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网络热点新闻事件中的群体心理分析

作 者: 石凤楠
导 师: 柯泽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网络热点事件 群体 舆论 群体心理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的行为受其心理活动的制约与支配,而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同时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网络热点新闻事件传播中,网民参与事件讨论的整个传播过程,都受到其心理活动的影响与制约。当然网民借助网络媒介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意见表达,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媒介生态环境的完善发展以及网民自身对于言语表达权利的意识提高。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这也就决定了人不可能离开他人而独立存在,必须依存或从属于一个或某些个群体之中。网络的虚拟环境下,对群体归属的需要使得个体不自觉地将自身融入某个群体,并尽力维护所在群体的利益,以及与群体态度保持一致。但网络的特殊性致使这些群体的组成只能是暂时性的,它是由参与个体态度的一致性而形成的态度群体,但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着事件的发展引起参与个体态度的改变,这时群体的构成则会随之改变。从参与网民的态度、言语变动出发去研究新闻事件在网络传播活动中的影响,从参与群体心理发展状况去研究新闻事件传播的效果,从心理活动的认知论出发去研究和探讨新闻传播活动是如何反映和认识世界的。群体心理的变化通过行为表现外显出来,并被群体中的其他个体认知。参与网络热点事件讨论正是群体心理需求的一种表现,通过对热点新闻事件的看法与言语的表达,进而表现出内心发展状态,而心理活动会制约着参与网民言语表达的方式与态度。网络热点新闻事件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网络媒介生态环境的完善与进步,以及公众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心智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法治社会的建立、公民权利的诉求、舆论监督的加强等等,为网络热点新闻事件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前提,而公众积极参与热点事件讨论也推动了我国的民主化发展进程。网民通过参与热点新闻事件讨论,一方面表达对事件的看法与判定,提出意见与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公开讨论促成舆论的形成。而舆论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民主法治的体现,舆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程度正是参与群体心智发展成熟的表现。通过网络媒介产生的舆论必然要依靠网民积极参与热点新闻事件才能实现,而事件能够公开讨论则要求在参与过程中有较为宽松的讨论环境,网络媒介的进入门槛较低,其次,参与网民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共享兴趣等,必然要借助一定的工具,网络媒介的便携性、技术的高端性、讨论的交互性等特性为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媒介环境支持。任何舆论的产生与该国的政策方针相关,国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公共事件讨论,为公众参与热点新闻事件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支持与优越的政策环境。舆论产生的整个过程夹杂着参与群体心理活动的变化,参与群体对于公开表达意见结果的未知性是影响受众语言结构和言语态度改变的心理因素,参与事件讨论是网民心理需求的表现,但自身对于心理风险的认知则会影响讨论过程中态度、言语的转变,甚至发生从众行为。网络群体心理的分析并不是简单的行为分析,而是依据社会环境、传播环境、参与网民心智发展程度等多维度的分析。在公开讨论过程中,参与网民角色的交替、社会角色的碰撞,以及与各种社会力量、人群的心理博弈也影响着参与群体心理、态度的改变。理论的构建最终是为了现实而服务,群体心理的变化趋势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以及我国新闻传播活动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建构网络热点新闻事件中的群体态度、行为的理论,其目的是为新闻传播事业提供一点理论思考。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1
绪论  11-15
  一、问题的提出  11-12
  二、研究范畴界定及其意义  12-13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4
  四、研究方法  14-15
一、网络热点事件形成的社会基础  15-25
  (一) 网络热点事件形成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15-19
    1. 网络热点事件形成的社会基础  15-17
    2. 网络热点事件形成的公众基础  17
    3. 网络热点事件形成的媒介技术基础  17-19
  (二) 媒介生态环境变化为网络热点事件形成提供必要条件  19-23
  (三) 网络热点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基础  23-25
二、网络热点事件中群体心理的形成与表现特征  25-46
  (一) 群体及群体的划分  25-32
    1. 受众集合体及其传播需要  27-30
    2. 群体划分  30-32
  (二) 网络热点事件中群体心理对信息理解的影响  32-38
    1. 理解在信息接受过程中的效应  32-34
    2. 个体原有知识结构对理解的作用  34-36
    3. 群体心理特征对理解信息的影响  36-38
  (三) 网络热点事件中群体心理与群体中个体心理的相互影响  38-46
    1. 个体接触信息的习惯影响群体心理变化  39-41
    2. 网络虚拟环境下刻板印象对群体心理的影响  41-42
    3. 文化背景相同或相似促使群体心理基础类同  42-44
    4. 社会规范对群体心理的趋同产生一定的作用  44-46
三、网络热点事件中群体心理的个案分析:以2008-2010 年百度贴吧为例  46-68
  (一) “杨帆门”事件分析  46-53
    1. 事件概述  46-47
    2. “杨帆门”事件中两种态度群体的心理分析  47-49
    3. 参与网民与“杨帆门”事件相关人群的心理博弈  49-51
    4. “杨帆门”热点事件定量分析  51-53
  (二) “欺实马”事件分析  53-59
    1. 事件发展经过概述  53-54
    2. “欺实马”事件引起的参与网民心理博弈  54-56
    3. 定量分析“欺实马”事件参与网民的心理变化  56-59
  (三) “绿豆神医”张悟本事件分析  59-68
    1. 事件简要概述  59-60
    2. 张悟本的特殊身份对参与网民的心理影响  60-62
    3. 从定量分析张悟本的专家身份对参与群体心理的影响  62-68
结束语  68-71
致谢  71-72
参考文献  72-75

相似论文

  1. 当代广告舆论化现象研究,G206
  2. 民主法治视域下网络监督问题研究,D630.9
  3. 趣缘群体的社会互动研究,C912
  4. 城市贫困居民社会救助研究,D632.1
  5.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6. 改进的蚁群算法及其在TSP上的应用研究,TP301.6
  7.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D630
  8. 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研究,G206
  9. 《瞭望》与《南风窗》群体性事件报道策略比较研究,G212.2
  10. 霍乱弧菌调控aphB的基因筛选及功能研究及铜绿假单胞菌对霍乱弧菌抑制作用研究,R378
  11. 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512.1
  12. 作物品种群体抗性性状基因座定位的新方法研究,S336
  13. 入侵植物薇甘菊的转录组分析及其群体遗传特征初探,S451
  14. 玉米四交群体株型及生育期相关性状的QTL分析,S513
  15. 基于小麦群体指标及氮营养状况的籽粒产量和品质预测研究,S512.1
  16. 双季稻群体生长与氮吸收对密度和氮肥的响应及其NDVI诊断,S511
  17. 不同播种方式下播期与播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S512.1
  18. 大豆叶茸毛着生状态与筛豆龟蝽抗性的关联及基因定位,S565.1
  19. 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代谢QTL定位与代谢网络构建,S543.6
  20. 中国野生大豆的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点以及育种有关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21. 西瓜全雌基因连锁的SRAP分子标记,S65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