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麦条锈病辅助鉴别寄主的筛选和品种中梁22号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作 者: 马雨磊
导 师: 金社林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病理学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生理小种 鉴别寄主 中梁22号 抗性遗传 病情指数
分类号: S43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真菌病害之一,在世界各麦区均有发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条锈病流行区,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条锈菌流行区系。条锈病的流行常给我国小麦生产造成十分重大的损失。2005-2008年,进行了中国小麦条锈病辅助鉴别寄主的筛选和流行生理小种继代在鉴别寄主上反应及品种中梁22号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的研究。结果如下:1.辅助鉴别寄主的筛选对全国重要生产品种绵阳26,京双16,陇原935,豫麦34,晋麦54,冀麦30,郑麦9023,鲁麦23,92R137,皖麦19,冀麦38,北京837,豫麦47,扬麦5号,中梁22号,兰天15号,中梁969,A3接种不同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得出的结论:中梁22号,兰天15号,中梁969,A3这四个品种可以初步作为辅助鉴别寄主。2.流行生理小种继代在鉴别寄主上反应全国统一鉴别寄主对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32号和水14致病类型在反应型上没有发生变化,另外一些品种对条中32号和水14致病类型在反应型上有下降趋势。所有被测试品种对条中32号和水14致病类型在病情指数上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3.中梁22号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陇南重要小麦生产品种中梁22号作母本,感病品种铭贤169作父本进行杂交,F2代材料苗期分别接条锈菌条中32号、水14、水7和水4致病类型的单孢菌系。抗性遗传结果表明: F2代对条中32号的植株抗感分离比为24:390,符合理论比1:15;F2代对水14致病类型植株抗感分离比为46:341,符合理论比9:55;F2代对水7致病类型植株抗感分离比为190:225,符合理论比7:9;F2代对水4致病类型植株抗感分离比为212:151,符合理论比9:7,上述结果经卡方测验均符合理论结果。据此推知中梁22号对条中32号的抗性由2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对水14致病类型由2对显性抗性基因和1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对水7致病类型由2对隐性互补抗性基因控制,对水4致病类型由2对显性累加抗性基因控制。

