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二膦酸盐对强直性脊柱炎骨与软骨代谢的作用研究

作 者: 李艳霞
导 师: 王俊祥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与软骨代谢 二膦酸盐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 骨桥蛋白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
分类号: R593.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明,骶髂关节炎是其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临床表现。AS基本的病理表现包括滑膜炎、骨与软骨破坏,久而引起畸形、活动受限等。另外,AS患者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发生率也较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但机制未完全明确。近年来AS骨与软骨代谢异常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检测AS患者血清中软骨代谢标记物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骨形成标记物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及骨吸收标记物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5b)等的水平,以及分析这些指标与ESR、CRP、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等临床指标的相关关系,来了解AS患者骨与软骨代谢的情况;通过对比AS患者应用与未应用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治疗前后骨与软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来探讨BPs对AS患者骨与软骨代谢的影响,为AS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住院和门诊AS病人34例,并选取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年龄均在20岁以上;AS患者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AS诊断标准,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肿瘤、心血管及肝肾疾病等,未用过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34例AS患者分为BPs组(16例)与非BPs组(18例),疗程约9个月。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对AS病例组治疗前进行腰椎、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BMD值测定;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ABC-ELISA)测定AS病例组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COMP、OPN、BALP、TRACP-5b的水平。AS病例组治疗前后均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免疫五项(IgA、IgM、IgG、C3、C4)、球蛋白(GLOB)、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KP)及骶髂关节CT分级(sacroiliacjoint CT grading,SICT)等。将34例AS病例组治疗前后骨与软骨代谢指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骨与软骨代谢指标之间及其与年龄、病程、炎性指标等临床指标的相关关系;并将AS患者治疗前后的骨与软骨代谢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或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的描述AS患者34例,平均年龄(26.12±4.97)岁,平均病程为(5.00±1.98)年,其中BPs组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为(27.00±5.48)岁,平均病程为(6.06±2.08)年;非BPs组1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为(25.00±4.50)岁,平均病程为(4.06±1.72)年;正常对照组3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6.83±3.49)岁。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构成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BPs组与非BPs组在年龄、性别构成、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 BMD测量情况34例AS患者中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及OP的发生率分别为23.53%、35.29%、41.18%。按测量部位,骨量减少在腰椎、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处的发生率分别为23.53%、17.65%、29.41%及29.41%;OP在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转子间的发生率分别为17.65%、11.76%、35.29%及0.00%。骨量减少或OP在不同部位的发生率不同(χ2=8.695,P=0.034),大转子处最高(64.70%)。3骨与软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结果3.1 AS患者治疗前血清COMP水平(7.49±2.92)μg/L较正常对照组(3.92±1.66)μg/L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5.64±2.12)μg/L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3.2 AS患者治疗前血清OPN水平(33.65±11.71)μg/L与治疗后(32.38±11.01)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23.44±5.28)μg/L(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3 AS患者治疗前血清BALP水平(2.92±0.86)μg/L高于对照组(2.08±0.61)μg/L(P<0.05);治疗后(2.64±1.30)μg/L与正常对照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3.4 AS患者治疗前血清TRACP-5b水平(45.51±17.15)ng/L与治疗后(43.14±16.55)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3.62±3.92)ng/L(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水平降低(P<0.05)。4直线相关分析4.1骨与软骨代谢指标之间:除OPN与TRACP-5b呈正相关(r=0.625,P=0.007)外,其余指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4.2与临床指标之间:COMP与CRP、BMI、SICT呈正相关(r=0.643,P=0.005;r=0.488,P=0.047;r=0.748,P=0.001);OPN与ESR呈正相关(r=0.578,P=0.015);BALP与CRP、ALKP、腰椎BMD呈正相关(r=0.511,P=0.036;r=0.489,P=0.047;r=0.590,P=0.013);TRACP-5b与ESR、CRP呈正相关(r=0.615,P=0.009;r=0.574,P=0.016)。4个骨与软骨代谢指标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5 BPs组与非BPs组间的骨与软骨代谢指标的比较5.1 BPs组治疗后COMP水平(4.31±1.39)μg/L比治疗前(7.50±3.19)μg/L显著下降(P<0.05);非BPs组COMP水平治疗前(7.49±2.86)μg/L后(6.72±2.24)μg/L无明显区别(P>0.05)。BPs组治疗前后的差值高于非BPs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5.2 BPs组治疗后OPN水平(30.83±11.76)μg/L比治疗前(33.52±12.67)μg/L显著下降(P<0.05);非BPs组OPN水平治疗前(33.77±11.59)μg/L、后(33.78±10.81)μg/L无明显变化(P>0.05)。BPs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显著高于非BPs组(P<0.05)。5.3 BPs组和非BPs组治疗后BALP水平(2.51±1.36)μg/L、(2.76±1.40)μg/L较治疗前(2.98±0.87)μg/L、(2.86±0.90)μg/L均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无显著差别(P>0.05)。5.4 BPs组治疗后血清TRACP-5b水平(43.24±13.50)ng/L较治疗前(47.08±13.07)ng/L显著下降(P<0.05);非BPs组血清TRACP-5b水平治疗前(44.12±20.84)ng/L、后(43.06±19.71)ng/L无明显变化(P>0.05)。二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Ps组下降更显著。6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ESR、CRP均下降(P<0.05),PLT、WBC、IgA、IgM、IgG、C3、C4、GLOB、Ca、P、ALKP及SICT等无明显变化。BPs组治疗前后CRP的差值高于非BPs组(P<0.05)。治疗前后ESR的差值在BPs组高于非BPs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7研究期间应用BPs的AS患者未出现严重的胃肠道不适、过敏、血压过低及肝肾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结论:1 AS患者存在较高的骨丢失现象。2 AS患者存在明显的软骨代谢异常,COMP或许为其早期的活动性标志物。3 AS存在明显的骨代谢异常,表现为骨吸收与骨形成均增强,以骨吸收为著,且与炎性活动相关,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 AS患者在综合治疗后骨及软骨代谢异常情况会有一定的改善。5 BPs在抑制AS软骨破坏和骨吸收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改善AS骨与软骨代谢异常,且有一定的控制病情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8
英文摘要  8-13
前言  13
材料与方法  13-16
结果  16-20
附图  20-23
附表  23-28
讨论  28-34
结论  34
参考文献  34-38
综述  38-52
  参考文献  46-52
致谢  52-53
个人简历  53

