. 浅论牟宗三的政治哲学思想,B26
  6. 阳明四句教与王学分化,B248.2
  7. 王阳明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82-058
  8. 荀子的道德积累思想及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B222.6
  9. 王阳明诗歌的意境新说,I207.22
  10. 王阳明“良知”伦理意蕴研究,B82-09
  11. 现象学视域下的良知理论,B089
  12. 论郑玄、孔颖达、朱子、阳明对《大学》之诠释,B244.7
  13. 王阳明“心学”音乐哲学思想研究,J601
  1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知行反差问题研究,D648
  15. 收敛与发散的内外圆融,B248.2
  16. 许霆案的定罪规范分析和量刑多维考察,D924.3
  17. 王阳明和王夫之的知行观比较研究,B248
  18. 王阳明与嘉靖帝关系研究,K248
  19. 郑齐斗与王阳明良知思想比较研究,B248
  20. 王艮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之研究,B248.3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明代哲学(1368~1644年) > 王守仁(王阳明,1472~1528年)及陆王学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