全文目录


摘要  2-3
Summary  3-8
第一章 绪论  8-20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8-10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0-18
    2.1 中国鉴别寄主  10-12
      2.1.1 鉴别寄主  10-11
      2.1.2 致病性分析  11-12
    2.2 国际鉴别寄主和欧洲鉴别寄主  12
    2.3 北美鉴别寄主  12-13
    2.4 印度鉴别寄主  13
    2.5 小麦抗条锈病性遗传研究进展  13-18
      2.5.1 研究历史  13-14
      2.5.2 主效抗病基因  14-15
      2.5.3 常规遗传学方法  15
      2.5.4 细胞遗传学方法(非整倍体法)  15-16
      2.5.5 抗病基因推导  16-17
      2.5.6 标记的应用  17-18
  3. 主要研究内容  18-20
    3.1 中国小麦条锈病辅助鉴别寄主的筛选  18-19
    3.2 流行生理小种继代在鉴别寄主上反应  19
    3.3 中梁22 号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19-20
第二章 小麦条锈病辅助鉴别寄主的筛选  20-28
  1 材料与方法  20-22
    1.1 材料  20
      1.1.1 预选辅助鉴别寄主的小麦品种  20
      1.1.2 全国统一鉴别寄主  20
      1.1.3 供试菌种  20
    1.2 试验方法  20-22
      1.2.1 条锈菌标样的采集  20
      1.2.2 条锈菌标样的繁殖  20-21
      1.2.3 鉴别寄主和被选品种的接种  21
      1.2.4 鉴别寄主的的概念  21
      1.2.5 寄主反应分级  21-22
  2 结果与分析  22-26
    2.1 供试小麦品种的遗传背景  22
    2.2 流行小种在供试品种上的反应  22-26
      2.2.1 2007 年5 月15 日记载结果  22-23
      2.2.2 2007 年6 月5 日记载结果  23
      2.2.3 2007 年10 月3 日记载结果  23-26
  3 讨论  26-28
第三章 流行生理小种继代在鉴别寄主上反应  28-39
  1 材料与方法  28-30
    1.1 材料  28
      1.1.1 供试菌种  28
      1.1.2 供试品种  28
    1.2 方法  28-30
      1.2.1 试验地点  28
      1.2.2 菌种的繁殖  28-29
      1.2.3 供试品种的繁殖  29
      1.2.4 供试品种的接菌方法  29
      1.2.5 记载方法  29-30
  2 结果与分析  30-38
    2.1 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32 号致病力的测定  30-34
      2.1.1 全国统一鉴别寄主对条中32 号反应型的变化  30-31
      2.1.2 其他被测试品种对条中32 号反应型的变化  31-32
      2.1.3 全国统一鉴别寄主对条中32 号病情指数的变化  32-33
      2.1.4 其它被测试品种对条中32 号病情指数的变化  33-34
    2.2 条锈菌生理小种水14 致病类型致病力的测定  34-38
      2.2.1 全国统一鉴别寄主对水14 致病类型反应型的变化  34-35
      2.2.2 其它被测试品种对水14 反应型的变化  35
      2.2.3 全国统一鉴别寄主对水14 致病类型病情指数的变化  35-36
      2.2.4 其它被测试品种对水14 致病类型病情指数的变化  36-38
  3 讨论  38-39
第四章 中梁22 号的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  39-43
  1 材料与方法  39-40
    1.1 试验材料  39
      1.1.1 供试品种  39
      1.1.2 供试菌系  39
    1.2 试验方法  39-40
      1.2.1 杂交  39
      1.2.2 育苗  39
      1.2.3 接种  39
      1.2.4 培育  39-40
      1.2.5 统计分析方法  40
  2 结果与分析  40-42
    2.1 供试亲本材料对供试小麦条锈菌的反应  40
    2.2 抗性遗传分析  40-42
      2.2.1 对条中32 号的抗性遗传分析  40-41
      2.2.2 对水 14 的抗性遗传分析  41
      2.2.3 对水7 的抗性遗传分析  41
      2.2.4 对水4 的抗性遗传分析  41-42
  3 讨论  42-43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43-46
致谢  46-47
参考文献  47-51
作者简介  51-52
导师简介  52-53

相似论文

  1. 马铃薯甲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硫丹的抗性及其机理,S435.32
  2. 小菜蛾PxGABARα1基因突变与氟虫腈抗性的关系,S433.4
  3. 新疆烟粉虱生物型及B型烟粉虱对吡丙醚抗药性风险评估,S433
  4. 大豆孢囊线虫扩展蛋白基因expansin的克隆和分析及大豆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S565.1
  5. 江苏地区几个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鉴定及基因型分析,S511
  6. 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SC10株系抗性的遗传和抗性基因的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S565.1
  7. 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生理分化和遗传多态性研究,S435.131
  8. 平遥长山药连作障碍机理研究及其防治对策,S436.32
  9. 苹果褐斑病的高光谱遥感监测估算分析研究,S436.611
  10. 小麦条锈菌流行生理小种RAPD标记分析及CYR33SCAR标记的建立,S435.121
  11. 甜瓜白粉病病原生理小种鉴定及抗白粉病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S436.5
  12.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多样性分析,S436.42
  13. 27份稻曲病抗源材料农艺性状评价及部分材料抗性遗传初步分析,S435.111.4
  14. 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S435.32
  15. 烟草种质资源对蚀纹病及脉斑病的田间抗病性研究,S435.72
  16. 小麦条锈菌产孢相关基因PsCon1的克隆及qRT-PCR分析,S435.121
  17. 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EST-SSR多样性分析,S435.32
  18. 稻瘟病菌四种生理小种的形态和生长特性研究,S435.111.41
  19. 西花蓟马对多杀菌素抗性分子机制的研究,S433
  20. 黄瓜抗黑星病遗传规律研究及抗病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S642.2
  21. 花生矮化病毒病抗性的遗传分析及抗性分子标记研究,S435.65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 麦类病虫害 > 病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