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有争议的语言现象的可接受程度及公众的语言规范化态度的统计学分析

作 者: 赵睿
导 师: 汪大昌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现代汉语
关键词: 语言规范化 语言现象 统计学分析 可接受 被调查者 文化程度 年龄因素 语言学家 言语群体 性别因素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0年
下 载: 1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我国,讲求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有悠久历史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工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语言学界一贯按照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标准开展语言规范工作。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规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规范化工作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语言学家批评的那些“不规范”现象常常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不论语言学家的批评多么有力,它们还是顽强地存在于公众的语文生活之中;最终语言学家不得不让步,至少,不得不承认那些“不规范”现象也是可以使用的。随之而来的就是语言学家的批评越来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规范化工作越来越难以开展。 我们认为,出现这种令语言学家多少有些尴尬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则是由于语言自身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规范的标准本来就有调整的必要。再则就是规范化工作自身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特别是语言学家在制订语言规范的操作标准时采取的是单一的结构分析的思路,没有充分考虑到语言的社会属性、语言使用者在言语群体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些是导致语言规范工作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 语言规范是社会行为,需要一套相应的操作系统来维持和支撑,而且要求这套系统尽可能具有权威性、规定性和严密性。所以说制订语言规范标准是涉及全社会语言生活的重大问题,必须对各类语言材料、对语言使用者的复杂情况进行做出细致全面的调查。基于对言语群体在语言规范化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的充分估价,我们认为,大量调查语言事实,大量调查不同言语群体对一些所谓有争议的语言现象可接受程度的判断,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调查材料加以整理,恰当地提出语言学上的,尤其是社会语言学上的解释,从而减少进而避免由于语言学家个人水平或语感局限造成的工作缺陷,是提高语言规范化工作的可操作性乃至提高整个语言规范化工作水平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前后半年的时间里,就一批相当典型的有争议的语句的可接受性和公众对语言规范化的态度,对分布数省市的100位的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方言背景的成年人进行了一次社会语言学调查;并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大量的多侧面的分析,力求使过去依靠直觉解释的语言规范问题能够从“量”的方面加以说明,使规范原则的操作更加客观、更加明确。 我们采用了实际观察数据简单归纳、百分比统计、图示、独立性检验、相关系数计算的五种统计学方法,调查了语言自身因素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言等社会因素与被调查者对有争议的语言现象的可接受程度和语言规范的态度是否存在关联及相关的程度。 通过对问卷一的统计表格、图示、计算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到的结论是:语言因素、 性别因素年龄因素、文化程度几种因素都与对被调查者的可接受程度有关联,即语言、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因素对被调查者做出的选择是有显著影响的;而职业和方言因素 对其没有影响。从语言自身分析,被调查者对词汇问题的识别能力要高于对语法问题的 识别能力;从性别因素分析,男性群体比女性群体更能接受这些有争议的语言现象;从 年龄因素分析,青年群体比老年群体更能接受这些有争议的语言现象;从文化程度因素 分析,硕士文化程度群体比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群体更能接受这些有争议的语言现象。三 个社会因素相比,性别因素的影响达到中度相关以上的只有3个例句,年龄因素的影响 达到中度相关以上的有7个例句,文化程度因素的影响达到中度相关以上的有10个例 句,所以说文化程度因素比年龄因素、性别因素对被调查者的可接受程度的影响更大。 通过对问卷二的统计表格、图示、计算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到的结论是:除了性 别因素以外其它的三种因素都与对被调查者的语言规范化态度有关联,即年龄、文化程 度、方言因素对被调查者的语言规范化态度是有显著影响的。从年龄因素分析,青年群 体对违背现行规范的语句态度比老年群体更加宽松;从文化程度因素分析,初中小学文 化程度群体对违背现行规范的语句态度比硕士文化程度群体更加宽松:从方言因素分 析,操粤方言群体对违背现行规范的语句态度比操北方方言群体更加宽松。比较年龄、 文化程度、方言因素的相关系数,方言因素的系数0.69大于年龄因素的系数队49,文 化度因素系数0.76又大于方言因素的系数0.69,证明三个因素对被调查者的语言规范 态度的影响程度不同。文化程度因素与被调查者的语言规范态度是高度相关关系,对被 调查者做出选择影响程度最大;方言因素与被调查者的语言规范态度是中度相关关系, 对其影响程度次之;年龄因素与被调查者的语言?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6
