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司法的社会效果

作 者: 曾慧
导 师: 周安平
学 校: 南京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司法 社会效果 和谐司法 司法公正
分类号: D9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了解一下当下中国的司法实践,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现在中国司法过程的一个倾向,即平息民怨、阻止矛盾进一步扩大化成为主要的判决目标。与之相适应,在司法政策上,追求“审判中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甚至是占据主导性地位的指导原则。把社会效果放在与法律效果等量齐观的位置上来,可见社会效果的受重视程度。追求社会效果在我国主要表现为调解的普遍适用、民意的备受重视司法能动主义的盛行、对法官政治性要求的提出等等。社会效果在司法中的影响广泛深远的,社会效果已然成为关键词。实现社会效果的途径从司法理念到司法程序到法的执行,可谓全方位立体化。当前之所以强调法律适用的社会效果,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政府职能迅速转变的转型时期,整个社会对法治的需求空前强烈,法治供给还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我国传统司法思维的影响。我国传统法律是一种“实质非理性”的法,法官常常只注重注重解决纠纷,而不注意抽象的法律条文和原则。三是是由于在我国法律适用中,盛行着僵化刻板的理解适用法律的教条主义倾向,为矫正这一倾向,司法政策也开始明确要求注重社会效果。此外,对政治效果的追求也加深了对社会效果的追求程度。社会效果一词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西方早就有关于社会效果的理论。而且中西方在追求社会效果时,都运用了实用主义的精神。不过此社会效果非彼社会效果,看似进路相同,其实有本质不同。西方追求社会效果的最主要目的是实现法的正义精神,而中国追求社会效果最主要的目的是息讼和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西方的社会效果内涵是不同的。中国的社会效果追求的是和谐、息讼。西方的社会效果是指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形式正义之下的实质正义。中国追求社会效果的手段是法律外的,有倾斜的关怀伦理。西方的是法律内的,无偏私的正义原则。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司法的法律效果还应当是我们的第一追求,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唯一追求。中国式的社会效果有着诸多的隐患,集中表现在对法治内涵的整体破坏。无论是对法治的公正性、确定性、中立保守性还是对法治的权威来说,都是一种侵蚀。最后,笔者认为社会效果作为法律效果的题中之义,是应该追求的,尤其是在当前矛盾空前爆发的转型时期。但是我们必须要树立这样的观念:规则之治是实现社会效果的真正通途,只有在实现法律效果的框架下才能实现最佳的社会效果。另外,还应着力于建立健全社会其他纠纷解决机制,为司法机关减轻负担,使其更好地实现其“司”法的职能。对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司法政策的表述方面,笔者认为其不应将两者置于并驾齐驱的平行位置上,应该有先有后,有重有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4
英文摘要  4-7
引言  7-8
第一章 追求社会效果在中国司法中表现  8-12
  第一节 调解的普遍适用  8-9
  第二节 民意的备受重视  9-10
  第三节 司法能动主义的盛行  10
  第四节 对法官政治性要求的提出  10-12
第二章 追求社会效果的原因  12-17
  第一节 转型期解决社会矛盾的需要  12-13
  第二节 我国传统司法思维的影响  13-14
  第三节 对现实中法条主义倾向的纠正  14-15
  第四节 对政治效果追求的使然  15-17
第三章 中西方社会效果的比较  17-23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一致  17-18
  第二节 中西方追求社会效果的主要目的不同  18-20
    一、西方追求社会效果的主要目的  18-19
    二、中国追求社会效果的主要目的  19-20
  第三节 中西方追求社会效果的衡平方法不同  20-23
    一、西方追求社会效果的衡平方法  20-21
    二、中国追求社会效果的衡平方法  21-23
第四章 中国式社会效果的弊端  23-28
  第一节 破坏法治的公正性  23-24
  第二节 破坏法治的确定性  24-25
  第三节 破坏法治的中立保守性  25-27
  第四节 破坏法治的权威性  27-28
第五章 如何正确追求司法中的社会效果  28-31
  第一节 规则之治是实现社会效果的真正通途  28-29
  第二节 建立健全其他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29-31
结语  31-32
主要参考文献  32-33

相似论文

  1.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922.68
  2. 关于邓玉娇案审判的思考,G206
  3. 论电视节目模板的知识产权保护,G222
  4. 试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研究,D922.291.91
  5. 民事能动司法探究,D926
  6. 论人大对法院的监督,D926.2
  7. 信访与司法权的冲突与协调,D926
  8. 传媒与司法之张力的法理分析,D926
  9.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浅析,D924.3
  10. 故意伤害罪的司法认定及量刑研究,D924.3
  11.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刑法适用及完善,D924.3
  12. 完善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新探索,D922.291.91
  13. 甘肃省D区少年司法制度实践状况调查报告,D926
  14. 我国刑事法庭证人作证的问题与完善,D925.2
  15. 从刑事司法实践看我国陪审制重构,D926.2
  16. 能动司法的法理分析,D926
  17. 合议审判制度的法理评析,D926.2
  18. 社会危险性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D925.2
  19. 宋真宗时期法制探微(997-1022),K244
  20. 论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及其完善,D923.43
  21. 口供合法性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司法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