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作 者: 甘小立
导 师: 李辉文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世界经济学
关键词: 转型经济 生产性服务业 动态比较优势 新型工业化道路
分类号: F7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经济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战略是指国家或政府主动干预工业化过程所采取的政策或措施,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做出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比较优势战略是我国工业化所遵循的主要战略,使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工业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我国在实施工业化战略的过程中对工业化进程所处的转型经济时期的现实国情认识不清、对比较优势的动态性认识不足,根本原因总结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足及由此导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所造成的,因此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必须回归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上来。本文从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特征与我国转型经济时期的特殊国情出发,根据对作为新型工业化本质特征的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而得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完成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一点基础上,本文首先构建了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理论框架,结合转型经济时期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转型经济下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特征是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随后以转型经济下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所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从加速要素积累、完善市场机制、消除收入分配差距三个方面论证了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促使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理论分析之后,本文分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给新型工业化所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引言  9-14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9-10
  1.2 文献综述  10-12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2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2-14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2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12-14
第2章 转型经济下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  14-23
  2.1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涵义  14-16
    2.1.1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14
    2.1.2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  14-16
  2.2 转型经济的特点  16-18
    2.2.1 二元经济结构  16-17
    2.2.2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结构  17
    2.2.3 不断强化的收入分配两极分化趋势  17-18
  2.3 转型经济下比较优势动态转化所存在的问题  18-20
    2.3.1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释放可能带来“资本浅化”问题  18-19
    2.3.2 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不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  19-20
    2.3.3 收入分配两极分化阻碍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  20
  2.4 转型经济下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就是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  20-22
  2.5 本章小结  22-23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促使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作用机制分析  23-32
  3.1 生产性服务业概述  23
  3.2 生产性服务业动态转化比较优势的作用机制分析  23-28
    3.2.1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是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前提条件  23-24
    3.2.2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促使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  24-25
    3.2.3 生产性服务业为比较优势的发挥提供完善的市场机制  25-27
    3.2.4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27-28
  3.3 生产性服务业促使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实证分析  28-31
    3.3.1 指标和数据说明  28-29
    3.3.2 计量模型和结果  29-31
  3.4 本章小结  31-32
第4章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议  32-44
  4.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32-37
    4.1.1 第三产业已经呈现出生产性服务业的特性,但服务投入水平低  32-34
    4.1.2 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低度化  34-35
    4.1.3 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低  35-36
    4.1.4 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程度不高  36-37
  4.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给新型工业化带来的问题  37-41
    4.2.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是新型工业化所缺失的重要部分  37
    4.2.2 产业结构偏差过大  37-39
    4.2.3 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低  39-40
    4.2.4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40-41
  4.3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1-43
    4.3.1 从战略高度上重视服务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问题  41
    4.3.2 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  41-43
    4.3.3 加深第三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产业联系  43
  4.4 本章小结  43-44
结语  44-46
参考文献  46-49
致谢  49-50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50

相似论文

  1. 国际生产性服务业承接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F224
  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F424;F224
  3.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评价及效应研究,F224
  4. 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F224
  5.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F127;F224
  6. 成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F719
  7.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F424
  8. 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F424;F223
  9. 引进利用外资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F832.6
  10. 我国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效应及制度完善研究,F812.42
  11. 我国进口贸易评价体系构建研究,F224
  12. 沈阳生产性服务业对其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F127;F224
  13. 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的大连服务外包研究,F224
  14.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F719
  15. 关于我国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研究,F719
  16. 分工、生产性服务业与政府的作用,F719
  17. 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F427
  18.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F719
  19. 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F719
  20. 大连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研究,F719
  21. 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F719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贸易经济 > 国内贸易经济 > 服务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