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IVF治疗中生化妊娠周期及其后续助孕周期的临床分析

作 者: 林蕾
导 师: 全松
学 校: 南方医科大学
专 业: 妇产科学
关键词: 生化妊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子质量 胚胎质量
分类号: R71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生化妊娠相关因素分析【研究目的】通过分析IVF-ET后妊娠终止于生化妊娠与发展为临床单胎妊娠直至分娩两种结局患者之间的一般情况、促排卵方案、血清内分泌水平及卵子、胚胎情况等相关资料,寻找出生化妊娠发生的影响因素,以改善IVF-ET的妊娠结局。【资料和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4月在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的94对患者的生化妊娠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同期IVF治疗获得单胚胎种植单胎妊娠分娩的177对患者作为对照组(继续妊娠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降调方案采用黄体中期长方案、拮抗剂方案、短方案或采用直接促排卵方案。促性腺激素(Gn)选用果纳芬(瑞士Serono公司)、普丽康(荷兰欧加农公司)或尿促性腺素(珠海丽珠制药)。B超监测卵泡发育,于注射HCG后34~36小时取卵。根据男方精液情况采用IVF、ICSI授精或IVF+ICSI授精。取卵后第三天(D3)移植,并继续随访患者妊娠情况。比较分析生化妊娠组及继续妊娠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卵子和胚胎质量。用SPSS13.0软件统计数据,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及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2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s;R×C列联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指标的诊断临界值的确定由ROC曲线及其约登指数所得。设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1.单因素分析生化妊娠组中女方年龄≥35岁的患者构成比高于继续妊娠组,人工流产次数、Gn起始剂量、Gn总量生化妊娠组高于继续妊娠组,Gn启动时窦状卵泡数、HCG日E2水平,生化妊娠组低于继续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Gn类型和HCG日内膜形态,在两组之间的构成比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获卵数、成熟MⅡ期卵子数,生化妊娠组明显少于继续妊娠组,而移植胚胎数生化妊娠组多于继续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获得的优质胚胎数、移植Ⅰ级胚胎数,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分析及成熟卵子数临界值的确定将上述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因素(女方年龄分组、人工流产次数、Gn启动时窦卵泡数、使用Gn类型、Gn总剂量、Gn起始剂量、HCG日E2水平、获卵数、成熟MⅡ期卵子数、胚胎移植数、HCG日内膜形态)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使用Gn类型、成熟MⅡ期卵子数是生化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成熟卵子数对妊娠诊断的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630,95%的可信区间为0.561-0.700,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应的成熟卵子数截点为6个。【结论】1、影响生化妊娠的因素包括女方年龄、既往人工流产史、Gn启动时窦卵泡数、Gn起始剂量、Gn总剂量、使用Gn类型、HCG日E2水平、获卵数、成熟MⅡ期卵子数、胚胎移植数及HCG日内膜形态。促排卵治疗方案的个体化选择,降低GnRHa用量、减少Gn用量、应用纯FSH促排卵可能是改善卵子质量和胚胎质量的有效手段。加强围产保健,降低意外妊娠及人工流产次数,避免子宫内膜损伤,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避免生化妊娠的发生;2、Gn使用类型和成熟MⅡ卵子数是生化妊娠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超促排卵获得的成熟卵子数≥6个,生化妊娠的发生率降低。第二部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生化妊娠周期卵子和胚胎质量分析【研究目的】通过分析IVF-ET后妊娠终止于生化妊娠与发展为临床单胎妊娠直至分娩两种结局患者卵子、胚胎质量等的相关资料,探讨卵子、胚胎质量与生化妊娠发生的关系,进而探讨生化妊娠的发生机制,以改善IVF-ET的妊娠结局。【资料和方法】研究对象同第一部分。采用黄体中期长方案、拮抗剂方案、短方案或直接促排卵方案。B超监测卵泡发育,于注射HCG后34~36小时取卵。根据男方精液情况采用IVF、ICSI授精或IVF+ICSI授精。对符合ICSI适应症者在取卵后4-6小时去除颗粒细胞以暴露卵子,观察卵子形态和成熟度。观察所有患者的卵子受精率及胚胎生长情况,选择优质胚胎行取卵后第三天(D3)移植,并继续随访患者妊娠情况。对移植胚胎进行原核期和D3卵裂期形态综合评分。比较分析生化妊娠组及继续妊娠组患者的卵子和胚胎质量。用SPSS13.0软件统计数据,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数量资料比较采用2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s;R×C列联表χ2检验。设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比较结果同第一部分。生化妊娠组中有28个周期行ICSI或IVF+ICSI授精,共有222个卵子行ICSI。继续妊娠组有70个周期行ICSI或IVF+ICSI授精,共有586个卵子行ICSI。生化妊娠组正常形态卵子率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极体异常率、卵周隙异常率、颗粒异常率、滑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SER)出现率明显高于继续妊娠组(P<0.05),而透明带异常率、折光小体出现率(reticulum incidence,RB)和空泡出现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获卵数、成熟卵子数,生化妊娠组明显少于继续妊娠组。获卵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成熟MⅡ期卵子率生化妊娠组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P<0.05)。