正文  6
一、 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工作的历史回顾、语法规范化的特殊性及存在的问题  6-14
  1. 历史回顾  6-8
    1.1 1951年《语法修辞讲话》的发表  6-7
    1.2 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的召开  7
    1.3 1956年“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颁布  7-8
    1.4 80年代、90年代语言工作者的热烈讨论  8
  2. 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化的特殊性  8-9
    2.1 文言的影响给语法规范化造成的困难  8-9
    2.2 外语的影响给语法规范化造成的困难  9
    2.3 口语的影响给语法规范化造成的困难  9
  3. 对几种有代表性语法规范原则的分析  9-14
    3.1 对理性原则和习性原则的分析  10-11
    3.2 对刚性原则和柔性原则的分析  11
    3.3 对容纳原则和排斥原则的分析  11-12
    3.4 对效率原则的分析  12
    3.5 对层次原则的分析  12
    3.6 对语感原则的分析  12-13
    3.7 问题的症结  13-14
二、 对有争议的语言现象可接受程度及公众的语言规范化态度的调查  14-21
  1. 调查对象的确定  14-15
  2. 调查的方法  15-16
  3. 调查问卷  16-19
    3.1 问卷设计  16-17
    3.2 问卷设计的思考  17-19
      3.2.1 选项设计——判定可接受性强弱的鉴别度量法  17-18
      3.2.2 个人资料设计——统计结果数量化的方法  18-19
  4. 调查初步结果  19-21
三、 对有争议的语言现象可接受程度及公众的语言规范化态度的调查结果的分析  21-59
  1. 问卷一的分析——对有争议的语言现象可接受程度的调查结果的分析  21-56
    1.1 问卷一的总体情况  21-22
    1.2 语言因素——语句的性质、类型对可接受程度的影响  22-33
      1.2.1 语句的性质、类型的基本分析  22-31
      1.2.2 语句的性质、类型对可接受程度的影响  31-33
    1.3 社会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方言对可接受程度的影响  33-56
      1.3.1 性别因素对可接受程度的影响  33-39
      1.3.2 年龄因素对可接受程度的影响  39-44
      1.3.3 文化程度因素对可接受程度的影响  44-50
      1.3.4 职业因素对可接受程度的影响  50-53
      1.3.5 方言因素对可接受程度的影响  53-56
  2. 问卷二的分析——对公众的语言规范化态度的调查结果的分析  56-59
    2.1 总体情况  56
    2.2 性别因素对语言规范化所持态度的影响  56-57
    2.3 年龄因素对语言规范化所持态度的影响  57-58
    2.4 文化程度因素对语言规范化所持态度的影响  58
    2.5 方言因素对语言规范化所持态度的影响  58-59
四、 结语  59-62
  1. 理想的语言规范的趋势  59-60
  2. “四步走”原则  60
  3. 国家语言规范机构的设置  60-62
参考文献  62-63
图表  63-94

相似论文

  1. 中西文学中男性化女性形象比较研究,I0-03
  2. 探肺系病与因人制宜的特征性表达,R256.1
  3. 论茹志鹃创作的焦虑,I207.42
  4. 不同年龄及性别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抑制呼吸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R614
  5. 用会话隐涵理论试论相声语言幽默,H13
  6. 阿拉伯语词汇的发展途径,H37
  7. 语法化和情态动词的完成形式,H314
  8. 会话含义的认知分析,H03
  9. 论“预设”的界限,H03
  10.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H0
  11. 任务投入量对伴随性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H09
  12. 词汇中性别歧视之探索,H030
  13. 关联理论之习语及其变体观,H059
  14.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及其翻译,H315.9
  15. 英语情态之顺应论诠释,H314
  16. 俄汉诗歌篇章修辞象似性研究,I512
  17. On the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of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H319
  18. “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写作课上的运用,G633.41
  19. 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H09
  20. “V+ようだ”双重时态的相关研究,H3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