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颤宁方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单胺类神经递质及行为学影响

作 者: 耿百乐
导 师: 田军彪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抗颤宁方 单胺类神经递质 帕金森病
分类号: R28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帕金森病(PD)是多发于中老年以上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帕金森病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导师田军彪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历代文献研究,创制了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熄风止颤的抗颤宁方,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课题用6-羟基多巴胺(6-OHDA)立体定向注射到大鼠黑质部位复制帕金森病模型,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学的变化和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进而对抗颤宁方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美多巴组。将6-OHDA立体定向注射到大鼠黑质部位制作帕金森病模型。造膜分别采用一点注射法和两点注射法,比较一点注射法与两点注射法制作模型的成功率。一点注射坐标:前囟后5.0 mm,矢状缝右侧2.0 mm,背腹下8.1 mm,该点注射4μl。两点注射坐标(1)前囟后4.4 mm,矢状缝右侧1.2 mm,背腹下7.8 mm;(2)前囟后4.8 mm,矢状缝右侧1.0 mm,背腹下7.8 mm,每个坐标点分别注射2μl。造模2周后,腹腔注射阿朴吗啡(APO)来诱导大鼠向健侧旋转的行为并记数,符合量化标准的大鼠作为模型备用(>7次/分钟)。然后进行给药治疗,中药组给予抗颤宁方(天麻15g、白芍20g、龟板15g、黄芪15g、当归12g、川芎15g、鸡血藤15g、厚朴15g、茯苓12g、炙甘草9g),剂量为33.5 g/kg·d;美多巴组给予美多巴,剂量为125 m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各组在灌胃给药2周后均用阿朴吗啡诱导旋转后并记数,比较治疗前、后各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旋转行为的变化,以探求其机制。记录帕金森病大鼠每50分钟旋转的次数,并做统计学处理。常规喂养6周后,处死大鼠,迅速取出纹状体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于超低温冰箱保存,用于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测定。结果1.两点注射法组的模型成功率高于一点注射法组(P<0.05)。2.造模2周后,用阿朴吗啡诱导模型大鼠旋转,模型组、中药组和美多巴组大鼠旋转次数均大于7次/分钟(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一致)。假手术组大鼠旋转不典型,小于7次/分钟。3.中药组治疗后大鼠旋转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美多巴组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中药组与美多巴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内DA、DOPAC、HVA、NE、5-HT的含量比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给予抗颤宁方治疗后,纹状体内DA、DOPAC、HVA、NE、5-HT的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给予美多巴治疗后,其含量也都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中药组与美多巴组DA、DOPAC、HVA、NE、5-HT的含量均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研究提示:通过在大鼠脑内黑质致密部位注入6-OHDA,损伤纹状体系统,减少多巴胺含量来模拟了临床病理现象,制成帕金森病模型。该模型已被证明具有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成模率较高的特点,也符合帕金森病模型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经抗颤宁方治疗后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旋转次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并且能显著提高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其机制可能与本方具有的保护黑质纹状体、抗氧化能力、延迟细胞凋亡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8
英文摘要  8-12
研究论文 抗颤宁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单胺类神经递质及行为学的影响  12-44
  第一部分 黑质法注射 6-OHDA 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12-22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4
    结果  14-15
    附图  15
    附表  15-16
    讨论  16-20
    参考文献  20-22
  第二部分 抗颤宁方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  22-29
    前言  22-23
    材料与方法  23-24
    结果  24-25
    附图  25-26
    附表  26
    讨论  26-27
    参考文献  27-29
  第三部分 抗颤宁方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 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  29-43
    前言  29
    材料与方法  29-30
    结果  30-32
    附图  32-35
    附表  35-36
    讨论  36-41
    参考文献  41-43
  结论  43-44
综述 中医药和单胺类神经递质与帕金森病的研究  44-56
  参考文献  52-56
致谢  56-57
个人简历  57

相似论文

  1.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大鼠的实验研究,R742.5
  2. 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体系在sf9细胞中重组表达保守性多巴胺能神经营养因子,R346
  3. 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R742.5
  4. 帕金森病个体化诊疗的依从性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R742.5
  5. 阿米洛利通过自噬途径保护PC12细胞的研究,R329
  6. MRI在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原性帕金森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R445.2
  7. 中国汉族人群TGF-β1启动子-509C/T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的研究,R742.5
  8. 15-差向异构体—脂氧素A4对脂多糖诱导小胶质细胞内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363
  9. 帕金森病患者经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后非运动症状临床综合调查分析,R742.5
  10. BST1基因rs4698412多态性与散发性帕金森病关联研究,R742.5
  11.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帕金森病Parkin基因多态性研究,R742.5
  12. 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的相关性研究,R742.5
  13. 慢性间断性缺氧对帕金森病模型鼠纹状体氧化应激的影响,R742.5
  14. 海藻糖对alpha突触核蛋白聚集的影响,R742.5
  15. 电刺激PD大鼠黑质网状部对脚桥核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R742.5
  16. 水通道蛋白-4缺失对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其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的研究,R742.5
  17. 氯化钾诱导硫氧还蛋白和CDK5表达的分子机制,R742.5
  18. LRRK2突变体诱导人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R742.5
  19.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R742.5
  20. 帕金森病的多导睡眠图研究及息宁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R742.5
  21. 低剂量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乙酰胆碱及M_1、M_2受体的影响,R742.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实验药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