相似论文

  1. 阿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587.2
  2. 顶椎区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骨术矫治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R687.3
  3. 骨桥蛋白通过MAPK信号通路上调MMP9表达及与胚胎着床相关性分析,R321
  4. 骨桥蛋白和CD44v6在胃癌血清和组织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R735.2
  5. 骨桥蛋白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R589
  6. OPN对体外培养人OA软骨细胞MMP13表达的影响,R684.3
  7. 透明质酸对人膝骨关节炎滑膜成纤维样细胞OPN和CD44表达的影响,R684.3
  8. 骨关节炎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骨桥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R684.3
  9.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骨桥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R587.2
  10. 25-(OH)D_3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及骨代谢的相关性研究,R593.23
  11. 36mm直径股骨头全髋置换与表面置换治疗AS的对比研究,R593.23
  12.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分析,R593.23
  13. 曲淑琴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总结,R249
  14.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辨治规律,R259
  15. 清热通督汤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研究,R259
  16. 清热通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R259
  17. 中医病证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分析,R259
  18. 温针结合中药泥督脉铺灸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R259
  19. 隔姜蒜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寒湿痹阻证及对ESR、CRP影响的研究,R246
  20. 骨桥蛋白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眼内液和增生膜中的表达,R774.1
  21. 1.OPN通过SDF-1/CXCR4轴调控胃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2.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粘膜萎缩及肠化的影响-Meta分析,R73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全身性疾病 > 免疫性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 > 强直性脊柱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