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社会舆论的道德价值

作 者: 薛晓静
导 师: 程立涛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社会舆论 道德价值 公众 舆论引导 舆论监督
分类号: B82-0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2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较大提高,但是也伴随着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发生,表现在人们道德生活领域有乱扔垃圾、遗弃女童、虐待老人、打架斗殴、抢劫盗取、贪污腐败、尔虞我诈、损人利己等等。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成为社会舆论评价的对象。社会舆论是人们以内心深处的价值体系为标准,公开表达的、对某些社会现象所进行的议论和评价,以实现对行为进行约束的调控手段。在现代社会中,各种通讯手段的发展,特别是手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传递速度更加快捷,人们参与社会舆论也更加方便。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载体,社会舆论在当今社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舆论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精神影响力。从伦理学视角看,社会舆论乃是道德评价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充分利用舆论的道德调节和引导功能,评价道德现象,进行道德教育,调节思想矛盾,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是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掌握理论和现实资料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伦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各种社会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论证社会舆论发挥道德功能的诸多条件,旨在找到社会舆论与伦理道德的契合点,剖析二者之间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辩证思维法。文献分析法主要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鉴别、归纳、整理、分析等研究,透过材料所展示的各种表象,深入揭示问题本质联系的过程。辩证思维法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把握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一种方法。同时,辨证思维法也是本文分析社会舆论道德价值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本文引言主要指出研究社会舆论道德价值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第一部分介绍舆论的内涵、特征和舆论的价值维度,分别从政治、法律和道德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合理引出舆论的道德价值。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社会舆论道德价值的构成,包括社会舆论道德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其中,社会舆论道德价值主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是本部分的重点。第三部分着重从两个角度来阐述社会舆论道德价值的体现,即个体道德价值和社会道德价值。社会舆论的个体道德价值体现在促使个体形成道德自律、促进个体道德社会化和升华个体道德境界。社会舆论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现在传承传统的伦理道德、传播新的伦理道德和净化社会风气等。第四部分论述社会舆论道德价值的实现途径,分别从正确的舆论导向、拓宽公民的参与空间以及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等方面阐述。结束语部分提出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力量,推进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想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道德价值,社会各界人士都要做出自己的努力。政府要加强对舆论的关注和引导,弘扬道德主旋律,引导全体社会成员看到社会发展的全貌,展望美好的未来。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监督者,是社会良知和人类道德精神的守望者。新闻媒体既要对动机进行善恶评价,又要着重于效果监督。要注重全面的报道,注重媒体的良知和责任心,注重全体社会的道德发展,不能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而不择手段。公众要有思辨的能力,要有主见,要用冷静的头脑思考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做到他律与自律相统一。我们相信这个社会只要有善良的公众、具有良知的媒体和负有责任心的政府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进行真实的传播,和谐道德的舆论氛围一定会及时形成的。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1
一、社会舆论概述  11-18
  (一) 社会舆论的内涵、特征及类型  11-13
  (二) 社会舆论的价值维度  13-18
二、社会舆论道德价值的构成  18-24
  (一) 社会舆论道德价值主体  18-19
  (二) 社会舆论道德价值客体  19-21
  (三) 社会舆论道德价值的主客体互动  21-24
三、社会舆论道德价值的体现  24-31
  (一) 社会舆论的个体道德价值  24-27
  (二) 社会舆论的社会道德价值  27-31
四、社会舆论道德价值的实现途径  31-42
  (一) 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31-33
  (二) 拓宽公民的参与空间  33-36
  (三) 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36-42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8
附录  48-51
后记  51-52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2

相似论文

  1. 论我国环境污染预防中的公众参与制度,X321
  2.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3. 公路环境影响公众参与评价量化模型研究,U41
  4. 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共建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践研究,G434
  5. 公众参与视角下的生态恢复研究,X171.4
  6. 山西社区科技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G322.7
  7. 当代中国慈善行为的道德解析,D632.9
  8. 科技产业转移中的公众社会行为研究,G322
  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中的“回应机制”研究,X820.3
  10. 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文件档案开放问题研究,D922.16
  11. 我国舆论生态的失衡与调适,G206
  12. 我国地方听证制度完善研究,D922.1
  13. 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922.62
  14. 商品化权法律保护模式研究,D923
  15. 论微博客中的网络公众聚集现象,G206
  16. 2010年度江门市政府绩效公众满意度实证研究,D630
  17. 从无痛人工流产广告盛行看社会舆论的生成,R169.42
  18. 商标领域中通用名称的认定问题研究,D923.43
  19. 武汉市交通规划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TU984.191
  20. 一个山村的民居自发更新与设计参与研究,TU241.4
  21. 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D924.3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 >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 道德与社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