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前谓词经验与一般性判断的构造

作 者: 卢海
导 师: 李朝东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外国哲学
关键词: 谓词逻辑 前谓词经验 接受性 知性对象 本质直观 一般性判断
分类号: B81-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胡塞尔的哲学理想是将哲学构建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而这一理想的实现首先依赖于哲学所能够建立起来的严格的逻辑基础。在传统哲学中,形式逻辑历来被看作是一切知识构成的基础——它是关于判断及其诸形式的学说,即“谓词逻辑”。但近代以来,以“谓词逻辑”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哲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哲学不但没有成为严格的科学,而且建立在其基础上的知识也成为了备受争议的对象。胡塞尔由此旗帜鲜明的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在传统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谓词逻辑”。通过现象学的“认识论批判”,胡塞尔彻底清理了传统哲学中以“谓词”形式构建起来的真理,在此基础上转向了建立一门严格“科学”的任务。胡塞尔在《经验与判断》一书中将其所要建立的“科学”的任务规定为:通过澄清谓词判断在前谓词经验中的起源来建立一门逻辑谱系学。这门逻辑谱系学既不同于逻辑史,也不同于从心理学意义上寻求逻辑如何建立起来的发生学心理学,而是一门绝对明证的关于真理的学说,它只有在先验现象学的意义上才能得到最广泛的理解。他认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逻辑学体系始终将谓词判断定义为“S是P”的结构形式,它突出的体现为某种“主谓二项性”,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表述必然关系到一个对象。但传统谓词逻辑所构成的真理都是消极被动的,只是真理的纯粹形式或消极条件而已;真理的更为深层次的结构却被掩盖了起来,那些积极有效的东西,即那些应当被理解为主观明证性的事实本身却变成了消极的条件。在胡塞尔看来,对象的被给予性的明证性决定了谓词判断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而对象的被给予性的明证性即是前谓词的明证性。因此,只有让我们的思维“面向对象本身”,在对象被给予我们时的明证性中才能寻找到逻辑的最一般起源。胡塞尔通过在“前谓词经验”的领域建立起知性对象性思维的明证性,借助于在谓词思维中已经形成并被固定下来的形式获得了以往的判断形式所不能达到的东西。由此,他从原始的定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出发,通过本质直观的方法在自由变更中达到了对个体性主词由被动的建构向主动性进发中所形成的意向性道路。由此也构成了一个由前谓词经验通往一般性判断的层次结构,从而也找到了作为构造起一般性判断的逻辑形式在前谓词经验中的最深层次的根源。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导言  9-14
第一章 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批判”与谓词逻辑  14-23
  第一节 心理主义批判  14-17
  第二节 自然主义批判  17-20
  第三节 历史主义和世界观哲学批判  20-23
第二章 前谓词经验与知性对象性  23-42
  第一节 从外部知觉转向情绪的自我关注  23-28
    一 对外部知觉的分析  23-24
    二 被动的预先被给予性场境及其联想结构  24-26
    三 情绪的自我关注  26-28
  第二节 自我趋向与知觉兴趣  28-32
    一 自我趋向  28-30
    二 知觉兴趣  30-31
    三 确定性模态的起源  31-32
  第三节 知觉对象的凸显与知性对象性  32-42
    一 知觉对象的凸显  33-35
    二 知性对象的意义充实  35-38
    三 对象的类型化与对象性思维的建立  38-42
第三章 普遍对象性与一般性判断的构造  42-59
  第一节 经验性的普遍性之建构  42-49
    一 共相的原始建构  42-45
    二 经验性的普遍性的范围及其阶段  45-49
  第二节 本质直观与纯粹普遍性  49-54
    一 本质直观的方法  49-52
    二 纯粹普遍性的范围  52-53
    三 纯粹普遍性的层次结构与理念变更  53-54
  第三节 一般性模态与一般性判断的构造  54-59
    一 一般性变样  55-56
    二 特称判断  56-57
    三 全称判断  57-59
参考文献  59-62
后记  62

相似论文

  1. 翻译能力实证研究,H059-4
  2. 一般对象的现象学研究,B516.52
  3. 词块教学法对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H319
  4. 合作输出对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效果的实证研究,H319
  5. 论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D926.2
  6. 从《红楼梦》诗词英译中看中西文化差异,H315.9
  7. 从可接受性角度分析酒店简介的英译,H315.9
  8. 怀疑与辩护,B5
  9. 模态复合谓词逻辑,B812
  10. 再论“白马非马”,B81-09
  11. 胡塞尔“本质直观”方法论研究,B516.52
  12. 事实与价值的融合,B712.59
  13. 走在理性批判的迷宫里,B516.52
  14. 知道谓词逻辑,B812
  15. 康德的时间概念,B516.31
  16. 谈广告英语的翻译原则,H315.9
  17. 一阶谓词逻辑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B81
  18. 现象学的方法,B089
  19. “胡塞尔现象学”研究,B089
  20.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中适用于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G633.3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逻辑学(论理学) > 逻辑学理论与方法论 > 逻辑学流派及其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