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欢乐之家》的狂欢化精神

作 者: 刘晓娟
导 师: 郭德艳
学 校: 天津外国语学院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欢乐之家》 自我发现 狂欢化 加冕/脱冕 狂欢大众 狂欢精神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伊迪丝·华顿是美国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欢乐之家》一经出版即引起国内外评论界的高度关注。但鲜少有人把此小说与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建立联系。本文试图用巴赫金的理论来解读这部小说,并揭示蕴含在作品中的深刻的狂欢化精神。《欢乐之家》讲述的是女主人公莉莉在男权社会中发现自我,探寻自我的故事。莉莉的自我发现是在寻求嫁入豪门的过程中实现的。拥有美貌和智慧的莉莉,一直想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因为在她所处的时代,“婚姻”被看作是女性的一切。但是由于家庭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莉莉本身具有双重人格,她的反叛的真我和传统的自我总是处于对话状态,她对于婚姻和生活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莉莉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狂欢化人物,他们构成了两种主要的相互对立的力量。这两种力量的冲突对于莉莉自我意识的觉醒,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样,莉莉经历了一系列象征性的加冕/脱冕过程,她的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呈现出了可笑的相对性。莉莉最终意识到,她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尽管一无所有的莉莉最终被逐出了欢乐之家,她也在过量服用安眠药之后死去,但是她却彻底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因此她的死,也是一种狂欢化的重生。由此本文得出结论,小说《欢乐之家》充分体现了狂欢化世界感受,而主人公莉莉的自我发现过程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悲剧,而是具有了庄谐体的特征,即小说以喜剧化,充满讽刺的自我探寻过程表现了主人公自我探寻这一严肃主题。莉莉的遭遇也曝露了当时男权社会的罪恶:女性始终被排斥在自我意识和个人抱负之外。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从空间叙事角度分析《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悲剧的必然性,I712.074
  2. 康拉德小说中狂欢化人物的解析,I561
  3. 论《秀拉》中的狂欢化人物与精神,I712
  4. 从加冕到脱冕,I561
  5. 互联网时代下“山寨”视频短剧考析,J905
  6. 节庆祭祀与替罪羊之死,I207.3
  7. 广西融水良双闹鱼节调查与研究,K892.4
  8. 权力交织的场域,I207.42
  9. 《拍卖第四十九批》的对话性研究,I712
  10. 论大江健三郎小说中的狂欢精神,I313
  11. 狂欢中的新生,I712
  12. 童话的狂欢—唐·巴塞尔姆《白雪公主》的巴赫金式解读,I712.074
  13.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影视作品风格研究,J905
  14. 神秘中永不停息的探索,I561.074
  15. 伊迪丝·华顿作品中的逃离倾向,I712.074
  16. 拜伦的“狂欢”:《唐璜》的巴赫金解读,I561.072
  17. 对话、狂欢与主体间性,I512
  18. 论《卡斯特桥市长》的狂欢化特征,I561.074
  19. 《幕间》——一种历史的再书写,I561.074
  20. Alienation as a Theme: A Study of Edith Wharton\'s Ethan Frome, the House of Mirth, and the Age of Innocence,I712.074
  21. 自我发现的旅程,I56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