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

作 者: 崔国庆
导 师: 汪明亮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交通肇事罪 逃逸 自首 共犯 赔偿
分类号: D924.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物流行业发展更为迅猛,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增多的同时,私人汽车也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变得大众化,尤其摩托车、电动车更是比比皆是,这给我国公民带来出行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交通肇事案件明显呈上升趋势,这引起了刑法学界及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都对交通肇事罪相关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但理论和实践中仍然莫衷一是。在本文中,笔者从概述、逃逸行为、自首共犯以及赔偿等方面对交通肇事罪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交通肇事罪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部分:交通肇事罪的概述。主要论述了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及其犯罪构成的相关问题。笔者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交通肇事罪概念的准确表述应当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依据刑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交通运输人员,交通工具搭乘人员和指使、强令他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驾驶的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机动车辆承包人。换句话说,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本罪属于一般过失犯罪。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客观方面本罪的危害行为是违反交通运输法规的行为,危害结果是造成法律规定的严重结果,在论述本罪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时,可以采取假设法进行验证。第二部分: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有关问题探讨。论述了交通肇事“逃逸”的内涵、“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界定及法律性质、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的定罪量刑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论述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性质及对“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的复杂情况的定性及处置;从逃逸致人死亡主观方面的争议和主观上是过失两个方面更详细地论述了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问题。第三部分:交通肇事罪自首、共犯问题研究。该部分首先从理论界定和实践判定的角度对交通肇事罪自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其次,从问题的提出、关于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交通肇事罪是否存在共同犯罪三个维度对交通肇事罪的共犯相关问题作了详细介绍。第四部分:交通肇事罪赔偿问题研究。此部分研究了两个问题:第一,交通肇事罪中赔偿能力问题。笔者从刑法立法目的和刑法原则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二,交通肇事罪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对于被害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能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笔者认为被害人有权就精神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并从法理和刑法的局限性方面解释原因。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引言  9-10
第一章 交通肇事罪的概述  10-20
  第一节 交通肇事罪的概念  10-11
    一、交通肇事罪概念之争  10-11
    二、交通肇事罪概念界定  11
  第二节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  11-20
    一、交通肇事罪的客体  11-12
    二、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  12-15
    三、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15-18
    四、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  18-20
第二章 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问题探讨  20-30
  第一节 交通肇事"逃逸"的涵义  20-22
    一、交通肇事"逃逸"相关学说  20-21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注意事项  21-22
  第二节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界定  22-23
    一、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三种观点  22
    二、正确理解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22-23
  第三节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性质  23-25
    一、结果加重犯  24
    二、复杂的情节加重犯  24-25
    三、结合犯  25
    四、情节加重犯  25
  第四节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  25-27
    一、逃逸致人死亡主观方面的争议  26
    二、逃逸致人死亡主观上是过失  26-27
  第五节 "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的定罪量刑  27-30
第三章 交通肇事罪认定中的自首共犯问题探讨  30-37
  第一节 交通肇事罪的自首问题  30-33
    一、交通肇事罪自首的理论界定  30-31
    二、交通肇事罪自首的实践判定  31-33
  第二节 交通肇事罪的共犯问题  33-37
    一、交通肇事罪共犯问题的提出  33-34
    二、关于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  34
    三、关于交通肇事罪是否存在过失共犯问题  34-37
第四章 交通肇事罪中赔偿问题研究  37-43
  第一节 交通肇事罪赔偿能力问题  37-39
    一、从刑法立法目的上看  37-38
    二、从刑法原则上看  38-39
  第二节 交通肇事罪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39-43
结语  43-44
注释  44-46
参考文献  46-48
后记  48-49

相似论文

  1. HCV准种变异特性及其免疫逃逸机制初步研究,R392.1
  2. 古田溪水库移民的历史考察,D632.4
  3. 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竞合问题研究,D923;D922.182.3
  4. 因合同违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问题研究,D923
  5. 邓刚诉白银公司侵权案分析,D923
  6. 论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D924.3
  7. 错误出生的侵权责任研究,D923
  8. 死亡赔偿金制度研究,D923
  9. 交通肇事罪问题研究,D924.3
  10. 记者调查性采访侵权责任研究,D923
  11. 交通肇事罪疑难问题探析,D924.3
  12. 违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保护研究,D996
  13. 网络环境中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923
  14. 因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诉讼审判研究,D923.9
  15. 论胎儿利益保护在侵权领域的扩张,D923
  16. 论不动产登记错误的赔偿责任,D923.2
  17. 危险驾驶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D924.3
  18.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定罪研究,D924.3
  19. 清算义务人制度分析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完善,D922.291.91
  20. 因违约解除合同时的损害赔偿研究,D923.6
  21. 论交通肇事罪的自首,D924.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危害公共安全罪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