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邻里关系背景下的北京居住社区公共空间研究

作 者: 谢昭
导 师: 戎安
学 校: 中央美术学院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社区 公共空间 公共生活 邻里关系 邻里适应
分类号: TU984.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4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观察不同城市居住空间模式所呈现出的邻里关系特点,发现社区的物质空间环境是影响邻里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上世纪末开始的住房商品化改革大大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传统的邻里风俗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当代的商品房社区发展出一种更为松散也更为脆弱的邻里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居民之间的联系日渐减弱,社区的公共生活也活力不再,更为严重的是社区问题开始显现。究其原因,正是社区公共空间的变化冲击了传统邻里存在的基础,使后者出现种种不适。因此只有改观现有的社区公共空间体系,使它适应当代邻里的发展。通过环境手段使传统邻里中值得保留的部分能够得以延续,并促进当代邻里新价值的发展,塑造当代社区居民欢迎的邻里关系。社区公共空间的邻里适应策略以促进社区公共生活为途径,重塑社区公共空间体系。通过归纳划分四类公共空间构成要素—功能设施、服务设施、行政管理设施和环境空间,分类研究其社区职能与维系邻里发展的价值,并且对不同年龄群体的不同需求做出判断,着重分析了儿童和老龄人群对社区公共空间的特殊需求,从而设定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对应现状情况确定其改造策略。居住区承载着一座城市最为重要的居住功能,但当代的生活方式对住区有着新的要求,因此向住区注入更多的功能实现混合型的综合利用,是住区向社区转变的关键。当今社会,良好的邻里关系依然受到人们的向往,依然拥有巨大的社会价值,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社区急需第二次转变—向邻里社区的转变。在这种环境下,研究当代邻里关系背景下的社区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目录  6-8
第1章 绪论  8-14
  1.1 选题背景  8
  1.2 研究现状  8-10
    1.2.1 国外研究现状  8-9
    1.2.2 国内研究现状  9-10
  1.3 研究框架  10-14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0-11
    1.3.2 研究方法  11-12
    1.3.3 论文结构及重点研究内容  12-14
第2章 邻里关系社区公共空间  14-27
  2.1 引论  14
  2.2 关于社区  14-18
    2.2.1 社区的历史与定义  14-16
    2.2.2 中国的社区化概况  16-18
  2.3 邻里与邻里关系  18-21
    2.3.1 邻里的历史与定义  18-20
    2.3.2 邻里关系及其作用  20-21
  2.4 社区公共空间  21-25
    2.4.1 公共空间的定义  21-22
    2.4.2 城市中的公共空间  22-24
    2.4.3 社区公共空间及构成要素  24-25
  2.5 社区公共空间与邻里的交互关系  25-26
    2.5.1 社区公共空间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与职能  25
    2.5.2 社区环境与邻里关系的交互作用关系与影响机制  25-26
  2.6 小结  26-27
第3章 传统住区·居住区体系·邻里社区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对比研究  27-43
  3.1 引论  27-28
  3.2 北京城市的居住模式  28-35
    3.2.1 传统住区  28-29
    3.2.2 居住区体系与商品房小区  29-31
    3.2.3 邻里社区  31-35
  3.3 传统住区·居住区体系·邻里社区的公共空间对比研究  35-40
    3.3.1 三类居住模式其公共空间及公共生活情况对比  35-38
    3.3.2 居住区体系主导下城市社区公共生活和社区精神的衰落  38-40
  3.4 当代北京的城市居住社区邻里关系  40-42
    3.4.1 传统与当代邻里关系比较  40-41
    3.4.2 继承、摒弃与价值评价  41-42
  3.5 小结  42-43
第4章 基于当代邻里背景下的社区公共空间架构  43-56
  4.1 引论  43
  4.2 当今居住区公共空间规划观念的迷失与设计的失效  43-44
  4.3 社区公共空间的邻里适应性策略  44-45
    4.3.1 邻里适应的必要性  44
    4.3.2 邻里适应性社区公共空间的组织原则  44-45
  4.4 邻里适应性社区公共空间架构  45-53
    4.4.1 总体架构  45-46
    4.4.2 功能设施  46-49
    4.4.3 服务设施  49-51
    4.4.4 环境空间  51-53
  4.5 儿童和老龄人群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53-55
    4.5.1 针对儿童的公共空间  53-54
    4.5.2 针对老龄人群的公共空间  54-55
  4.6 小结  55-56
第5章 结语  56-58
图表来源  58-60
参考文献  60-62
致谢  62-63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3

相似论文

  1.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2. 基于GIS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G647
  3.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的城市社区治安服务研究,D631.4
  4.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5. 小学与社区德育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讨,G621
  6. 学校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研究,G637
  7. 社区生态教育研究,G720
  8.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研究,D669.6
  9. 南京市玄武区和谐社区建设研究,D669.3
  10. 虚拟学习社区中影响学习者知识共享的因素探究,G434
  11. “解放牛网”研究,G206
  12. 苏州市“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669.3
  13. 社区高血压患者钙营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研究,R473.2
  14. 山西社区科技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G322.7
  15. 试论利益协调对城市社区人归属感的促进,D669.3
  16. 中国城市社区矛盾冲突问题研究,D669.3
  17. 美国社区学院师生关系及其启示,G648.6
  18. 太原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田径健身的现状调查研究,G82
  19.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实施对策研究,R95
  20. 城市社区网络治理研究,D669.3
  21.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现状研究,D6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居住区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