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唐英戏曲研究

作 者: 赵丽莹
导 师: 高益荣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唐英 戏曲 教化 场上之曲 昆曲改良
分类号: I20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唐英是清代戏曲史上一位较有影响和特色的戏曲家。他生活在花雅争胜、戏曲激烈变革的清中叶,和同时代许多戏曲作家一样,唐英的作品以世风教化为主旨,但家班的长期实践演出经历和对花部地方戏的欣赏使唐英的戏曲作品并不完全同于清中叶的大部分“案上文章”,唐英把“场上之曲”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他的十七部剧作真实记录了清中叶戏曲的体制变化情况,反映了花雅争胜的时代背景,研究唐英的戏曲创作对于我们全面把握清中叶戏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章:第一章结合唐英诗文简介唐英生平及戏曲作品,主要突出他的正直、悲天悯人的品德,他和张坚、董榕、蒋士铨的戏曲交流活动及他的平和心态,并从《灯月闲情》(唐英戏曲集原总名)的“闲”字入手,重点探讨唐英平和、从容的心态对他的戏曲创作的影响。第二章论述唐英剧作的思想内容。唐英的剧作主要可分为主旨世风教化的作品和寄兴遣怀的历史剧两大类,重点论述唐英剧作的世风教化主旨,试图从儒家伦理文化入手,探讨唐英戏曲风化观的渊源和原因,并结合清中叶理学复兴大的文化背景,以期对其作一全面的梳理与把握。第三章结合清代史料、戏曲论著从舞台表演的角度把握唐英剧作的艺术特色。和清中叶整体追求典雅的风气不同,唐英和清初的李渔一样,追求戏曲表演的通俗化,本论文试图以史料来证明唐英的戏曲在哪些方面见证了清中叶戏曲体制的剧烈变革。第四章结合清代史料、戏曲论著对花雅争胜的时间及重点作一分析,探讨唐英对花部戏曲都做了哪些借鉴与学习,并分析了唐英的昆曲改编本与花部原本的优劣,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对唐英的昆曲改良作一公正、合理的评价。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引言  8-10
第1章 唐英其人及剧作  10-17
  1.1 唐英其人:陶榷名衔放诞人  10-15
  1.2 唐英剧作:灯月闲情  15-17
第2章 唐英剧作之思想内容  17-32
  2.1 改昆调合丝竹天调人心——唐英剧作的教化主旨  17-28
    2.1.1 中国戏曲寓教于乐的传统  17-18
    2.1.2 唐英戏曲之教化  18-28
  2.2 历史剧的寄兴遣怀  28-32
第3章 酒畔排场,莫认作案上文章——唐英戏曲之艺术实践  32-45
  3.1 纯正文人剧之时代  32-33
  3.2 场上之曲  33-45
    3.2.1 题材与人物的世俗化  33-36
    3.2.2 语言的当行本色  36-38
    3.2.3 宾白的大量应用  38-40
    3.2.4 传奇体制杂剧化  40-41
    3.2.5 传奇剧本传统体制的打破  41-42
    3.2.6 丰富的科介动作  42-43
    3.2.7 舞台效果的有效调节  43-45
第4章 提花入雅,自成一家——唐英的昆曲改良  45-59
  4.1 花雅争胜的时代背景  46-48
    4.1.1 关于"花雅"的定义  46
    4.1.2 何谓"花雅争胜"  46-48
    4.1.3 雅部昆曲的衰微  48
  4.2 提花入雅,唐英对花部戏曲的借鉴与学习  48-54
    4.2.1 地域对唐英的影响  48-49
    4.2.2 卓越的识见  49-50
    4.2.3 融花部唱腔到雅部昆曲  50-51
    4.2.4 角色设计的梆子化  51-53
    4.2.5 花部戏曲资料的保存  53-54
  4.3 唐英昆曲改编本的成就  54-57
  4.4 对唐英昆曲改良的评价  57-59
结语  59-60
参考文献  60-62
致谢  62-63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3

相似论文

  1. 朱熹善恶思想研究,B244.7
  2.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3. 从中国戏曲假定性看布莱希特“间离化效果”,J805
  4. 大众传媒教化功能研究,G206.3
  5. 中国戏曲脸谱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528.3
  6.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J805
  7. 论戏曲艺术对民族歌剧发展的作用,J822
  8. 商业视域下的李渔戏曲理论与创作,I207.3
  9. 徐渭本色戏曲创作论研究,I207.3
  10. 以教化功能为核心的乡镇信访模式构建研究,D632.8
  11. 马祖道一禅学思想研究,B948
  12. 循吏与两汉社会,K234
  13. “二十四孝”研究,K203
  14. 浅谈戏曲文化招贴设计中的民族性,J524
  15. 从多学科背景下来看秦腔折子戏在甘肃的传承与保护,J825
  16. 由“老调”看地方戏剧的生存与发展,J825
  17. 论唐剧的艺术特征,J825
  18. 吴梅村戏曲创作研究,I207.37
  19. 洪炳文文学研究,I206.5
  20. 丁耀亢戏曲作品民俗描写研究,I207.3
  21. 虽然一世为人妒,赢得千秋代汝哀,I207.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戏剧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