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甜菜夜蛾PBAN受体(PBANR)基因克隆及PBAN与PBANR的相对表达研究
作 者: 程云霞
导 师: 牛长缨;罗礼智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性信息素 PBAN PBANR G蛋白偶联受体
分类号: S43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揭示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bner)(鳞翅目:夜蛾科)体内性信息素的合成途径及相应的调控基础,为了解其交配行为及改善、提高其性信息素监控技术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本文在认真总结、分析了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受体(PBANR)及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PBAN)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的同时,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对甜菜夜蛾PBANR基因cDNA全长序列进行了克隆和阐述,对PBAN及PBANR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原创性结果:1、利用RT-PCR结合RACE方法首次从甜菜夜蛾雌成虫性腺组织中克隆到了PBANR基因cDNA全长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umber:EU365878)。该序列包括了1053bp并编码350个氨基酸残基的甜菜夜蛾PBANR基因开放阅读框。2、应用软件分析氨基酸序列表明甜菜夜蛾的PBANR为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之一,由7个跨膜结构域,1个胞外N端结构域,1个胞内C端结构域,3个胞外和3个胞内环状结构域组成。与其近缘种海灰翅夜蛾Spodoptera littoralis(Boisduval)的PBANR氨基酸序列同一性高达98%。3、利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了PBAN和PBANR在甜菜夜蛾雌成虫脑-咽下神经节复合体、腹神经索、卵巢和性腺的相对表达量,并成功地从量的角度证实了PBAN和PBANR的配体-受体关系。所得的结果为:PBAN和PBANR在这4种组织中均可表达,但其表达量会随组织的不同而异;PBAN相对表达量以脑-咽下神经节的最高(14.71),腹神经索的次之(4.12)、卵巢(1.02)和性腺的最低(1.00),前者的表达量与后三者的差异显著(P<0.05),后三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PBANR的相对表达量以性腺的最高(5.36),腹神经索的次之(2.37),脑-咽下神经节(1.00)和卵巢(0.74)的最低。前者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后三者的(P<0.05),但后三者的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4、利用荧光定量实时RT-PCR方法测定了3日龄雌成虫PBAN和PBANR在昼夜24h中6个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PBAN在光期(07:00-21:00)的表达量均较低,进入暗期后PBAN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到23:30(进入暗期2.5h)达到最大值之后明显下降(进入暗期6.5h)。PBANR的相对表达量与PBAN的同步性较为一致。即进入光期的4.5h到进入暗期的6.5h之间,PBAN和PBANR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几乎相同。虽然PBAN和PBANR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这些结果与甜菜夜蛾性信息素释放及交配的昼夜节律相一致。5、利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测定1-5日龄雌成虫脑-咽下神经节复合体PBAN和性腺PBANR的相对表达量所获的结果为:PBAN的相对表达量随雌成虫日龄的增加而升高,到5日龄时达到最大。其中5日龄PBAN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2日龄的(P<0.05),但与3、4日龄的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1-4日龄成虫的PBAN表达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PBANR的相对表达量也随日龄的增加而升高。其中第4d的表达量与第5d、2d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第1d、3d的差异显著(P<0.05)。另外,1-3 d的表达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5d内PBAN和PBANR的相对表达量均随与成虫日龄的增加而呈显著的直线上升趋势(P<0.05):PBAN的回归方程为Y=0.2175+0.5999X,R=0.7790;PBANR的回归方程:Y=0.8479+0.2655X,R=0.6470)。这与1-5日龄甜菜夜蛾具有旺盛的交配能力相吻合。
