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中国青春电视剧的生命力

作 者: 张建琴
导 师: 洪兆惠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广播电视艺术学
关键词: 青春 青春剧 成长 精神力量
分类号: J9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电视剧历经风雨坎坷,已经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今天,电视剧已成为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中意义重大的文化艺术门类。青春剧反映青春的激情与伤痛,强调青年的个性、自由以及对自我和社会的思考。本文对青春剧的生命力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四大部分:一、青春与青春叙事:青春是人生理、认知和社会情感等若干过程的结合,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过渡时期,是我们生命中最可宝贵的孤本式阶段。无论是从生理发展还是从心理体验上讲,青春的本质是个体的蜕变和成长。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说,青春是一个压力重重的负重期。青少年也同样正在承受心灵的空虚。青年在打击和矛盾中变得不知所措。青春剧是指主要表现青年人的生活及思想的电视剧类型。青春剧中的主要人物处于是青年时期,人物构成主要以青年为主。青春剧不仅要表现青春,也要表现社会青年自我和社会的变化。青春剧不仅是青年对自我的表达,也是经济、文化状况在艺术领域的投射。青春剧的发展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年龄更为宽泛,身份更加多元。其次,主题更为丰富,观念更加复杂。二、青春剧的观赏性:形式美:如果将青春剧总体上作为一个艺术产品来看,那么,内容上的美是其实体,而形式上的美就是其外包装。画面美是青春剧吸引观众的最首要的因素。青春剧不仅要求演员好看,而且道具、景物也要极其“上相”。拍摄美的画面是创作的第一步,剪辑则是接下来要进行的关键步骤。青春剧的有声语言,作用于人的听觉。包括人声、音乐、音响三个方面。只有将美的画面和美的声音熔为一炉,才能陶制出在视觉、听觉、感觉上都给人以享受的良品。国内青春剧美中不足的是,在对画面的表现上没有充分意识到环境的重要作用,定位局限在生活层面,不能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更广泛的学习和探索。叙事美:首先,青春剧能抓住青年心灵世界的动荡,突出人物与环境的矛盾与斗争。这种悖逆、这种矛盾的不得解决,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张力。其次,青春剧虚构的超现实的人物和情节,构建了乌托邦式的情境,被现实生活困扰的观众可以在此找到寄托和得到短暂的放松。青春剧的超现实的虚构还表现在情节的戏剧化处理和对矛盾的夸张性处理上。追求美:青春剧中考究的衣饰、大胆的装束、前卫的思想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时尚元素,最能引领一代的潮流;人们对青春剧塑造的偶像的追求,是自己内心需求的映射。是对自己憧憬但却达不到的某种境界的渴望,是对自己某种缺失的心灵上的完型和弥补。因此,对青春偶像的崇拜实际上是对自身的发现和探索的过程;电视剧要体现人们对自身身心发展、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等的关注。青春剧坚持健康向上的主题,能给青年以正确的引导,也能为其他受众带来美好的回忆或有益的启迪。三、青春剧的精神力量:青春剧的主要表现对象应是青春的生活。因此,青春剧要体现青春的品质及特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伤感和美好共同构成了青春的内涵,共同诠释着青春的特有品质。自我定义:青年渴望成为独立的自我。但在来自社会和家庭已经学校的压力的影响下,青年往往迷失了自我。所以,他们对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以及障碍表现出本能的厌恶和排斥。青春剧对青年成为自己的想象与体验,表现在青年对生活的反抗与重建。自我抚慰:青春的本质是成长,但成长本身就充满了矛盾。青春剧将主人公放置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准确而真实地描绘出他们的种种生存困境,如新与旧、欲望与理性、进取与消沉的冲突。这是艺术对人物精神出路的探寻和对个体的人文关怀。自我实现:青春期的反叛行为,促使青少年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即形成了独立的个体,成为梦想的自己,获得梦想的生活。青春剧对自我实现的表达是一种由表及里的蜕变,是从完善自我到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四、青春剧的开放性与接受:电视剧是最生活化,最容易引起人们注意和参与的艺术形式。青春剧文本和接受者的关系是互动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青春剧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以引起特定人群的关注。另外,青春剧也要重视普遍性,通过多样的表达,解决观众的“众口难调”。青春剧文本具有开放性,在叙事上,表现在关注的范围发生了变化,视角由原来的宏大的、社会性的逐步转向微观的、个人性的。另外,青春剧通过对悬念、线索、结尾的开放式设置,为受众提供了参与的空间;在话题设置上,青春剧产生的众多话题在网络上进行讨论、交流,促进了更多人的收看,激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在青春剧文本的创作中,人物安排、剧情设计、手段运用等环节均受到广大电视观众接受活动的制约和影响,观众对青春剧的参与和反馈,可以促进的青春剧的创作。观众在看到一部期待中的青春剧的时候,会产生一系列的反馈行为,他这时是一名受众,也是艺术作品的交流主体。青春剧可以使人们暂时从压力重重的现实中解脱出来,体现了自我确认分要求,也是从众心理作用的结果。青春剧力图设置与实际生活同构的情景和人物,在虚构的艺术形式中最求最大的真实感,引起观众的共鸣。本文诠释了青春的内涵,发现了青春剧较之于其他类型电视剧的独特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春剧的精神性是其生命力所在;从创作和接受两个维度分析青春剧的精神力量,是对青春剧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审视。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3
绪论  13-18
  0.1 课题缘起  13
  0.2 研究现状  13-16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6-17
  0.4 选题目的与意义  17-18
1 青春与青春叙事  18-25
  1.1 青春本质与青春现实  18-20
    1.1.1 青春本质  19
    1.1.2 青春现实  19-20
  1.2 青春剧的生成与发展  20-25
    1.2.1 青春剧生成的时代根源  21-22
    1.2.2 青春剧发展的大致轨迹  22-25
2 青春剧的观赏性  25-40
  2.1 形式美  25-29
    2.1.1 画面语言  25-27
    2.1.2 有声语言  27-28
    2.1.3 造型语言  28
    2.1.4 美中不足  28-29
  2.2 叙事美  29-33
    2.2.1 富有张力的故事  29-31
    2.2.2 超现实性的虚构  31-33
  2.3 追求美  33-40
    2.3.1 新潮时尚的元素  33-34
    2.3.2 指引方向的偶像  34-35
    2.3.3 健康向上的主题  35-40
3 青春剧的精神力量  40-49
  3.1 自我定义:对“成为自己”的想象  40-43
  3.2 自我抚慰:对“青春疼痛”的书写  43-46
    3.2.1 新与旧的冲突  43-44
    3.2.2 欲望和理性的冲突  44-45
    3.2.3 进取与消沉的冲突  45-46
  3.3 自我实现:对“梦想生活”的表达  46-49
4 青春剧的开放性与接受  49-60
  4.1 青春剧文本与接受者的关系  49-51
    4.1.1 特殊性与反馈  50
    4.1.2 普遍性与反馈  50-51
  4.2 青春剧文本的开放性  51-56
    4.2.1 叙事的开放  52-55
    4.2.2 话题的开放  55-56
  4.3 接受者对青春叙事的参与  56-60
    4.3.1 接受者作为交流主体  57
    4.3.2 青春剧与交流主体的共鸣  57-60
结束语  60-61
参考文献  61-65
参考电视剧目  65-66
致谢  66-6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7-68

