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多元的宗教关系理论走向不二论的对话实践

作 者: 李圆圆
导 师: 王志成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外国哲学
关键词: 三种关系 五种模式 辩证的对话 对话的对话 相互关联和全球负责的对话模式
分类号: B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各大宗教都拥有成熟、完备、自足和独特的理论和信仰系统,不同的信仰-价值体系决定了宗教间的不可通约性。宗教经验的差异性与信仰个体的差异性以及各大宗教的文化-价值系统整体上的差异性为宗教对话的进行设置了重重障碍。如果宗教对话是可能的,那么它就必须跨越这些差异。从宗教间的三种关系理论到五种宗教对话模式,种种尝试表明,在克服横向的差异走向纵向统一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固守各自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又要寻求一个共同的基点开启真正的对话,这似乎变成了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没有一种纯粹的理论可以完善地解决多样性问题。但是,对话本身并非一种单纯的方法论模式,从潘尼卡的辩证的对话对话的对话,实际上正是从理论的对话走向了人的对话,从教义走向了生存体验。可是,当对话成为一种神秘的默观,它便超出了人类理智的界域,我们无法言说,无法把握,只能体验。如果在理论上宗教对话是不可能的,那么它就只能是一种现实的宗教行动,只有行动才可以超越多样性本身,而这样的行动迄今为止仍未成型,仍在途中。

全文目录


致谢  8-9
摘要  9-10
ABSTRACT  10-11
目次  11-13
1 引言  13-15
2 宗教对话是可能的吗?  15-32
  2.1 论宗教间的不可通约性  15-16
  2.2 宗教对话的5个必要条件  16-20
  2.3 三种宗教关系理论与五种宗教对话模式  20-32
    2.3.1 对三种宗教关系理论的分析  20-28
    2.3.2 对五种对话模式的简要分析  28-32
3 如果宗教对话是可能的  32-43
  3.1 对话的前提与对话规则  32-33
  3.2 何谓宗教对话  33-40
    3.2.1 从辩证的对话走向对话的对话  33-37
    3.2.2 宗教对话的必要性及其本质特征  37-39
    3.2.3 真正的对话—默观  39-40
  3.3 对潘尼卡宗教对话模式的反思  40-43
4 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宗教对话  43-52
  4.1 如何理解宗教领域中"全球化"这一概念  43-44
  4.2 相互关联和全球负责的对话模式  44-48
    4.2.1 概述  44-45
    4.2.2 苦难作为共同的基础和共同的事业  45-46
    4.2.3 "同情-转变-合作-理解"的对话方法与基层共同体的建立  46-48
  4.3 全球负责对话的一些范例  48-50
  4.4 问题与挑战  50-52
5 结论  52-53
参考文献  53-55
作者简介  55

相似论文

  1. 切斯特曼翻译伦理五种模式分析与改进,H059
  2. 对话教学理论实践的误区与策略,G420
  3. 民国回族报刊宗教与文化对话的基本模式,K28
  4. 杨绛《洗澡》:对话性与文本分析,I207.42
  5. 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策略研究,G633.3
  6. 以任务单为载体的生物学对话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G633.91
  7. 有效对话——语文教学的新追求,H19
  8. 论史铁生《务虚笔记》的复调性,I207.42
  9. 论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对话,G633.3
  10. 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课堂对话策略研究,G424.2
  11. 主体的对话性建构,I712
  1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话探究,G633.67
  13. 论学校对话管理模式及其实现,G424
  14. 《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复调特征解读,I712
  15.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对话教学研究,K90-4
  16. 两种听力测试题型:长对话和短对话的考试过程的比较,H319
  17. 评戴维·洛奇《小世界》中的对话性与狂欢化,I561.074
  18.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失衡问题研究,G635.1
  19. 论阎连科乡土小说叙事中的多层次对话性,I207.42
  20. 从语用角度探讨A Farewell to Arms两个中译本的人物对话翻译,H315.9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对宗教的分析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