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抑郁症的情绪反应性和认知重评情绪调节功能成像特点研究

作 者: 王晓霞
导 师: 冯正直
学 校: 第三军医大学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关键词: 抑郁症 情绪反应性 情绪调节 重评 局部一致性
分类号: B84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抑郁症是最常见的一类情绪障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抑郁症核心标志是兴趣或者愉悦体验缺乏,从而表现为持续的心境低落和体验积极情感的能力下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认知、情感、神经生物等方面的机制。近来研究多关注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反应性降低和情绪体验困难,因此本研究考察抑郁症患者情绪反应和情绪调节异常特点。尽管目前研究者多认为抑郁症的情绪反应和调节异常在抑郁症发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实证研究仍然较少。情绪的背景不敏感假说提出抑郁症的情绪反应存在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降低,而正性情绪具有更大程度降低。实验研究表明,ECI假说提及的抑郁症情绪反应性降低在情绪反应的不同子系统都存在,例如主观体验、表情行为以及外周生理活动。但是情绪反应是一个涉及外周和中枢机制的复杂系统,fMRI技术有助于考察在中枢纵向解剖上、位于不同层面的情绪评价系统和认知控制系统的交互作用,对ECI假设进行深入研究。情绪评价系统和认知控制系统的神经基础是人脑背腹侧系统,其中背侧系统主要负责认知控制,腹侧结构主要负责情绪评价,而抑郁等病理性情绪的产生就是由于背侧结构对腹侧结构的调控功能减弱造成的。为了考察抑郁症情绪反应性和情绪调节异常,本研究采用情绪诱发任务考察情绪反应性特点,用认知重评范式考察情绪调节特点,并收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来考察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脑功能局部一致性差异。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1)对于正性或者负性情绪,抑郁症患者都表现出情绪反应性降低;(2)抑郁症患者认知重评上调积极情绪,情绪唤醒度升高,在背侧系统激活区减少,激活强度减弱,腹侧结构激活可能增强。(3)抑郁症患者认知重评下调消极情绪,情绪唤醒度可能降低,在背侧系统激活区减少,激活强度减弱,而腹侧系统激活范围和强度可能不变。方法被试入组30人,对照组16名,和抑郁症组14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匹配。实验刺激材料筛选自IAPS国际情绪图片系统,通过预实验选取唤醒度广泛分布的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图片。正式实验每名被试完成一次实验,分为4个组块,分别是情绪诱发任务(简单观看任务)、减弱情绪认知重评、增强情绪认知重评、静息态成像。实验前接受训练直至熟悉指导语和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利用情绪诱发任务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抑郁症情绪反应性特点及其神经基础。要求被试观察伪随机呈现的三类情绪图片,并在每张图片消失后对当前情绪体验的唤醒度进行1-4的等级评定。(2)利用认知重评减弱情绪的实验范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抑郁症情绪调节异常特点及其神经基础。要求被试在观看情绪图片时采用第三方的中性态度,并在每张图片消失后对当前情绪体验的唤醒度进行1-4的等级评定。(3)利用认知重评增强情绪的实验范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抑郁症情绪调节异常特点及其神经基础。要求被试在观看情绪图片时采取和个人相关的态度,并在每张图片消失后对当前情绪体验的唤醒度进行1-4的等级评定。(4)利用局部一致性分析考察抑郁症患者的静息态自发脑功能特点。要求被试静卧、清醒,并排除任何系统性的思考。结果采用SPM程序对任务态功能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DPARSF和REST程序对静息态功能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1)对不同效价的情绪刺激,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情绪反应主观评定唤醒度没有差异,认知控制和情绪加工相关脑区激活减弱,其中正性情绪加工脑区减弱更多;(2)利用认知重评范式下调负性情绪时,抑郁症患者在负责冲突监控的前扣带回区域激活减弱,且情绪主观评定唤醒度低于对照组,提示认知控制功能下降;(3)利用认知重评范式上调正性情绪时,和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激活了负责改变情绪意义的眶额叶,然而激活弱于对照组,同时正性情绪评价的多个脑区出现激活,激活强于对照组;当上调负性情绪时,抑郁症患者没有出现眶额叶激活,且负性情绪主观评定和情绪评价相关脑区激活较弱。(4)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局部一致性在多个脑区如右侧丘脑、左侧下顶叶、缘上回、右侧小脑、右侧顶内沟、右侧齿状回等异常升高,而在中脑、右侧后扣带回等区域激活异常减弱。结论(1)抑郁症患者正负情绪的反应性减弱,支持情绪背景不敏感假说;(2)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异常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利用认知重评增强正性情绪难以调用所需要认知资源,认知控制能力下降;其次利用认知重评减弱负性情绪时除了难以调用所需要认知资源,认知控制能力下降以外,还未能有效降低情绪评价相关脑区的激活程度。(3)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局部脑功能一致性异常,其分布在涉及情绪加工、认知控制和默认网络等多个区域。这可能提示抑郁症病理性情绪的神经基础。

