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产黄青霉固体发酵产麦角固醇的研究

作 者: 张鹏荣
导 师: 郭育涛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关键词: 麦角固醇 产黄青霉 固体发酵 生物量
分类号: TQ9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麦角固醇是重要的医药化工中间体,是生产维生素D2的主要原料,绝大部分存在于真菌细胞膜中的一种固醇类化合物,可以用其表征生物量,已成为真菌生物量的重要标志物之一。本论文对产黄青霉固体发酵生产麦角固醇进行了研究。通过薄层色谱、紫外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对产黄青霉固体发酵物所得粗提液进行定性分析,证实其发酵产物中含有麦角固醇,并通过薄层色谱微量分离纯化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确定了TLC—UV法测定麦角固醇的含量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关系.。本文针对皂化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选用乙醇、甲醇和氢氧化钠作为皂化剂,通过正交实验对麦角固醇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获得较佳皂化提取条件:发酵物与皂化液之比(m/v)为1/5,乙醇、甲醇、15%NaOH体积比为分别为2:1:2,皂化温度为90℃,皂化时间为90min。采用平板培养、冷冻固化培养基的方法获得纯菌丝体,验证麦角固醇的含量与菌体量的线性关系。考察了培养时间、培养基成分对菌丝体细胞中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发现培养时间、培养基成分对麦角固醇的含量影响较小,得出产黄青霉菌丝体与麦角固醇含量的关系为y=4.354 10-3x,(x与y的单位为g)。对固体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以麸皮与豆饼粉为基本组成的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尿素、磷酸二氢钾能有效的促进麦角固醇的累积。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固体培养基的较佳配比:麸皮与豆饼粉的质量分别为8g和2g,葡萄糖0.8g、尿素0.06g、磷酸二氢钾0.01g。最佳发酵的条件为:基质含水量为1.0mL·g-1,发酵时间为4.5天。在最优条件下,麦角固醇的产量可达2.953 mg/g(干培养基)。研究了利用硅胶柱色谱纯化产黄青霉固体发酵粗提液中的麦角固醇,所用的洗脱液为石油醚—乙醚的混合溶剂系统,其体积比为5:2,并对分离纯化后的目标产物进行了紫外和高效液相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效果较好,纯度可达85.6%。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1章 文献综述  10-18
  1.1 引言  10-11
  1.2 研究背景  11-13
    1.2.1 麦角固醇的物化性质  11-12
    1.2.2 麦角固醇的应用  12-13
  1.3 麦角固醇的生产方法与市场前景  13-15
  1.4 麦角固醇发酵培养基与发酵条件的研究概况  15-17
    1.4.1 碳源  15
    1.4.2 氮源  15
    1.4.3 其它营养因素  15-16
    1.4.4 发酵时间  16
    1.4.5 通气条件  16
    1.4.6 pH 值  16-17
    1.4.7 温度  17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7-18
    1.5.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1.5.2 本文研究的内容  17-18
第2章 产黄青霉中麦角固醇的定性与定量测定  18-28
  2.1 麦角固醇测定方法与原理  18-19
  2.2 实验过程  19-23
    2.2.1 材料与试剂  19-20
    2.2.2 麦角固醇的提取方法  20
    2.2.3 麦角固醇定性分析方法  20-23
    2.2.4 麦角固醇标准曲线的绘制  23
  2.3 结果与讨论  23-26
    2.3.1 麦角固醇的定性表征  23-25
    2.3.2 麦角固醇的定量测定  25-26
  2.4 本章小结  26-28
第3章 固体发酵物中麦角固醇提取条件的优化研究  28-38
  3.1 麦角固醇的提取方法  28-29
    3.1.1 传统萃取麦角固醇的方法  28
    3.1.2 改进的萃取麦角固醇的方法  28-29
    3.1.3 本研究中所用采用的方法  29
  3.2 材料和方法  29-31
    3.2.1 菌种与培养基  29-30
    3.2.2 试剂与仪器  30
    3.2.3 固态发酵曲的制备  30
    3.2.4 麦角固醇的提取与分离  30-31
    3.2.5 麦角固醇的分析方法  31
  3.3.结果与讨论  31-36
    3.3.1 皂化条件单因素实验与分析  31-34
      3.3.1.1 皂化液体积对麦角固醇提取的影响  31-32
      3.3.1.2 反应温度对麦角固醇提取的影响  32-33
      3.3.1.3 皂化时间对麦角固醇提取的影响  33
      3.3.1.4 醇液组成对麦角固醇提取的影响  33-34
      3.3.1.5 皂化液中 NaOH 溶液的浓度对麦角固醉的提取的影响  34
    3.3.2 麦角固醇提取过程中皂化条件正交分析  34-36
  3.4 本章小结  36-38
第4章 产黄青霉产麦角固醇与其生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38-46
  4.1 概述  38-40
    4.1.1 测定生物量的意义  38-39
    4.1.2 用麦角固醇的表征生物量的特点  39
    4.1.3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  39-40
  4.2 材料与方法  40-42
    4.2.1 菌种  40
    4.2.2 培养基  40
    4.2.3 培养方法  40-41
      4.2.3.1 斜面种子培养  40
      4.2.3.2 固体发酵培养  40
      4.2.3.3 液体发酵培养  40-41
    4.2.4 纯菌丝体的获得  41
      4.2.4.1 用 PDA 或麸皮豆粕固体平板培养的方法获得  41
      4.2.4.2 液体培养的方法获得  41
    4.2.5 麦角固醇的提取与测定方法  41
      4.2.5.1 皂化液的配制  41
      4.2.5.2 提取过程  41
    4.2.6 主要仪器与试剂  41-42
  4.3 结果与讨论  42-44
    4.3.1 麦角固醇的含量与菌体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42-43
    4.3.2 培养时间对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  43
    4.3.3 不同成分培养基对菌体中麦角固醇含量的影响  43-44
  4.4 本章小结  44-46
第5章 产黄青霉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46-58
  5.1 概述  46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46-47
    5.2.1 实验仪器  46-47
    5.2.2 实验材料  47
  5.3 实验方法  47-48
    5.3.1 固体培养基制备  47-48
    5.3.2 麦角固醇的提取方法  48
    5.3.3 麦角固醇的测定方法  48
  5.4 实验方案和过程  48-55
    5.4.1 固体发酵培养基组成的单因素实验  48-52
    5.4.2 固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52-53
    5.4.3 发酵条件对麦角固醇产量的影响  53-55
      5.4.3.1 发酵基质的含水量确定  54-55
      5.4.3.2 发酵时间的确定  55
  5.5 本章小结  55-58
第6章 麦角固醇的纯化  58-64
  6.1 前言  58-59
    6.1.1 色谱柱的选择  58
    6.1.2 吸附剂的选择  58
    6.1.3 洗脱剂的选择  58-59
    6.1.4 被分离物质的性质  59
  6.2 材料与方法  59-61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9-60
    6.2.2 实验步骤  60-61
  6.3 结果与讨论  61-63
    6.3.1 柱分离麦角固醇的紫外鉴定  61-62
    6.3.2 柱层析结果的高效色谱鉴定  62-63
  6.4 本章小结  63-64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64-66
  7.1 结论  64-65
  7.2 建议  65-66
参考文献  66-70
致谢  70-72
附录  72

