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奶牛养殖场甲烷的排放特征研究

作 者: 袁慧军
导 师: 刘树庆;高志岭
学 校: 河北农业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奶牛 甲烷 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 开路式激光仪 日、季节排放特征
分类号: S8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大气中的痕量气体甲烷(CH_]4)的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ital)是二氧化碳(CO2)的25倍,是公认的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反刍动物奶牛是最主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因此,准确测定奶牛场尺度的甲烷日排放规律和季节排放规律,透彻理解养殖过程中这些管理措施与甲烷排放之间的关系,对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排放因子、筛选有效减排措施以及验证IPCC关于我国奶牛养殖业甲烷排放量的适用性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了国际上常用的反演式气体扩散技术,并通过奶牛场原位测定和室内运算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我国北方两个奶牛场的甲烷排放进行了实地测定,以探讨奶牛养殖过程中甲烷的日和季节排放特征、年排放量和饲料的甲烷转换因子。其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首次在我国尝试采用开路式激光仪和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在牛场尺度下观测甲烷的日排放特征和季节性差异。在养殖场周边,甲烷的的背景浓度变化范围大约为1.29 mg/m3~1.38 mg/m3,该结果稍高于IPCC第三次报告中所指出全球甲烷背景浓度Cb=1.27 mg/m3。在测定期间,两个养殖场上空的甲烷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43 mg/m3~7.14 mg/m3和1.46 mg/m3~5.24 mg/m3,明显高于开路式激光仪的检测下限。因此本研究所选用的牛场完全满足应用开路式激光仪和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计算甲烷排放速率的基本条件。2.试验奶牛场尺度甲烷排放存在明显的日排放特征。试验位点一甲烷的排放高峰分别开始于05:00 am、11:30 am和04:00 pm;试验位点二排放高峰分别开始于05:00 am、11:30 am、04:30 pm。每个排放高峰持续时间大约2小时,排放高峰期的甲烷排放速率大约为平缓期的2~3倍,且这些排放高峰的出现时间与奶牛日粮消化规律基本吻合。3.试验奶牛场尺度的甲烷排放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试验位点一:每头奶牛秋季、冬季的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0.34 kg/head/ d和0.31 kg/head/d,即秋季的甲烷日排放量比冬季约高9.7%。试验位点二:每头奶牛于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的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0.28,0.32,0.33和0.30 kg/head/d。其中春季的甲烷排放速率比冬季大约高14.3%,夏季和秋季排放速率比冬季排放速率分别高17.9%和7.1%,初步揭示了奶牛场尺度甲烷排放的季节性差异。4.在未区分牛群结构的情况下,在试验位点一,综合秋季和冬季的排放速率计算了该牛场甲烷的年排放量为119 kg/head yr,每1公斤牛奶将排放0.028 kg CH_]4,即每生产单位产量的牛奶将排放35.90L CH_]4;而在试验位点二,奶牛养殖场内每头奶牛的年甲烷年排放量为112 kg/head/ yr,每1公斤牛奶将排放0.025 kg CH_]4,即每生产单位产量的牛奶将排放32.05 L CH_]4。这些基于牛奶生产效率的甲烷排放值显著高于发达国家,表明中国北方奶牛的生产性能相对较低。5.本研究还采用IPCC (2006) Tier II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两个试验牛场的日粮的甲烷转换因子(Ym),其中试验位点一的甲烷转换因子Ym值为7.3%,试验位点二奶牛养殖基地Ym值为6.7 %,初步明确了我国北方奶牛在当前管理方式下日粮的甲烷转换因子变化范围。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9
1 绪论  9-20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9-10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0-18
    1.2.1 反刍动物排放机理  10-11
    1.2.2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的影响因素  11-13
    1.2.3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测定方法  13-15
    1.2.4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减排措施  15-17
    1.2.5 甲烷排放速率的研究  17-18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8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8-20
    1.4.1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8
    1.4.2 本文创新处  18
    1.4.3 技术路线  18-20
2 材料和方法  20-29
  2.1 研究区概况  20-23
  2.2 研究区饲料及粪尿组分  23-24
  2.3 浓度监测及数据处理方法  24-29
    2.3.1 甲烷浓度的测定  24-25
    2.3.2 风速、风向和湍流的测定  25
    2.3.3 数据计算  25-29
3 结果与分析  29-41
  3.1 奶牛养殖基地甲烷的背景浓度  29
  3.2 数据的剔除  29
  3.3 奶牛养殖基地上空甲烷浓度变化  29-33
  3.4 养殖基地甲烷日排放规律  33-36
  3.5 养殖基地甲烷排放的季节性差异  36-37
  3.6 养殖基地年甲烷排放量  37-38
  3.7 甲烷转换因子的估算  38-41
4 讨论和结论  41-44
  4.1 讨论  41-42
  4.2 结论  42-44
参考文献  44-51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51-52
作者简历  52-53
致谢  53-54

相似论文

  1.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2. 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甲烷浓度检测仪,TP216
  3.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4.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植物传输甲烷研究,X502
  5.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对奶牛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S823.8
  6. 香菇漆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对三苯甲烷类染料脱色的研究,TQ925
  7.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红壤双季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S511
  8. 中亚热带典型植物甲烷排放影响因素及来源探究,S718.4
  9. 妊娠标记蛋白PAPPA,PLAC8和PAG mRNA在妊娠奶牛外周血浆中的丰度变化,S858.23
  10. 猪后肠产甲烷菌群多样性及其与乙酸生成关系的研究,S828
  11. β-环糊精及化学修饰β-环糊精的分子识别作用研究,O636.12
  12. 植物甾醇在奶牛上的应用及其机理初探,S823
  13. 奶牛主要疾病治疗用药调查,S858.23
  14. 重金属离子对甲烷氧化菌生长特性的影响,X172
  15. 甲烷氧化菌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和甲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Q93
  16. 化学链燃烧系统设计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O35
  17. 光纤甲烷传感系统及光源驱动设计,TP212.14
  18. 奶牛场粪便好氧堆肥工艺优化研究,S141.4
  19. 光纤甲烷气体浓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212
  20. 改性LaMnO3钙钛矿用于低浓度甲烷的催化燃烧,O643.36
  21. 吸收—光助氧化法处理二氯甲烷废气研究,X701.7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家畜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