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与经济后果研究

作 者: 杨鹏杰
导 师: 张一贞
学 校: 山西财经大学
专 业: 会计学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准则 经济后果
分类号: F2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尤其对于会计界来说,其更是争论的焦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并得出很多研究成果。FASB于2006年8月发布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告《公允价值计量》,建立起了公允价值计量框架,这使得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都有了质的提高。我国在研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方面比较晚,并且在引用的过程中几经波折。在会计准则国际性趋同的大背景下,我国在新形势下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公允价值计量被重新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的深入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比较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和我国对公允价值的最新定义,及其各自定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区别和联系,本文在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性、主观性、时空性、复合性和决策相关性的基础上,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并不是处在同一并列层次的,而是高于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复合性计量属性。并进而分析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划分、估值方法以及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理论。在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探讨分析后,接着主要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三个准则中的应用以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本文认为,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其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管理的经营决策,并由于财务报告的传递,最终影响企业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本文最后在上述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有效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0
1 绪论  10-12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10-11
  1.2 研究意义  11-12
  1.3 研究论文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12
2 公允价值经济后果的相关理论  12-26
  2.1 公允价值的概念及特征  12-16
    2.1.1 公允价值的概念  12-14
    2.1.2 公允价值的特征  14-16
  2.2 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  16-20
    2.2.1 公允价值的层次划分  16-17
    2.2.2 市场法  17-18
    2.2.3 现金流量折现法  18-20
  2.3 公允价值与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  20-25
    2.3.1 会计计量属性  20-23
    2.3.2 公允价值与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  23-25
  2.4 经济后果学说的理论  25-26
    2.4.1 经济后果学说  25
    2.4.2 财务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  25-26
3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26-31
  3.1 公允价值计量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应用  26-27
  3.2 公允价值计量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27-29
  3.3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发展应用  29-31
    3.3.1 引入阶段(1997 年——2000 年)  29
    3.3.2 回避阶段(2001 年——2005 年)  29-30
    3.3.3 广泛谨慎应用阶段(2006 年至今)  30-31
4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财务会计准则中应用的经济后果  31-38
  4.1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应用的经济后果  32-34
    4.1.1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  32-33
    4.1.2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对管理层经营决策的影响  33
    4.1.3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投资者利益的影响  33-34
  4.2 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合并准则中应用的经济后果  34-35
  4.3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工具准则中应用的经济后果  35-38
    4.3.1 金融工具准则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  36-37
    4.3.2 金融工具准则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经营决策和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37-38
5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38-42
  5.1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面临的困境  38-39
    5.1.1 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不足  38
    5.1.2 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观性强,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38-39
    5.1.3 在我国公允价值的取得具有滞后性  39
    5.1.4 在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环境有待完善  39
  5.2 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  39-41
    5.2.1 完善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体系  39-40
    5.2.2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40
    5.2.3 完善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  40-41
    5.2.4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41
  5.3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未来趋势  41-42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6
致谢  46-4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7-48

相似论文

  1.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变革的研究,F233
  2. 高等学校会计准则构建研究,G647
  3. 公允价值应用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F832.51;F224
  4.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研究,F812.42
  5.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研究,F233
  6. 会计公允价值与评估价值类型关系研究,F233
  7.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研究,F832.51;F224
  8. 制度环境因素对会计准则执行影响的研究,F233
  9. 基于准则变迁的会计政府监管问题研究,F233
  10. 基于文化视角的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研究,F233
  11. 公允价值计量在产权会计中应用的研究,F233
  12.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F233
  13. 现行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研究,F233
  14. 套期会计准则问题研究,F233
  15.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研究,F810.6
  16. 公允价值运用的国际比较研究,F233
  17.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与价值相关性研究,F233
  18. 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及影响研究,F233
  19. 公允价值视角下我国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F293.3
  20. 基于公司价值理论的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研究,F275
  21. 公允价值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及股价反应,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会计 > 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