相似论文

  1. 初中生早恋现象的调查与研究,B844.2
  2. 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G451.1
  3. 教师实践知识的形成及发展研究,G451.1
  4. 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研究,C913.5
  5. 宜春市锂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426.6
  6. 从青少年心理学看《亲爱的无名氏》中的成长问题及成长因素,I561.074
  7. 成长电影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中国学校教育改革的启示,G521
  8. 专家型数学教师盛淳的专业成长调查,G633.6
  9.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青年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G633.3
  10. 生命教育视域下教师成长研究,G451.1
  11. 基于产业链嵌入的企业成长机制研究,F426.2
  12. 高等教育学博士成长与贡献研究,G649.2
  13. 中小板上市企业成长性与成长环境实证分析,F832.51;F224
  14. 基于扎根理论的创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平衡模式研究,F272
  15. 大学生士兵成长成才影响因素研究,E224
  16. 男青少年外生殖器发育疾患现状与生理保健认知行为需求调查,R699
  17. 参芪固冲方治疗气虚血瘀型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出血期的临床研究,R271.9
  18. 青春发动时相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R179
  19. 广州市儿童青春发动时相及发动提前影响因素研究,R179
  20. 政治·历史·战争—十七年电影改编策略研究,J905
  21.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J805

中图分类: > 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理论 >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