相似论文

  1. 5种园林花卉对Cu2+胁迫的耐性评价研究,S68
  2.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3. 两株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S482
  4. 三种水生植物生长对土壤性状和根际氮、磷耗竭的影响,S154.4
  5. 铁、锰等微量元素对栽培丹参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S567.53
  6. 施氮量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氮素利用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S562
  7. 福建海坛岛主要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生产力研究和土壤养分特征分析,S727.2
  8. 不同氮磷肥水平下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S158
  9. 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S147.2
  10.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S154.3
  11. 土壤盐分对棉田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S562
  12. 松嫩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模拟增温及氮沉降的响应,S812.2
  13. 甘蔗营养高效利用种质资源筛选研究,S566.1
  14.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S154.3
  15. 真菌代谢产物中促进纳他霉素合成的诱导子的研究,TQ465
  16. 复壮改良措施对过马营地区退耕还草多年生人工草地土壤及植被的影响,S812
  17. 木聚糖酶出发菌株的研究及酶性质的考察,Q814
  18. 木聚糖酶Y3的筛选及性质考察,X172
  19. Cu、Zn、Pb、Cd单一污染对潮棕壤生物活性的影响,X53
  20. 济源浅山区植物群落特征与鼠类食物组成研究,Q948
  21. 黄土区藻类回接之生境条件及氮磷营养研究,Q94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其他化学工业 > 发酵工业 > 发酵法制高级醇及多元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