|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1 1 立题依据 11-20 1.1 前言 11-12 1.2 PBAN、PBANR及性信息素合成的调控 12-20 1.2.1 PBAN的研究进展 12-13 1.2.2 PBANR的研究 13-16 1.2.3 性信息素合成的调控 16-18 1.2.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20 2 材料与方法 20-55 2.1 方案设计 20-23 2.1.1 PBANR cDNA全长序列的克隆 21-22 2.1.2 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 22-23 2.2 PBANR cDNA序列全长的克隆 23-40 2.2.1 虫源及饲养方法 23-25 2.2.2 试剂 25 2.2.3 PBANR基因特异片段的克隆 25-31 2.2.4 PBANR基因的3′RACE 31-33 2.2.5 PBANR基因5′RACE 33-39 2.2.6 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的校正 39-40 2.3 PBAN和PBANR的相对表达量的确定 40-55 2.3.1 实验材料 40 2.3.2 主要试剂 40-41 2.3.3 引物设计及筛选 41-42 2.3.4 总RNA提取 42 2.3.5 DNase Ⅰ处理去除基因组DNA污染 42-43 2.3.6 反转录 43-44 2.3.7 定量片段的确认 44 2.3.8 标准曲线的获得 44-45 2.3.9 批内和批间变异 45-46 2.3.10 不同组织中PBAN与PBANR的相对表达量 46-49 2.3.11 昼夜不同时间PBAN与PBANR的相对表达量 49-51 2.3.12 不同日龄雌成虫PBAN与PBANR的相对表达量 51-53 2.3.13 数据分析和统计 53-55 3 结果 55-90 3.1 甜菜夜蛾PBANR的克隆 55-66 3.1.1 甜菜夜蛾PBANR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 55-56 3.1.2 甜菜夜蛾PBANR基因3′RACE的克隆 56-57 3.1.3 甜菜夜蛾PBANR基因5′RACE的克隆 57-58 3.1.4 甜菜夜蛾PBANR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的校正 58-60 3.1.5 PBANR基因cDNA全序列及结构分析 60-66 3.2 PBAN和PBANR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66-90 3.2.1 特异引物筛选 66-68 3.2.2 基因组DNA的去除 68-71 3.2.3 定量基因参照片段的确认 71-72 3.2.4 标准曲线 72-79 3.2.5 批内和批间变异 79-83 3.2.6 雌成虫不同组织中PBAN和PBANR的相对表达量 83-85 3.2.7 昼夜不同时间点雌成虫PBAN和PBANR的相对表达量 85-87 3.2.8 不同日龄雌成虫PBAN和PBANR的相对表达量 87-90 4 讨论与结论 90-97 4.1 甜菜夜蛾PBANR基因mRNA全长序列的克隆 90-91 4.2 雌成虫PBAN和PBANR的相对表达量 91-95 4.3 结论与问题 95-97 参考文献 97-109 致谢 109
|
相似论文
- 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S433
- 甜菜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的表达动态及其受交配和钟基因沉默的影响,S433.4
- 一个油菜菌核病抗病相关基因的功能初步分析,S435.654
- 樟巢螟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相关研究,S763.3
- 筛胸梳爪叩甲性信息素的初步研究,S763.3
- 新型诱性粘虫板和无公害粘虫胶的研究及其对温室白粉虱及其所传病害的防治效果,S433
- 奶山羊短链脂肪酸受体GPR41基因的克隆分析与腺病毒RNA干扰载体构建,S852.65
- 靖远松叶蜂交配行为及性信息素应用技术研究,S763.43
- 扁叶蜂性信息素及其植物源引诱剂研究,S763.3
- 竹笋夜蛾种群动态和综合治理技术研究,S763.7
- 甜菜夜蛾多食性特点与性信息素等监控技术的作用评估,S433
- 杨扇舟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与结构研究及其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S763.7
- 应用中华卵索线虫和性信息素监控甜菜夜蛾种群的技术及机理,S435.66
- 大壁虎脑切片显微图像区域轮廓提取及性信息素差异性研究,TP391.41
- 东北大黑鳃金龟信息物质的提取与鉴定,S433
- 甜菜夜蛾蛹黑突变品系对药剂敏感性及生化机理研究,S433
- CRH-R1同源性脱敏在大鼠创伤早期下丘脑室旁核CRH分泌调节中的作用,R641
-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泛素基因的分子进化及功能研究,S476
- 转Bt基因棉花对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S435.62
- 温度和营养对甜菜夜蛾生殖的影响,S43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 鳞翅目害虫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