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腹毛目纤毛虫拟翁口虫细胞微管类胞器及射出胞器的研究

作 者: 俞丽丽
导 师: 顾福康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动物学
关键词: 腹毛目纤毛虫 侧毛虫 拟翁口虫 微管胞器 射出胞器 微管蛋白 FLUTAX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分类号: Q95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腹毛目纤毛虫是纤毛虫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最典型的特征即具有纤毛聚集成的复杂的纤毛器结构。这些纤毛器结构主要包括纤毛器微管及基部附属微管,即口围带及其附属微管(小膜托架、小膜附属微管)、波动膜及其附属微管(波动膜托架)、额腹横棘毛及其附属微管(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横微管)、左右缘棘毛及其附属微管(前纵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尾棘毛和背触毛。且纤毛器结构的主要成分是微管蛋白,因此腹毛目纤毛虫是用以研究纤毛虫皮层微管胞器和微管蛋白的常用材料。根据纤毛形态结构及发生等特征的不同,可将腹毛目纤毛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腹毛目侧毛虫科纤毛虫在分类地位上属于尾柱虫科和尖毛虫科之间的过渡类群。该类群纤毛虫种类及数量较少,且相关研究报道不多见,导致其科内分类较为混乱。本文以一种侧毛虫科(Pleurotrichidae)纤毛虫拟翁口虫(Onychodromopsissp)为研究材料,应用荧光紫杉醇(FLUTAX)直接荧光标记法、透射电镜术、扫描电镜术、SDS-PAGE电泳和生化抽提等方法,就本种纤毛虫的皮层微管胞器的形态及其形态发生、射出胞器的形态结构及发生、微管蛋白等方面展开研究,初步得到了相应的研究结果,从显微和亚显微水平上为侧毛虫科纤毛虫的种间分类提供材料和证据。所得结果如下:1拟翁口虫纤毛器微管的形态及形态发生应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方法显示本种纤毛虫的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及形态发生。其中,口围带含30~35片小膜;波动膜一片;额腹横棘毛为典型的8-5-5模式,左缘棘毛2列,右缘棘毛3列;背面含6列背触毛;额、腹棘毛基部的前纵微管束与后纵微管束均较发达,但未见横微管束;横棘毛前纵微管束发达,前4根横棘毛基部前纵微管束向前伸展并汇聚成一个三角结构;左缘棘毛横微管束极不发达。形态发生过程中,细胞缘棘毛起始于最外侧右缘棘毛,且每列老缘棘毛的前、后部棘毛都瓦解,并在相应位置产生的新棘毛不断延伸代替老棘毛。据该纤毛虫的皮层纤毛模式和纤毛器基部微管的形态,将其归为侧毛虫科(Pleurotrichidae)拟翁口虫属(O.sp);并据后仔虫口原基的发生、左右缘棘毛原基的发生不同于已报道的柔软拟翁口虫(Onychodromopsis flexilis)的情况,认为该纤毛虫可能为另一种拟翁口虫。2拟翁口虫细胞及微管类细胞骨架的超微结构应用透射电镜术显示本种纤毛虫皮层细胞骨架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拟翁口虫的表膜具高度发达的实质状表膜泡;纤毛杆轴纤丝排列成“9+2”模式,相邻两根纤毛基体之间具有连接结构;在同一虫体中每个口围带小膜单元的组成模式有两种:2列长度相当的纤毛组成和3列长度相当的纤毛;围棘纤维篮围着一层纤维,且向周围发出许多微管束,其中前纵微管束及其发达;表膜下一般具3-5层微管层,口区附近具由数十上百根微管紧密叠加在一起成为的加厚的微管层;大核复制带为透明均一状,未出现染色质状态不一的前部区、后部区。结果表明拟翁口虫表膜及表膜下纤维结构、大核复制带均具不同于其他腹毛目纤毛虫的特征,且其特征是符合腹毛目纤毛虫由尾柱虫类(Urostylidae)—侧毛虫类(Pleurotrichidae)—尖毛虫类(Oxytrichidae)—游仆虫类(Euplotidae)的进化规律的,从亚显微水平上为侧毛虫科内纤毛虫种群划分提供资料。3拟翁口虫射出胞器的超微结构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术对腹毛目纤毛虫拟翁口虫细胞中射出胞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射出胞器扫描电镜下为颗粒状突起,口区分布较少:透射电镜下散布在整个细胞中,成熟后定位于表膜下,且顶部中间(靠近表膜的一端)的纤维物质密度较少,有的几乎出现空洞;射出胞器的发生过程中形成可高低电子密度相间的同心圆结构,且囊泡结构中间出现缢痕,随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具电子密度相间的同心圆结构的囊泡。射出胞器体外及成熟定位后的形态特征表明该射出胞器可能为一种类粘液泡;囊泡随缢痕一分为二的现象可能为射出胞器的一种新型起源方式;该射出胞器可能行使一种防御或应激功能,对捕食行为无直接作用。4拟翁口虫全蛋白和γ-微管蛋白基因初步分析应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拟翁口虫全蛋白组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γ-微管蛋白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电泳结果显示:116KD与66.2KD之间、45KD与35KD之间的蛋白条带密集度高,在约30KD、20KD、16KD附近的条带蛋白表达量高达7.0%-7.9%;特异性地扩增出一条约为1200bp的γ-微管蛋白条带。结果表明本种纤毛虫具有不同于其他纤毛虫的全蛋白和γ-微管蛋白基因含量。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6-9
ABSTRACT  9-13
第一章 拟翁口虫纤毛器微管的形态及形态发生的观察  13-27
  1 材料与方法  13-15
  2 结果  15-17
  3 讨论  17-20
  参考文献  20-21
  图版说明  21-27
第二章 拟翁口虫细胞及微管类细胞骨架的超微观察  27-42
  1 材料与方法  28-30
  2 结果  30-32
  3 讨论  32-34
  参考文献  34-36
  图版说明  36-42
第三章 拟翁口虫射出胞器的超微结构  42-55
  1 材料与方法  43-44
  2 结果  44-45
  3 讨论  45-48
  参考文献  48-50
  图版说明  50-55
第四章 拟翁口虫全蛋白和γ-微管蛋白基因的初步分析  55-66
  1 材料与方法  55-61
  2 结果  61-63
  3 讨论  63-65
  参考文献  65-66
第五章 纤毛虫皮层细胞骨架形态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66-79
  1 黑色素法  66
  2 银浸法  66-67
  3 蛋白银  67-68
  4 氨银法  68
  5 免疫荧光显微镜术  68-70
  6 扫描电镜术  70-71
  7 透射电镜术  71-73
  参考文献  73-79
附录  79-80
致谢  80

