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和谐理念与诉讼问题研究(一)

作 者: 杜锦
导 师: 姚宪弟
学 校: 太原科技大学
专 业: 诉讼法学
关键词: 无讼 和合文化 和谐社会 刑事和解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和谐稳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状态,也是我国社会悠久而珍贵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追求。“和谐”理念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指导思想,在文化的传承中,在思想的扬弃中,不可避免的对现代社会的司法诉讼、解决纠纷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妥善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此必须加强对冲突解决方式的探索和研究.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纠纷解决体系,无论在审判中还是审判外,任何有利于解决纠纷和矛盾的方式我们都应该发扬和借鉴。本文的第一章着重阐述无讼思想。通过对无讼的发展概况、历史成因、历史影响以及古往今来学者对待无讼的态度和观点的分析归纳总结了无讼的价值取向,同时,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自己对待无讼的观点:对待无讼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为此文章主要围绕对无讼思想批判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批判,即对待无讼应本着扬弃的态度。本文的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和谐理念下的刑事和解制度。并着重在刑事和解程序上进行探索,以期有助于理论与实践对刑事和解制度的推进。根据本国践行中的司法现状和经验,并结合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对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进行程序探索得出:刑事和解由案件的启动阶段、准备阶段、和解的协商阶段、和解的处理阶段组成。总之,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符合刑事诉讼法发展规律并已成世界性趋势。刑事和解理论维护公平正义、体现和谐社会理念;同时其与无讼存在相通之处,共同体现着我国古代传统的“和合文化”思想,而且现代社会生活中存在和解的需要和现实,所以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建立刑事和解制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2
第一章 和谐之路无讼相伴  12-48
  1.1 无讼思想的概况  12-33
    1.1.1 无讼思想的产生  12-13
    1.1.2 无讼思想的发展历史及其主要派别  13-24
    1.1.3 无讼思想产生的原因分析  24-33
  1.2 无讼思想的影响及相关评价  33-39
    1.2.1 无讼思想的积极影响与评价  33-35
    1.2.2 无讼思想的消极影响与评价  35-39
  1.3 对无讼思想的再认识  39-44
    1.3.1 无讼与正义  39-40
    1.3.2 无讼与秩序  40
    1.3.3 无讼与诉讼  40-44
  1.4 无讼与构建和谐社会  44-48
    1.4.1 无讼的价值分析  44-46
    1.4.2 无讼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一致性  46-48
第二章 和谐理念下的刑事和解制度  48-72
  2.1 刑事和解制度概述  48-50
    2.1.1 刑事和解概念  48
    2.1.2 刑事和解的特点  48-49
    2.1.3 刑事和解的起源和发展  49-50
  2.2 刑事和解的价值和基础  50-57
    2.2.1 刑事和解的价值  50-53
    2.2.2 刑事和解的基础  53-57
  2.3 域外刑事和解的理论与实践  57-64
    2.3.1 域外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  57-59
    2.3.2 域外刑事和解的模式分类  59-61
    2.3.3 域外刑事和解的司法实践  61-64
  2.4 我国试行刑事和解的司法现状和经验总结  64-66
    2.4.1 司法机关试行刑事和解的现状与经验  64
    2.4.2 我国试行刑事和解的实证调查  64
    2.4.3 我国试行刑事和解存在的问题  64-66
  2.5 刑事和解制度构想  66-72
    2.5.1 刑事和解适用的原则  66
    2.5.2 刑事和解适用的条件  66
    2.5.3 刑事和解适用的范围  66-67
    2.5.4 刑事和解适用的阶段  67
    2.5.5 刑事和解适用的运行模式  67-68
    2.5.6 刑事和解制度程序探索  68-72
结语  72-74
参考文献  74-80
附件  80-85
致谢  85-8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6-87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3.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4.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5.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6.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7.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信访制度的研究,D632.8
  8.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9.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0.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1.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12. 和谐社会视域下节庆体育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G812.42
  13.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14.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稳定思想的研究,D61
  15. 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下的政治文化研究,D621
  16. 政府和谐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博弈分析,D630
  17. 法院涉诉信访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926.2
  18. 意见领袖与乡村和谐社会构建,G206
  19.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闻传媒研究,G210
  20.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高校绿色教育研究,G641
  21. 浅议刑事和解制度,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