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靖远松叶蜂交配行为及性信息素应用技术研究

作 者: 刘金利
导 师: 黄大庄;张真
学 校: 河北农业大学
专 业: 森林保护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交配行为 性信息素 诱捕 迷向
分类号: S763.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是危害油松的重大森林害虫,1994年定为新种。为了更好的了解靖远松叶蜂的繁殖特性,为该虫的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 Xiao et. Zhang)的交配行为进行了研究。靖远松叶蜂雄蜂羽化从8:00时~13:00时,以上午9:00时~10:00时为高峰,占雄蜂羽化总量(95头)的72.6%;雌蜂羽化高峰从9:00时~15:00时, 11:00时~12:00时为高峰,占雌蜂羽化总量(168头)的76.2%。对新羽化的雌雄蜂进行配对交配观察,发现靖远松叶蜂的雌雄交配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有一些雌雄蜂相遇多次也不相互交配,而有些雌雄蜂之间很容易交配。雌蜂交配率为56.39%,雄蜂交配率为35.42%。为此对交配和未交配的雌雄蜂的体长、头宽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交配的与未交配的雌雄蜂虫体大小没有显著差异。靖远松叶蜂雌雄蜂均能多次交配,单个雌蜂最高交配次数为9次,其中交配4次以上的占26.7%,交配2~3次的占36.7%,交配1次的占30%,没有交配的占6.7%。单个雄蜂最高交配次数为4次,其中交配4次以上的占3.3%,交配2~3次的占6.7%,交配1次的占50%,没有交配的占40%。雌雄蜂交配持续时间较长,交配时间最低为19min,最长为58min。雌雄蜂从羽化第一天就可以交配,平均寿命分别为4.1d和2.4d。通过对靖远松叶蜂受精的与没有受精的卵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靖远松叶蜂雌蜂受精的与没有受精的产的卵都随着生长发育褶皱变长,在褶皱密度上存在不同,受精的卵比没有受精的卵褶皱密一些。2008年在甘肃省哈斯山林场进行了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大量诱捕迷向防治靖远松叶蜂的试验,比较了处理区和对照区的靖远松叶蜂成虫,卵块,幼虫虫口密度,被害率。结果表明,大量诱捕区和迷向区成虫,卵块,幼虫,被害率都在不同程度上比对照区有所减少。研究表明,在哈斯山林场进行的大量诱捕和迷向实验,对靖远松叶蜂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迷向区成虫降低为41.86%,33.33%,17.28%.其中卵块数与对照区没有形成显著性差异,大量诱捕区卵块降低分别为35.71%,50.00%,7.15%,47. 50%,25.00%,40.00%,13.64%,0%,13.64%。迷向区卵块降低分别为4.76%, 2.50%,0%。8月份的油松被危害率及幼虫种群密度中,更进一步验证了大量诱捕和迷向的效果——大量诱捕区、交配干扰区与对照区相比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油松被害率和叶蜂幼虫种群密度。且大量诱捕中灾区幼虫数减少差异显著,轻灾区幼虫数减少差异极显著,大量诱捕区油松被害率呈现极显著差异。迷向重灾区和轻灾区幼虫数减少差异极显著。迷向区中灾区形成显著差异,被害率形成极显著差异。大量诱捕区幼虫降低分别为31.33%,42.03%,1.99%,35.98%,17.36%,31.20%,53.10%,16.72%,40.24%。大量诱捕区被害率降低为26.37%,39.56%,35.16%,32.35%,25.00%,22.06%,36.84%,33.33%,26.32%。迷向区幼虫降低为9.87%,36.69%,31.91%;迷向区被害率降低为20.88%,22.06%,28.07%。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引言  10-19
  1.1 松叶蜂信息素研究进展  10-14
    1.1.1 松叶蜂性信息素的研究历程  10-11
    1.1.2 松叶蜂信息素产生的部位  11-12
    1.1.3 松叶蜂性信息素的感受器研究  12
    1.1.4 松叶蜂化学成分研究  12-14
    1.1.5 松叶蜂性信息素诱捕器的研究  14
  1.2 松叶蜂的求偶研究  14-16
    1.2.1 靖远松叶蜂雌蜂的求偶行为  15
    1.2.2 靖远松叶蜂雄蜂的求偶行为  15
    1.2.3 雄蜂对处女雌蜂及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反应  15-16
    1.2.4 靖远松叶蜂交配和产卵行为  16
  1.3 松叶蜂性信息素监测和防治的研究现状  16-17
    1.3.1 种群监测  16
    1.3.2 大量诱捕  16-17
    1.3.3 交配干扰法  17
  1.4 发展趋势  17
  1.5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7-19
    1.5.1 本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8-19
2 靖远松叶蜂交配行为研究  19-25
  2.1 靖远松叶蜂形态特征概述  19
  2.2 材料与方法  19
    2.2.1 供试虫源及饲养方法  19
    2.2.2 雌雄蜂交配能力的测定  19
  2.3 结果与分析  19-24
    2.3.1 靖远松叶蜂羽化节律  19-20
    2.3.2 交配行为  20
    2.3.3 交配的选择性  20-21
    2.3.4 交配选择性原因分析  21
    2.3.5 交配率  21-22
    2.3.6 交尾持续时间  22
    2.3.7 雌雄蜂交配能力比较  22-23
    2.3.8 雌雄蜂交配日龄  23
    2.3.9 靖远松叶蜂卵孵化率  23
    2.3.10 靖远松叶蜂幼虫成活率  23-24
  2.4 小结  24-25
3 靖远松叶蜂受精的与未受精的卵的电镜观察  25-28
  3.1 材料与方法  25-26
    3.1.1 供试卵  25
    3.1.2 固定液配制  25-26
    3.1.3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和观察  26
  3.2 结果与分析  26-27
  3.3 小结  27-28
4 利用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大量诱捕试验  28-33
  4.1 试验地概况  28-29
  4.2 材料和方法  29-30
    4.2.1 试验地设置  29
    4.2.2 诱芯和诱捕器  29-30
    4.2.3 试验方法  30
  4.3 数据处理  30
  4.4 计算公式  30
  4.5 结果与分析  30-32
    4.5.1 卵块数的比较  30-31
    4.5.2 幼虫种群密度调查  31
    4.5.3 油松被害率调查  31-32
    4.5.4 幼虫成活率对比  32
  4.6 小结  32-33
5 交配干扰法(迷向法)  33-37
  5.1 材料与方法  33-34
    5.1.1 试验地设置  33
    5.1.2 诱芯和诱捕器  33
    5.1.3 试验方法  33-34
  5.2 数据处理  34
  5.3 计算公式  34
  5.4 结果与分析  34-36
    5.4.1 诱捕量的比较  34-35
    5.4.2 卵块数的比较  35
    5.4.3 幼虫种群密度调查  35
    5.4.4 油松被害率调查  35-36
    5.4.5 幼虫成活率对比  36
  5.5 小结  36-37
6 结论与讨论  37-41
  6.1 结论  37
  6.2 讨论  37-39
  6.3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39-41
参考文献  41-47
附录  47-49
作者简历  49-50
致谢  50