相似论文

  1. 冬凌草甲素调控周期相关蛋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R285
  2.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3. 烟草花粉管内吞作用机制的细胞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Q942
  4. 樟巢螟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相关研究,S763.3
  5.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6. Hybrid Coat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实验研究,R781.2
  7.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联合恩度靶向治疗的分子生物学研究,R734.2
  8. 硬化性牙本质粘结界面形态的观察和粘结强度的研究,R783.5
  9.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微生物腐蚀研究,TU831.4
  10. Beyond冷光美白对树脂—牙釉质微拉伸强度及树脂边缘微渗漏影响的研究,R783.1
  11. 口腔细菌在渗透树脂表面动态粘附的SEM研究,R783
  12. 牙本质粘结前CPP-ACP预处理对粘结力的影响,R783.1
  13. 不同表面处理对玻璃离子牙釉质粘结强度的影响,R783.1
  14. 冷光美白剂对牙本质显微硬度影响的实验研究,R781.05
  15. BMP2诱导豚鼠MSCs分化成骨细胞制备组织工程人工听骨的实验研究,R764
  16. 细胞骨架破坏对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基质代谢分泌的影响,R684.3
  17. 吹填土固化结构强度增长特性的试验研究,TU472.2
  18. 猪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培养及其扫描电镜观察,S858.28
  19. 昆山口岸截获的10种材小蠹及其超微形态,S763
  20. 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与分子检测,S436.611
  21. 不同惰性载体上发酵产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生物特性的研究,S476.12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动物学 > 动物形态学 > 动物胚胎学(动物发生学、动物胎生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