两组间获得的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质量评分、卵裂率、优质胚胎形成率和至少移植1个Ⅰ级胚胎率,以上各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移植胚胎数生化妊娠组多于继续妊娠组,胚胎冷冻率则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IVF-ET治疗中生化妊娠周期卵子质量下降,卵子质量下降主要体现在细胞成熟度降低,异常形态的卵子出现率增高。卵子质量直接影响胚胎质量,其卵子衍生的胚胎的质量差异可能是导致生化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之一;2、卵子、胚胎质量下降可能导致卵子、胚胎染色体异常,特别是非整倍体的增加,最终影响胚胎发育潜能,导致生化妊娠的发生率增加。第三部分影响生化妊娠后续治疗周期成功的因素分析【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生化妊娠后续治疗周期中获得临床妊娠周期与未孕周期以及获得临床妊娠周期与先前的生化妊娠周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筛查后续治疗成功率高的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价获得妊娠成功的原因,以期对生化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资料和方法】将入选本研究第一部分的生化妊娠周期的所有后续IVF-ET周期纳入本次生化妊娠周期的后续治疗周期研究,共29对夫妇,32个治疗周期,其中包括15个临床妊娠周期,17个未孕周期。所有后续治疗周期均为2003年1月至2008年4月的病例。比较临床妊娠周期与未孕周期及临床妊娠周期与先前的生化妊娠周期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卵子和胚胎质量。研究方法同第二部分。用SPSS13.0软件统计数据,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数量资料比较采用2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s;配对资料采用2 RelatedSamples Test;率的比较采用R×C列联表χ2检验。设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1、后续治疗周期获得临床妊娠周期与未孕周期比较女方年龄、不孕年限、BMI,临床妊娠组小于未孕组,而基础窦卵泡数临床妊娠组较未孕组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启动剂量、Gn总量临床妊娠组低于未孕组,Gn启动时窦状卵泡数、HCG日E2水平,临床妊娠组高于未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Gn类型在两组之间的构成比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获卵数、成熟MⅡ卵子数、优质胚胎数、胚胎移植数、移植Ⅰ级胚胎数、移植胚胎质量评分、卵裂率和至少移植1个Ⅰ级胚胎率,临床妊娠组明显高于未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获卵率、成熟MⅡ期卵子率、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形成率、胚胎冷冻率,以上各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后续治疗周期获得临床妊娠周期与该患者先前的生化妊娠周期比较后续治疗周期获得临床妊娠周期的移植Ⅰ级胚胎数、至少移植1个Ⅰ级胚胎率高于先前生化妊娠周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n启动时窦状卵泡数、Gn启动剂量、Gn总量、Gn使用天数、HCG日E2、P、LH值、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子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质量评分、获卵率、成熟MⅡ期卵子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形成率和冷冻胚胎率,以上各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间降调节方案、Gn类型、HCG日内膜形态、实验室精方式和黄体支持方案,以上各指标的构成比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生化妊娠患者中,年龄轻、卵巢储备功能较好者后续IVF-ET治疗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肥胖影响后续治疗的成功率;2、卵巢功能尚可的患者,可通过调整超促排卵方案、改善内分泌和代谢环境,从而改善胚胎质量,提高妊娠率。第四部分生化妊娠对后续治疗周期妊娠结局的预测分析【研究目的】通过比较生化妊娠后续周期与同期初次IVF-ET失败行第二次取卵周期的资料,评价生化妊娠对后续治疗周期的成功与否有无预测价值,旨在为患者提供相关信息,指导患者作出合理的选择。【资料和方法】将入选本研究的生化妊娠周期的所有后续第一次IVF-ET治疗周期纳入研究组,所有后续治疗均为2003年1月至2008年4月的病例,共29个周期。选择第一次IVF治疗未孕患者随后的第二次取卵周期作为后续周期的同期对照组,共78个周期入选。研究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同第二部分。【结果】女方年龄、不孕原因、不孕年限、人工流产次数、BMI、基础窦卵泡数、基础E2、FSH、LH值、FSH/LH比值、降调节方案、Gn类型、Gn起始剂量、Gn总剂量、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取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实验室授精方式和黄体支持方案以上各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然流产次数生化妊娠后续治疗周期高于初次IVF-ET未孕后续治疗周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比较两组间获卵数、成熟MⅡ卵子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移植Ⅰ级胚胎数、移植胚胎质量评分、成熟MⅡ期卵子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冷冻胚胎率、至少移植1个7-8cⅠ级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累计临床妊娠率、抱婴回家率、周期取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率生化妊娠后续治疗周期低于对照组,但优质胚胎形成率生化妊娠后续治疗周期则高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未能证明生化妊娠是后续IVF治疗成功与否的阳性预测指标,但本研究也提示生化妊娠患者后续治疗周期的胚胎质量可能优于初次IVF-ET未孕患者后续治疗周期的胚胎质量。