全文目录


英文缩写一览表  6-7
英文摘要  7-11
中文摘要  11-14
前言  14
1 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14-20
  1.1 问题的提出  14-18
    1.1.1 抑郁症情绪反应性  14-15
    1.1.2 抑郁症的情绪调节障碍  15-16
    1.1.3 认知重评的概念和方法  16-17
    1.1.4 认知重评范式探测抑郁症情绪调节障碍  17-18
  1.2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18-19
  1.3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19-20
    1.3.1 研究假设  19
    1.3.2 研究思路  19-20
2 抑郁症患者情绪反应性的脑激活特点  20-47
  2.1 研究目的  20
  2.2 方法  20-23
    2.2.1 研究对象  20
    2.2.2 刺激材料和实验设计  20-21
    2.2.3 数据采集  21-22
    2.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2-23
  2.3 结果  23-43
    2.3.1 抑郁症组和对照组在情绪评价任务中唤醒度的行为学测量  23-24
    2.3.2 正常对照组不同效价情绪评价任务的功能成像结果  24-34
    2.3.3 抑郁症组不同效价情绪评价任务的功能成像结果  34-38
    2.3.4 两组被试情绪评价任务的功能成像结果比较  38-43
  2.4 讨论  43-46
    2.4.1 患者组和对照组情绪条件和中性条件的脑激活差异  44
    2.4.2 患者组和对照组不同效价情绪诱发条件下的脑激活差异  44-46
  2.5 结论  46-47
3 抑郁症患者认知重评增强和减弱情绪的脑激活特点  47-77
  3.1 研究目的  47
  3.2 方法  47-50
    3.2.1 研究对象  47
    3.2.2 刺激材料和实验设计  47-48
    3.2.3 数据采集  48-49
    3.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49-50
  3.3 结果  50-74
    3.3.1 抑郁症组和正常对照组对不同效价情绪材料实施认知重评任务的行为学结果  50-52
    3.3.2 正常个体认知重评增强和减弱不同效价情绪的神经基础  52-60
    3.3.3 抑郁症患者认知重评增强和减弱不同效价情绪的神经基础  60-64
    3.3.4 抑郁症组和对照组在认知重评任务下增强和减弱不同效价情绪的脑激活差异  64-74
  3.4 讨论  74-76
    3.4.1 抑郁症患者认知重评增强情绪的脑激活特点  74-76
  3.5 结论  76-77
4 抑郁症的静息态局部一致性特点  77-82
  4.1 研究目的  77
  4.2 对象与方法  77-78
    4.2.1 研究对象  77
    4.2.2 数据采集  77
    4.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77-78
  4.3 结果  78-79
    4.3.1 常规颅脑磁共振检查  78
    4.3.2 抑郁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静息态局部一致性全脑差异  78-79
  4.4 讨论  79-82
5 总讨论  82-86
  5.1 情绪评价理论:情绪的产生  82-83
  5.2 情绪适应:情绪调节的目标  83-84
  5.3 不同目标认知重评的神经心理机制  84
  5.4 抑郁症患者情绪反应性和情绪调节异常的解释  84-86
6 总结论  86
7 创新性和不足  86-87
  7.1 创新点  86
  7.2 不足  86-87
8 致谢  87-88
参考文献  88-97
9 附录  97-112
  9.1 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  97-103
  9.2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  103-104
  9.3 贝克抑郁量表(BDI)  104-107
  9.4 抑郁自评量表(SDS)  107-108
  9.5 利手检查  108-110
  9.6 知情同意书  110-112
文献综述 情绪调节模型和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112-128
  参考文献  119-128
研究生期间主要发表论文  128

相似论文

  1. 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社会技能与情绪调节的关系,B842.6
  2. 谷世喆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抑郁症的研究,R249.2
  3. 首发老年抑郁症临床特点的研究,R749.4
  4. 情绪调节方式对诱发情绪下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研究,R544.1
  5. 疏肝健脾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干预的临床研究,R259
  6. 逍遥散干预慢性温和性不可预知应激大鼠盲肠菌群及组织研究,R285.5
  7.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其正念干预研究,B842.6
  8. 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老年抑郁症临床特征评定中的作用,R749.41
  9. 盐酸帕罗西汀缓释胶囊的临床前研究,R943
  10. 长治某社区老年抑郁症影响因素分析,R749.4
  11. 调肝化瘀通络法联用SSRIs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PSD)疗效观察,R749.1
  12. 抑郁对行再血管化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R541.4
  13. 抑郁症患者中医辩证分型与外周血神经递质关系的临床研究,R277.7
  14. 癫狂梦醒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R255.2
  15. 针刺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研究,R246.6
  16. 疏肝解郁健脾法治疗抑郁症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研究,R277.7
  17. 慢性疼痛与抑郁症共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递质研究,R749.4
  18.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体型及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晚发性抑郁症关系研究,R749.4
  19. 抑郁症的实验室诊断—昼夜节律变化的生物学标志,R749.4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R749.4
  21. 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多种事件相关电位的对照研究,R749.4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 认知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