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萨迦格言》伦理思想研究

作 者: 李加东智
导 师: 嘉雍群培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民族学
关键词: 萨迦格言 伦理思想 藏族
分类号: I207.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藏族伦理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是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民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重视道德传统的民族,轻政治、重宗教,轻法治、重德治的是藏民族的一大特征。伦理道德在藏民族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一直发挥着规范行为、洁化风尚、维系社会秩序和促进人际和谐的重要作用。产生于公元十三世纪中期的《萨迦格言》,作为藏族文化历史上一部重要的伦理思想著作,对藏族伦理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的问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藏族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本人认为研究和探析《萨迦格言》的伦理思想,评价其伦理思想的历史作用和价值意义,不仅要认识和分析其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更要审视和把握其伦理观念和道德理念在整个藏族伦理道德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进而把握其在藏族伦理思想乃至整个藏族文化中的影响和地位。《萨迦格言》根据当时社会历史的需要,从宗教的立场出发对原有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继承上赋予符合时代潮流和社会需要的新内涵和新元素,使之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保持其生命力。《萨迦格言》在对以往藏族社会伦理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突出体现其在根据佛教思想对藏族社会伦理道德的重新认识和评价,建构一套基于佛教理念基础上的伦理道德体系。藏文历史著述中吐蕃时期赞普用“十善法”治国的记载,事实是否如此,且存疑虑,但一定程度上表明佛教影响开始显现。但一个外来文化要扎根于异地和异民族的思想文化之中就需要个过程和经历,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此时佛教对整个藏民族的伦理思想影响可能很有限,这在大约成文于公元八九世纪的敦煌藏文文献中发现的《礼仪问题答卷》中得到佐证,佛教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领域的主导地位尚未确立,也并没有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萨迦格言》响亮地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治国之道以及这一主张被后来的藏族历代统治者不同程度地采纳和实践,标志着藏族执政理念进入了伦理政治观的新阶段。以佛教为理念、道德为依靠的新的政治思想得到初步的形成,臧族伦理道德的内涵、功能也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藏族伦理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萨迦格言》的产生有力地推动了藏传佛教教义思想全面融入藏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之中,使其成为藏族伦理思想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使以伦理维系社会稳定和政治统治的思维定势和文化传统得以确立和巩固,这应当是《萨迦格言》伦理思想的贡献之一。《萨迦格言》的产生至少在理论上可以说确立了藏传佛教教义思想在藏族伦理思想的主导地位,标志着藏族伦理思想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萨迦格言》在藏族伦理思想史上所具有的突出地位和深远影响,使研究《萨迦格言》伦理思想对探讨和研究藏族伦理思想甚至整个藏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在第一章里将主要介绍《萨迦格言》伦理思想的研究意义、现状及方法,简要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第二章里将探讨和研究《萨迦格言》伦理思想产生的观念基础和现实环境,对《萨迦格言》伦理思想的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作了大致上的分析和交待。第三章里通过对《萨迦格言》伦理思想分析、挖掘和归纳,并找出其思想的内在逻辑,较为详细地探讨《萨迦格言》的主要的伦理观和道德规范。第四章则将总结《萨迦格言》伦理思想的重要特征、分析其局限性,对《萨迦格言》伦理思想中体现和反映出的宗教伦理观、政治伦理观、哲学伦理观以及自身带有的局限性进行探讨,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五章里将探讨和分析《萨迦格言》伦理思想在对后世伦理思想的影响及其现代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2-4
藏语摘要  4-13
第一章 绪论  13-19
  第一节 研究意义  13-16
  第二节 研究现状  16-17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7-19
第二章 《萨迦格言伦理思想的渊源  19-27
  第一节 是对当时社会历史现实的反映  19-20
  第二节 是对吐蕃伦理思想的继承  20-24
  第三节 对印度哲理格言诗中的伦理思想的借鉴  24-27
第三章 《萨迦格言》中的主要伦理思想  27-48
  第一节 关于人性论的主要观点  27-29
  第二节 强调了知识、道德与智者的统一性  29-31
  第三节 主要伦理观  31-42
    一、仁慈观  31-34
    二、幸福观  34-36
    三、财富观  36-37
    四、福泽观  37-38
    五、布舍观  38-39
    六、智慧观  39-41
    七、命运观  41-42
  第四节 《萨迎格言》中的处世哲学  42-43
    一、适度原则  42-43
    二、先人后己原则  43
  第五节 道德修养及理想人格典范  43-48
    一、德性的认识  44-45
    二、道德修养论  45-46
    三、理想的道德人格典范  46-48
第四章 《萨迦格言》伦理思想的评价  48-57
  第一节 以佛教为指导原则的伦理观  48-50
  第二节 《萨迦格言》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  50-52
  第三节 具有鲜明的伦理政治观  52-54
  第四节 具有深刻的伦理共性  54-55
  第五节 《萨迎格言》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55-57
第五章 《萨迦格言》伦理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及其现代意义  57-68
  第一节 《萨迎格言》伦理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57-64
    一、在理论上促成了佛教教义和世俗伦理的结合  57-59
    二、为藏族政教合一制度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基础  59-62
    三、以《萨迦格言》为蓝本的藏族格言诗作品的出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藏族伦理思想  62-64
  第二节 现代意义  64-68
    一、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64-65
    二、警示意义  65-66
    三、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66-68
第六章 结语  68-71
参考文献  71-7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6-78
后记  78

相似论文

  1. 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222.6
  2. 藏族素食文化研究,C955
  3. 中学藏族教师汉语文PCK生成的个案研究,G633.3
  4. 青海藏族大学生国家意识研究,G751
  5. 藏文目录学源流研究,H214
  6. 试论王阳明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035
  7. 《晏子春秋》行政伦理思想初探,D092
  8. 移居藏族退休老人都市文化生活适应研究,D669.6
  9.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藏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41
  10. 对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藏族服饰的调查报告,J523.5
  11. 中西古典舞蹈伦理思想比较研究,J70
  12. 略谈藏族格言的发展和特点,H214
  13. 11—24岁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及其发展,C955
  14. 回汉藏3-6岁幼儿社会技能发展现状研究,G610
  15. 不同海拔三个藏族人群HIF-1α基因与HIF-2α基因多态位点的比较研究,Q987
  16. 生态补偿区域的空间选择研究,X321
  17. 云南迪庆藏族建筑门饰艺术研究,TU-86
  18. 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B82-058
  19.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B82-058
  20. 《福乐智慧》与《论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B82
  21. 藏族民俗文化中的海螺初探,K892.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少数民族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