全文目录


摘要  3-11
ABSTRACT  11-23
前言  23-25
第一部分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生化妊娠相关因素分析  25-42
  1 对象和方法  25-27
  2 结果  27-35
  3 讨论  35-42
第二部分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生化妊娠周期卵子和胚胎质量分析  42-48
  1 对象和方法  42-44
  2 结果  44-46
  3 讨论  46-48
第三部分 影响生化妊娠后续治疗周期成功的因素分析  48-56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48-49
  2 结果  49-53
  3 讨论  53-56
第四部分 生化妊娠对后续治疗周期妊娠结局的预测分析  56-61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56-57
  2 结果  57-59
  3 讨论  59-61
全文总结  61-62
参考文献  62-66
综述  66-8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0-81
致谢  81-83
统计学证明  83

相似论文

  1. 人IVF周期中短时受精方法及其临床结果的研究,R714.8
  2. IVF-ET后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及14d和16d两次血清β-hCG值检测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R714.22
  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异位妊娠高危因素探讨,R714.8
  4.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IVF-ET中对卵巢储备功能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价值,R445.1
  5. 胚胎着床前期子宫内膜血流与IVF-ET结局的关系,R714.8
  6. 月经周期中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变化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R714.8
  7. 黄体期血清雌孕激素变化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R714.8
  8. 季节变化和气象因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R714.8
  9. 中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干预治疗的系统评价,R271.9
  10.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超排卵周期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的临床研究,R714.8
  11.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白细胞介素-1β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中的作用分析,R714.8
  12. 生精散对损伤精子DNA修复作用的初步研究,R285
  13. 生长激素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价值及其改善卵巢反应的作用机理,R714.8
  14. 同源框基因A10、白血病抑制因子在输卵管积水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相关性,R714.8
  15.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R711.6
  16.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IVF-ET过程中的应用价值,R445.1
  17. 未成熟卵体外培养的临床应用研究,R714.8
  18. 电针介入多次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取卵过程镇痛效应的研究,R246
  19.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围着床窗期外周血淋巴细胞整合素β_1、β_3的表达特征及其意义,R714.8
  20.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后多原核合子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R714.8
  21. 发育潜能不同的猪2-细胞期孤雌胚胎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S82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产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