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百年选举制度的演进及反思

作 者: 包珍
导 师: 徐永康
学 校: 华东政法学院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选举制度 民主选举 未来发展走向 百年历史 平等选举权 候选人提名 19世纪下半叶 民主政治 演进 广大人民群众
分类号: D92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48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选举,顾名思义是选择和推举。在中国古代,选举从来是指自上而下选拔推举官吏的活动,而近现代民主制度下的选举涵义则与之大相径庭,它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群众组织等社会群体中的有资格成员按照既定的方式和程序,选择若干人员担任某项公职的一种公共的政治行为。19世纪下半叶,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西方宪政理论也随之汹涌而入,民主思想在这片土地上艰难地萌发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将民主作为一种无比珍贵的理想而为之呐喊奋斗:林则徐、魏源、洪仁玕、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直至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的出现,中国民主选举思想才得以开创、奠基和开拓。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世纪,也是亿万中国人民不断追求民主的一个世纪。几经流血牺牲,艰苦奋斗,受君主专制思想影响四千年之久的庶民开天辟地第一次知道民主为何物,选举究竟意味着什么。纵观选举制度在20世纪中国百年历史上的变革,可谓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历程。虽然其中不乏各色各样的权势者曾使用过战争、镇压等暴力,曾设置了年龄、性别、资格等一道又一道限制,但最终仍<WP=4>然阻止不了民主选举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区别于过去所有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从选举制度创立之日起,就取消了种种限制。在选举实践和选举法规两者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过程中,选举制度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尤其是近二十年来,中国的选举制度无论是在实体内容还是在实践运作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今天,选举制度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管理、维护自身利益的合法保障。本文对中国选举制度的百年历史进行了回顾,通过历史地比较一个世纪以来选举制度在立法思想和法律规定上的变化,来找寻其中的差异及其原因。人类已经跨入一个新的千年世纪,今天追溯中国百年来选举制度的历史进程,关注它的未来发展走向,对追求民主法治和政治昌明的中国,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任何一种选举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逐步完善,都受到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当今中国的经济变革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波澜壮阔地展开,这场伟大变革的进程已经并将继续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作为民主政治的直接法律表现,中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过去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仅应从完善公民平等选举权、扩大直选范围、完善选举主持机关、完善差额选举、减少代表名额、完善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完善选举诉讼制度等处着手,而且应将民主选举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从基层开始,层层推进,使我国的民主政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全文目录


导论  8-10
一、 国百年选举制度回顾  10-19
  (一) 近代中国的选举制度  10-14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选举制度  14-17
  (三) 新中国选举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17-19
二、 中国百年选举制度中值得重视的变化  19-38
  (一) 选举思想方面  20-24
  (二) 选举立法方面  24-38
三、 选举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的几个方面  38-49
  (一) 完善公民平等选举权,逐渐消除比例差别  39-40
  (二) 扩大直接选举,提高民主程度  40-41
  (三) 完善选举主持机关,规范党在选举中的行为  41-43
  (四) 推行差额选举,确立择优机制  43-44
  (五) 减少代表名额,提高工作效能  44-45
  (六) 完善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引入竞争机制  45-48
  (七) 加强选举监督,完善选举诉讼制度  48-49
四、 对我国民主选举制度的反思  49-54
  (一) 将选举的理念推进到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49-50
  (二) 最大限度地实现基层民主选举  50-54
参考文献  54-55

相似论文

  1.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2.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3. 中国区域行政合作的非均衡演进研究,D630
  4.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研究,A841
  5. 试论发展党内民主中的党员权利保障问题,D262.1
  6. 山西谘议局研究(1909-1911),K257
  7. 村委会民主选举中的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D422.6
  8. 基于EPON接入的城乡结合区域宽带网络优化方案,TN915.6
  9. LTE-WLAN异构系统互联切换协议研究,TN925.93
  10. 模块化产业网络形成与演进研究,F127
  11. 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422.6
  12. 我国选举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D921.2
  13. 半导体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演进研究,F426.6
  14. 辽宁省丹东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研究,F323.6
  15. 网络执政兴起原因探析,D630
  16. 我国网络执政实践面临的挑战与可能的突破,D630
  17. LTE下行链路高速铁路应用场景中的抗多普勒技术,U285
  18. 单味药枳实、枳壳及药对枳实—陈皮、干姜—丁香挥发性成分的研究,R284
  19. 药对干姜—高良姜挥发油化学成分及中药丹参指纹图谱研究,R284
  20. 论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D642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D627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国家法、宪法 > 选举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