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兔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建立及其血清学变化的研究

作 者: 王攀
导 师: 赵渝;杨强
学 校: 重庆医科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肠系膜上静脉 血栓形成 动物建模 病理 血清学
分类号: R65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建立稳定的兔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模型,探讨其早期血液生化诊断指标,并观察其病理学变化。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4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假实验对照组(SO)。采用扎闭静脉、损伤血管壁、激活凝血等方法建立模型。分别测定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CK-MB、D-二聚体(D-dimer)等血液学指标变化,并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组兔血清IFABP、DAO、CK-MB和D-dimer显著增加(P<0.01)。各指标不同时间段比较:IFABP值成模后30min显著升高达737.5±56.2 ng/ml,成模后120min达峰值1800.1±85.5 ng/ml,术后4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1414.1±92.3ng/ml (P<0.01);DAO值成模后30min明显升高达294.5±18.3U/ml,成模后60min达356.1±33.6U/ml,成模后2小时达457.5±38.5U/ml,成模后4h达592.7±39.7U/ml; D-dimer呈持续增高(P<0.01);CK-MB呈持续增高(P<0.01)。病理学观察,成模后可见血管腔内明显血栓形成;肠道粘膜上皮细胞水肿至坏死脱落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从凹陷到局部坏死脱落,直至大面积坏死脱落,内皮下基质暴露。结论:本实验可成功建立兔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病理学改变符合临床。模型稳定、可靠。肠脂肪酸结合蛋白、二胺氧化酶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较理想的生物学指标。

全文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5-6
摘要  6-8
ABSTRACT  8-10
前言  10-13
材料和方法  13-16
结果  16-19
讨论  19-21
全文结论  21-22
参考文献  22-25
附图  25-30
文献综述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  30-38
  参考文献  36-38
致谢  38-3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目录  39

相似论文

  1. 酮色林对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R741
  2.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3. CoQ10对禽痛风蛋鸡肾脏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S858.31
  4. 虾蟹螺原体病免疫组化和病理学比较研究,S945
  5. 脊尾白虾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在江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对策,S945
  6. 青少年学生自评亚健康状况的随访研究,B844.2
  7. 犬代偿肾构型、功能及组织病理学研究,S858.292
  8. 乳腺癌钙化X线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R737.9
  9.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R737.9
  10. 648例胃癌回顾性分析,R735.2
  11. 血清胆碱酯酶、血小板、肝纤维化指标在HBV感染各阶段的临床意义,R575.2
  12.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HPF4抗体的临床意义,R692.5
  13. 经外周静脉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分析,R654.3
  14. 乳腺癌患者病理分级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R737.9
  15. 多自由度微创手术取样机器人研究,TP242
  16. X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维吾尔族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研究,R737.9
  17. 青年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资料与预后的探讨,R737.9
  18. 44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R743.3
  19. 导管溶栓治疗早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R654.4
  20. 高渗葡萄糖溶液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病理和生理的影响,R614
  21. 彩超引导下经右颈内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价值,R445.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学各论 > 腹部外科学 > 肠系膜、网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