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众文化传播视野中的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作 者: 常怿
导 师: 季水河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大众媒介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76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代大众文化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众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要传播介质是大众传媒。如何理解和看待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本质上根源于社会对于大众文化的看法与态度。早在二十世纪初,大众文化的产生就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现象,也成为学术界最关注的领域之一。人们对于大众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从排斥到接受的漫长历程,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精英主义与民粹主义两种对大众文化的解读方式。出于对大众觉醒的恐慌,对精英文化的怀念,对以大众媒介为代表的传媒承载的大众文化的鄙视,早期的资产阶级学者确立了以媒介素养教育对抗大众文化的策略。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民粹主义的出现,社会对大众媒介及大众文化的态度逐步得到了扭转,传统的媒介素养的内涵大大增加,成为延伸人类听说读写能力,获取、分析、评价、传播信息的全新概念。狭隘的媒介素养教育也脱离了以往的保守立场,由甄别范式向分析范式、再现范式过渡,成为一个具有立体化,多层次目标的意蕴丰富的全新概念。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低下,媒介素养教育缺失。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有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落后,历史文化传统、媒介教育实践的落后。媒介素质教育在我国当代青少年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传承和弘扬文化传统、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政治生活民主化、舆论多样化、现代公民素质提高、高质量生活品味的要求。提高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策略重点在两个方面:专业教育中的媒介素养培养和非专业教育中的媒介素养培养。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2
第1章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大众媒介素养教育的产生  12-19
  1.1 大众社会的缘起  12-14
  1.2 大众文化的定义、内涵及历史发展  14-19
    1.2.1 大众文化的定义  14-15
    1.2.2 大众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形态演进  15-19
第2章 媒介素养的概念、内涵及发展历史回顾  19-29
  2.1 媒介素养的界定及历史发展状况  19-25
    2.1.1 媒介素养的界定及其三重含义  19-21
    2.1.2 媒介素养的历史演化轨迹  21-23
    2.1.3 世界各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23-24
    2.1.4 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现状及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24-25
  2.2 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低下的原因  25-29
    2.2.1 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导致青少年媒介素养低下  25-26
    2.2.2 文化、历史传统导致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低下  26-27
    2.2.3 媒介教育实践落后导致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低下  27-29
第3章 媒介素养在当代青少年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29-35
  3.1 文化的传承、弘扬要求提升媒介素养  29
  3.2 知识经济迅速发展要求提升媒介素养  29-31
  3.3 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要求提升媒介素养  31-32
    3.3.1 舆论的多样化要求提升媒介素养  31-32
    3.3.2 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育成要求提升媒介素养  32
  3.4 高质量的生活品质要求提高媒介素养  32-33
    3.4.1 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生存的必备知识  32-33
    3.4.2 媒介素养是提高媒介品味的先决条件  33
  3.5 媒介素养是抵制文化霸权的有力武器  33-35
第4章 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水平的策略  35-40
  4.1 国外媒介素质教育讨论的启示  35-36
  4.2 专业教育中的媒介素养培养  36-38
    4.2.1 针对大众媒介低俗趋向提倡媒介素养教育甄别范式  36
    4.2.2 提升媒介品位提倡媒介素养教育分析范式  36-37
    4.2.3 注重深度解读培养媒介素养教育再现范式  37-38
  4.3 非专业教育中的媒介素养培养  38-40
    4.3.1 家庭的培养  38
    4.3.2 社会的培养  38-39
    4.3.3 政府的培养  39
    4.3.4 媒体的培养  39-40
结语  40-41
注释  41-44
参考文献  44-47
致谢  47-48
个人简历  48-49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9

相似论文

  1.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2. 中国报纸副刊编辑形态与文化建构研究,G213
  3. 媒介文化与犯罪心理疏导研究,G206
  4. 中西部农民媒介素养研究,G206
  5. 网络传播中的异化研究,G206
  6. 网络穿越小说初探,I207.42
  7. 从新时期到新世纪日本电影在长春场域的发展变化研究,J905
  8. 作为大众审美文化的选秀现象,G222
  9. 小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策略研究,G206
  10. 作为整体的文化产业及其运行模式研究,G124
  11. 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G641
  12. 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题研究,G206
  13. 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及其应对,G206
  14. 信息时代警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631.1
  15.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G206
  16. 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浅析,G206
  17. 公众使用手机媒体的技术条件研究,G206
  18. 青少年媒介素养状况研究,G206
  19. 郑州市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证研究,G645.5
  20. 基于共生效应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G206
  21. 网络揭黑:舆论监督的新途径,G20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