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重性国家、社会结构紧张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作 者: 杨涛
导 师: 王礼鑫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外政治制度
关键词: 多重性国家 社会结构紧张 群体性事件 瓮安“6·28”事件 现代国家建设
分类号: D6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一轮现代国家建设开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方针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作为社会对国家作用的一种激烈反应,当前群体性事件的频发说明了我国现代国家建设的“不完善”。因此,要想彻底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多发,必须对我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方式或路径进行反思和完善。本文在国家一社会框架下,从国家出发来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尝试揭示我国现代国家建设是如何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现代国家建设方式的初步建议。贵州瓮安“6·28”事件是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中的“标本性事件”,其参与人数多、暴力程度高、破坏性大,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但是,它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瓮安社会矛盾和冲突长期积累的结果,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意义上讲,它是我国国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微观反映。从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的国家形态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形态,发展为社会主义、后全能主义和发展主义并存的多重形态。由于三种形态的不同目标追求和利益要求,或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最终塑造了社会结构紧张。正是由于社会结构紧张,瓮安社会成为“火药桶”,当“导火索”——李树芬意外死亡发生时,众多“非直接利益相关者”走上街头“伸张正义”,“火药桶”最终被引爆,严重暴力发生。多重性国家和社会结构紧张构成了“6·28”事件发生的宏观因素,而瓮安政府与瓮安百姓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的互动,则是宏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微观反映。受多重国家形态作用的瓮安政府和生活在结构紧张社会中的瓮安百姓,共同演绎了事件中官民互动过程:无效良性互动一一恶性互动一一良性互动。导致瓮安“6·28”事件发生的多重国家形态和社会结构紧张,是我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副产品”,在我国普遍存在。本文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现代国家建设,以缓解社会结构紧张,从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首先,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提高制度化水平;其次,加强公民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作用;第二,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水平,努力构建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引言  8-9
第一章 绪论  9-2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9-11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基本分类  11-14
    一、群体性事件概念与分类:学界观点  11-13
    二、本文界定  13-14
  第三节 文献综述  14-20
    一、研究现状与评价  14-19
    二、本文视角  19-20
  第四节 研究假设与方法  20-22
    一、研究假设  20-21
    二、研究方法  21-22
  第五节 写作框架  22-23
第二章 多重性国家与社会结构紧张分析  23-50
  第一节 多重性国家与社会结构紧张关系初设  23-24
  第二节 多重性国家分析  24-41
    一、社会主义国家形态分析  26-32
    二、后全能主义国家形态分析  32-37
    三、发展主义国家形态分析  37-41
  第三节 多重性国家与社会结构紧张关系分析  41-50
    一、社会结构紧张概述  41-43
    二、社会结构紧张形成的社会分析路径  43-45
    三、新分析路径的尝试:从多重性国家出发  45-50
第三章 “不安”的瓮安  50-64
  第一节 “明星”小城——瓮安  50-51
  第二节 瓮安政府国家形态分析  51-58
    一、“地方政府国家形态”的形成  51-54
    二、瓮安政府多重国家形态分析  54-58
  第三节 弥散于小城的社会结构紧张  58-64
    一、瓮安社会结构紧张的表现  59-61
    二、瓮安社会结构紧张的后果  61-64
第四章 国家与社会相互作用:“6·28”事件的发生  64-75
  第一节 瓮安“6·28”事件的发生  64-68
    一、导火索:初中女生的意外死亡  64-65
    二、扩散与升级:社会不满的共鸣  65-66
    三、爆发:愤怒的宣泄  66-67
    四、平息:迟来的对话  67-68
  第二节 “6·28”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官民互动  68-73
    一、充满不信任的互动:“正常”的官民关系  68-71
    二、恶性互动:群众的“异常”行动  71-72
    三、群众与省领导的良性互动  72-73
  第三节 “6·28”事件中官民互动的特征  73-75
第五章 结语——对我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反思  75-80
参考文献  80-89
后记  89-9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2-93

相似论文

  1.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2. 《瞭望》与《南风窗》群体性事件报道策略比较研究,G212.2
  3. 政府和谐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博弈分析,D630
  4. 群体性事件的法律规制,D631.4
  5. 群体性事件的法律防控与解决机制,D631.4
  6. 群体性事件与公民政治参与有序化问题研究,D631.4
  7. 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警察权研究,D922.1
  8. 论县级政府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建设,D631.4
  9.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研究,D631.4
  10. 医患冲突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R-051
  11.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研究,D61
  12. 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64
  13. 当前我国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原因分析,C914
  14. 公安机关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策略研究,D631.4
  15. 县级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631.4
  16.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621.5
  17.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群体性事件防控机制研究,D630
  18. 我国群体性事件形成、演化与防控机制研究,D631.4
  19. 2008年东坝村上访事件的调查与分析,D267
  20. 关于群体性事件处置的法治方略探索,D631.4
  21. 直接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研究,D631.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