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作 者: 齐志端
导 师: 李阳华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分类号: X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到2020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可见,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相结合,高度重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本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视角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研究。为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性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论文共有五章。在第一章里,说明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现状,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产生的前提后,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心内容是生态文明。第三章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介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与现状。着重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社会因素。第五章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创建生态文明新农村。分别从物质形态、政策制度和生态意识等三方面提出解决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发掘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内涵,为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绪论  8-12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8-9
    1.1.1 选题的背景  8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8-9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现状  9-1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9-10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0-11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1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1-12
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  12-23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产生的前提  12-15
    2.1.1 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  12-13
    2.1.2 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自然观  13-15
  2.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  15-23
    2.2.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可分割、内在统一的  15-16
    2.2.2 人与自然的矛盾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相统一的  16-18
    2.2.3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得到和解的生态文明社会  18-21
    2.2.4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21-23
3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3-27
  3.1 党和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  23
  3.2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3-27
    3.2.1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村容整洁"的目标  24
    3.2.2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乡风文明"的目标  24-25
    3.2.3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管理民主"的目标  25-27
4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历史与现状  27-39
  4.1 生态问题的历史  27-29
  4.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29-39
    4.2.1 耕地资源相对短缺  29-31
    4.2.2 水资源面临危机  31-32
    4.2.3 外来生物入侵  32-33
    4.2.4 农村自身带来的环境污染  33-34
    4.2.5 由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34
    4.2.6 城乡政策制度的差异导致农村环境状况难以改观  34-37
    4.2.7 农村居民生态意识淡薄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37-39
5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创建生态文明新农村  39-46
  5.1 正确处理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9-41
  5.2 加快城乡政策制度创新促进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41-43
  5.3 加强农村生态环保教育提高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43-46
结论  46-47
致谢  47-48
参考文献  48-51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1

相似论文

  1.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2.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X2
  3.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4.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5.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6. 党的建设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261
  7. 由“两个和解”到“两型社会”,D61
  8.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9.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研究,D61
  10.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12. 低碳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研究,X2
  13. 科学发展观的双重维度审视,D61
  14.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湖北省白酒产业集群发展研究,F426.82
  15. 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利益整合,D61
  16. 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F327
  17.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X2
  18. 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研究,G631
  19. 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G633.8
  20.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统筹解决我国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D616
  21.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会公平,D616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社会与环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