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在沪市A股市场的表现研究

作 者: 王志勇
导 师: 陆剑清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动量效应 反转效应 行为金融 HS模型
分类号: F832.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6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有效市场假说(EMH)认为,所有证券市场上可以获得的相关信息都能够在证券价格中及时充分地反映出来,投资者不能通过对这些市场信息的分析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然而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证券市场上存在着与有效市场假说不一致的现象,而且它们很难用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又被称为证券市场上的“异象”。动量效应反转效应就是比较典型的异象.动量效应是指过去一段时间收益比较高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获得的收益将会继续高于过去收益比较低的股票。反转效应是指过去一段时间收益比较高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获得的收益将会低于过去收益比较低的股票。这两种异象在多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上被发现,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回顾了作为标准金融学理论体系基础的有效市场假说,并对该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金融市场异象进行了介绍。接着,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基于投资者行为模型,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然后我们借鉴Debondt和Thaler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对形成期进行非重叠抽样的方式,利用1999年到2008年期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上市股票的月度交易数据,对沪市A股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沪市A股在短期内存在着明显的动量效应,中期则表现出明显的反转效应,而对于9个月和12个月的形成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动量效应,但均不明显。对此结果,本文一方面以我国股票市场的具体特征为出发点,从市场的投机性、市场参与者的结构与素质以及我国股票市场的体制方面进行解释;另一方面结合我国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具体特征,我们对Hong and Stein提出的HS模型进行了扩展,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庄家”这类投资者。经研究发现,该类投资者通过获取和分析基本面信息并利用中小投资者跟踪趋势的投资心理来制造趋势并以此获利,而这个过程引起了短期内的动量效应和中期的反转效应。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我国股市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F224
  2. 中国沪市A股反转效应的表现研究,F224
  3. 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框架下的公司决策非理性分析,F224
  4. 机构投资者行为与证券异常收益研究,F832.51;F224
  5. 基于交易成本的动量效应分析,F224
  6. A股市场中的动量效应及相应的投资策略,F832.51
  7. 中国股市的动量与反转效应,F224
  8. 筹码供需关系形成的股价涨跌模型及其应用,F224
  9. 中国股市风格动量和风格反转的实证研究,F832.5
  10. 沪市和深市A股动量效应的比较研究,F224
  11. 我国创业板IPO定价研究,F832.51
  12. 我国主板和创业板公司“高送转”信息披露与股价关系的比较研究,F224
  13. 我国创业板市场大幅涨跌后短期异常收益的实证研究,F832.51
  14. 我国创业板IPO首日超额收益实证研究及基于行为金融的理论解释,F832.51
  15. 我国IPO首日高收益率现象研究,F832.51
  16.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及其模型的实证研究,F832.51
  17. 我国股市的动量和反转投资策略实证研究,F224
  18. 我国上市公司送转股与股票价格关系实证研究,F224
  19. 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A、B股分割证券市场实证研究,F832.51
  20. 市场有效性研究之DJIA统计分析,F830.9
  21. 上海A股市场过度反应现象的实证研究,F832.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市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