相似论文

  1. 樟巢螟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相关研究,S763.3
  2. DcR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R737.33
  3. 筛胸梳爪叩甲性信息素的初步研究,S763.3
  4. 新型诱性粘虫板和无公害粘虫胶的研究及其对温室白粉虱及其所传病害的防治效果,S433
  5. 度量n-李代数的结构,O152.5
  6. 新型诱性粘虫板和粘虫胶的研究及其对番茄保护地蚜虫及蚜传病毒病防治效果,S436.412
  7. 红棕象甲防控技术初步研究,S763.3
  8. 绿僵菌侵染对东亚飞蝗发育的影响研究,S433
  9. 椰心叶甲啮小蜂复眼和触角对其交配和寄生行为的影响,S476.3
  10. 黄浦世博园区蚊虫种群动态观察及不同监测方法的效果探讨,R184
  11. 甜菜夜蛾PBAN受体(PBANR)基因克隆及PBAN与PBANR的相对表达研究,S433.4
  12. 小刀螂生物学及其卵鞘对糖尿病小鼠的作用研究,S899.9
  13.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合成与田间应用技术研究,S482.3
  14. 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诱捕效果研究,S436.611.2
  15. 山楂叶螨种群扩散与行为初探,S433
  16. 广聚萤叶甲成虫交配与产卵行为策略,S451
  17.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松材线虫监测技术与防范研究,S763.18
  18. 草地螟生殖行为和能力及其在不同环境生理条件下的变异,S433
  19. 麻疯树柄细蛾(Stomphastis thraustica)交配节律及其性信息素粗提物的研究,S433.4
  20. 云斑天牛交配行为研究及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克隆,S763.3
  21. 豇豆荚螟生物学特性及其性信息素粗提物应用的初步研究,S43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保护学 > 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 > 虫害及其防治 > 膜翅目害虫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